倪衛(wèi)君
摘要:生活處處有語文,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就要引導孩子們在學習中展示獨一無二的“自我”。高質(zhì)量的作業(yè)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新穎的教學理念,傾注了教師對教育教學的深度思考,更是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為此筆者提出:倡導大語文觀,課堂接軌生活,課堂向社會延伸,作業(yè)設計追求一個“有趣”,緊扣一份“情感”,注重一次“運用”。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在“語用”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生活體驗 ??接軌 ??語用
《語文課程標準》(2013版)提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和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變化,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币虼?,一名與時俱進的教師應當遵循“課堂接軌生活”的理念,把課堂向社會延伸,設計出符合學生口味,體現(xiàn)語用價值的作業(yè),在運用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爸v之功有限,習之功無限?!痹诖罅Τ珜А白灾?、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當下,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一點粗淺思考。
一、緊扣一份“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作業(yè)的人文性恰恰是學生最樂于接受的。語文負載著傳承祖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務,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極其輝煌的人文精神。一份好的課堂作業(yè),應該能扣住一個“情”字,延續(xù)課文的情感強化得到的熏陶,進一步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的啟示。
(1)余音繞梁抒真情。一次成功的教學往往課已了意未盡,師生都會沉浸在情境之中,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這時布置作業(yè),學生最樂意接受。如學習《媽媽的賬單》之后,在學生感受母親對孩子的濃濃深情之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道親情作業(yè)“給媽媽一個驚喜”,要求看誰做的真誠又有創(chuàng)意,然后再寫下一小段日記,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媽媽的欣喜記下來。幾天后,學生的作業(yè)交上來了。有的說:“當我很不好意思地把魚夾到媽媽的碗中時,媽媽愣住了,她一個勁兒地說,孩子,你長大了,媽媽真高興?!庇械恼f:“今天是我第一次給媽媽洗腳,開始媽媽說什么都不肯,最后在我的一再堅持下,才同意了。當我的手放在熱水盆中為媽媽搓腳時,看到媽媽的腳上有堅硬的老繭,腳板也開裂了……我想對媽媽說,您辛苦了。”這些稚嫩真誠的話語深深地打動了筆者,我們的生活是多么需要這種感恩的心啊。
(2)風趣幽默促豪情。孩子書寫不認真,作業(yè)字跡模糊潦草,用傳統(tǒng)的方式批評他們是“雞爪體”,孩子們卻一臉茫然,他們沒有農(nóng)村生活閱歷呀,難怪教育無數(shù)遍,缺點不改變!作業(yè)中字跡筆畫黏連,密密麻麻一大片,不正像當下最流行的“二維碼”嗎?龍飛鳳舞的字體,不正像一群“奔跑吧,螞蟻”嗎?于是筆者靈機一動,借用當下最流行的、富有時代感的語言“二維碼”“奔跑吧,螞蟻!”去善意提醒孩子,詼諧當中見師情,幽默當中見力量,孩子們在笑聲中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笑聲中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批評。
的確,成人跟兒童之間存在代溝,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時候成人的知識面跟不上時代的節(jié)奏,對兒童中流行的元素一無所知。一個跟不上時代步伐的老師,很難真正給予孩子以人格上的感召力。我們老師蹲下了身子,和孩子們玩起了游戲:“超帥”——超級帥哥;“蟋蟀”——稀有的帥哥;至于“鈔票”嘛,當孩子們得知不是錢,而是“超級漂亮”,更開心得不得了。這一刻,師生距離近了,在歡笑聲中,老師走進了童心世界,學生有了堅決完成任務的豪情壯志。
“水本無華,相蕩成漪。石本無火,相擊生光?!比绻麑W生學會由一篇課文的一點知識,去尋找一大片知識的方法,那將是一生受用的東西。大力開發(fā)課程資源,豐富課余生活,促進課內(nèi)外學習和運用的結合,擴大學生視野,是語文教學的真諦。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要多設計一些拓展性的作業(yè),使學生由封閉的課堂走向廣闊的生活,讓學生在生活這個大舞臺盡情綻放自己的精彩!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袁愛國.鏈接生活,《讓語文作業(yè)增值——名師作業(yè)設計經(jīng)驗》,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2
【3】徐新民,《動態(tài)生成》,北京:課堂教學的新理念,教育周刊。
【4】李彩娟,《作業(yè)設計要基于任務學習——名師作業(yè)設計經(jīng)驗》,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5】梁彩寧,《教材以外的課》,《速讀》雜志社,2015年12月。
【6】黃偉,《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深化》,《語文建設》,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