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摘 ?要:數(shù)的運算是“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的一項重要內容。新課程改革以來,對數(shù)的運算教學進行了很多的探索,同時也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關于計算,教學中要處理好算法理解、技能習得與問題解決之間的關系,注意避免把獲得正確的計算結果算作是唯一的要求,應當重視在計算活動中對學生的思考性訓練,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簡便計算;靈活;創(chuàng)設興趣;良好習慣;數(shù)學思想
正文
計算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在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小學,計算教學更是貫穿于數(shù)學教學的全過程,可見計算教學的重要性。培養(yǎng)計算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的重要手段。簡便計算是四則計算中的一重要部分,也是計算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小學數(shù)學中的簡便運算主要是利用運算定律進行計算,缺少系統(tǒng)的專項訓練。課程安排以加減法的簡便運算,乘除法的簡便為主要內容,并且是附在其他計算內容后出現(xiàn)的一、兩個例題,沒有安排專項教學內容。因此,小學生在簡算會經常出現(xiàn)亂用簡便計算;或“張冠李戴”等各種原因。
如:1.6+4.4×2.3 (2.5+1.25)×4
=(1.6+4.4)×2.3 ? ? ? ? ? ?=2.5+1.25×4
=6×2.3 ? ? ? ? ? ? ? ? ? ? ? =2.5+5
=13.8 ? ? ? ? ? ? ? ? ? ? ? ? =7.5
為了能達到計算的最優(yōu)化,必需細觀察數(shù)字的特征,找到優(yōu)化的突破口,用靈活的方法,最小的代價解決問題。如何幫助學生提高簡便計算的能力?這是小學計算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下面就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創(chuàng)設有趣的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簡算的興趣
無論是哪一個年級的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方法就是競賽。在競賽中,學生增長了競爭意識,同時也鞏固了所學知識。因此,在課中可以開展小小的競賽活動。
在簡便計算的教學中,我設計幾題計算題:78.5×101,123.2-23-77,70×99,進行“師生比賽”,看誰算得又快又準。在比賽中,我算得又快又準,連連獲勝,當時,課堂里,學生如同熱窩里的螞蟻、議論紛紛,對老師的計算能力既好奇,又佩服……。見到學生的那熱切求知的眼神,我趁機“得意“地演示我的簡便計算方法:
78.5×101123.2-23-77 ? ? ?70×99
=78.5×(100+1) ? ? ?=123.2-(23+77) =70×(100-1)
=78.5×100+78.5×1 ? ?=123.2-100 ? ? =70×100-70×1
=7928.5 ? ? ? ? ? ? ?=23.2 ? ? ? ? ? ? =693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好玩、好勝的特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利于學習的情境,激發(fā)起學生求知的本能。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掌握簡便定律。
二、幫助學生理解簡算定律的意義
許多簡便運算都是充分合理地應用運算定律、性質的結果。如果學生沒有理解運算定律、性質,簡便運算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能是照葫蘆畫瓢,在題目明確要求用簡便方法時才簡算,如有些題目沒有強調說要簡便而是能簡便就簡便,學生好多都是按照平時四則運算的方法去計算,也不會自覺的用簡便方法計算。
小學教材中主要是學習運用加法運算定律和乘法運算定律使計算比較簡便,這些定律對于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都是適用的。其中簡便計算含有運用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進行簡便計算兩種類型。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理解定律的意義,對于比較難理解的,如乘法分配律,可以采用列舉法向學生展示,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邏輯思維能力并不很強,在簡便計算時,容易將方法混淆或錯用,教學中應注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有組織地進行針對性練習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總會遇到這樣的尷尬:課堂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很好地理解運算定律,并且還能根據運算定律舉一反三,看上去好像已經融會貫通了。可在做作業(yè)時,情況卻截然不同,學生運用這些運算定律,往往張冠李戴,錯誤連連。尤其是學生碰到“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此類題時,錯誤就更多了。如:
76×101=76×100×1=7600;65+35×12=(65+35)×12=1200……。
探究其原因,因為這類題目不僅僅是考學生的運算順序和計算能力,而且還考了學生要認真觀察的能力,通過仔細觀察數(shù)和符號找出應該用的計算方法。要想順利完成這種題,學生除了要透徹理解簡算的原理,完全把握簡算的本質外,還需要對于學生難掌握之點易錯之處要突出練,有針對性的練習。
四、良好計算習慣的養(yǎng)成
在計算時良好的計算習慣是計算是否正確的重要保證。在簡便計算中,我們通??梢钥吹接捎趯W生沒有認真觀察題目中的數(shù)據,沒有認真審題而出現(xiàn)不能合理的使用定律進行簡便的情況。出現(xiàn)看錯數(shù)據或不能找到合理的簡便定律的錯誤:
13×2.5+17×2.3 99×56
=(13+17)×2.5 =99×(50+6)
=30×2.5 =99×50+98×6……。
培養(yǎng)學生簡便運算能力不只是單一的提高運算的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涉及到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因此,在計算前,一定要讓學生認真觀察題目中的數(shù)據和運算符號,判斷數(shù)據是否具有某些特征,運算符號分別有幾種。只有觀察之后,才能進行深入分析,并作出合適的判斷。其次是思考,思考可以依據什么定律可以簡便,最后一步是檢查,每次計算完之后,檢查計算過程中有沒有把數(shù)據或符號抄錯,導致計算錯誤。
我相信,只要我們常抓不懈,重視學生的計算,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簡算中的錯誤,加以糾正,同時注意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學生的簡算能力就一定會得到一個提高,從而使學生從容面對簡便計算。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蘇菲菲.小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