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卓艷
【關鍵詞】 ?初中生 課外閱讀 現狀分析 解決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2-001-020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代文人、學者、教育家對讀書都十分重視,都有過精辟的論述。臺灣著名作家余光中風趣地說:“我讀書最不能忘懷的是中學時候。那時侯的讀書使我產生了對母語的熱愛。”當代著名散文家詩人趙麗宏說“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即使智商再高,那也是‘高智商的野蠻人’”。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課外閱讀的作用時也曾說過:“我們可以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課外閱讀?!?/p>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可見,良好的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是全國文學界、教育界都看到了的。
然而,我作為一名執(zhí)教十多年的初中語文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就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在上課時生發(fā)一下,如說說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很簡單的諺語、成語,往往說出一部分,叫學生續(xù)說,但大多數情況是令人尷尬的,臺下是一片鴉雀無聲;做仿寫句式子時,班上更是無人能答;復習名著閱讀專題時,班上閱讀過這部名著的同學廖廖無幾。學生知識面太窄,看的課外書太少,很多問題無法交流,語言感知能力較差。課堂內的一些問題因學生沒有接觸過此類知識而無法進行討論,更無法自行解決,這樣老師不得不越俎代庖,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學生的很多能力也無法得到鍛煉。因此,我們就不得不承認:中學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實在令人擔憂。
我認為,目前中學生的閱讀現狀最令人憂慮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功利閱讀
在升學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學校、家長、學生始終關注的都是升學率,所以,教師為了完成學校下達的指標,也就只顧“眼前利益”,不會留些空余時間讓學生看課外書,并控制、沒收學生所看的課外書,要看也只能看老師指定的書籍,而這些書籍通常是一些作文書、閱讀寶典之類的;家長方面也是一看孩子讀《三國》之類的文學名著,就怕影響了孩子的學業(yè)而及時制止;而學生方面,據一問卷中“是否有意堅持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這一問題,得出否定回答的學生占43.5%;為了作文和競賽所需而選擇課外書進行閱讀的人占61%。這樣,在這種閱讀的“功利心”影響下,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就非常短,閱讀的品種也不夠豐富。
2.娛樂化
消遣化閱讀。作家徐小斌十分感慨地說:“這一代孩子基本是在電視機,網絡中長大的,他們更熱衷于那些圖像式、聲音式的東西,對文學的迷戀程度大大降低了。閱讀的啟蒙教育太晚了,看書并不是為了領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圖消遣,尋開心?!贝_實如此,不少學生把課余時間都花在網絡世界。漫畫、言情小說、電視劇、網絡游戲才是他們的最愛。有的學生只熟識“鹿晗、關曉彤”,而不懂“林黛玉、薛寶釵”,很少有人認真讀完一本散文集、人物傳記或小說。他們的讀書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僅憑自己的愛好和直覺來選擇,閱讀動機主要是“作消遣”、“欣賞文筆和驚險離奇的情節(jié)”,現在許多圖書過于注重個人感受,雖然這樣在寫作上可以收到以小見大的效果,但是勢必會缺乏大氣,忽略一些厚重、深刻的東西,有時流于孤芳自賞或無病呻吟。學生經常閱讀這樣的書籍或刊物,會使他們的情感得不到豐富。體現在作文寫作中,則是“小資情調”的明顯增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3.無書來讀
在學校,有的學校的圖書館建設和藏書量嚴重不足;有的學校的圖書館僅作“擺設”而已;有的學校根本沒有建圖書室(館)。在家里,很多家長都認為課外書是閑書,會影響學習,學好課本知識就可以了,加上有的家庭經濟拮據,沒有太多的零花錢買書。據一調查顯示:家中有四大名著的只有2%,有1-2本的有6%。他們所謂的課外書無非是幾本作文書、教材輔導書、故事會?!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書源,當然就無法閱讀。
審視我們的教育環(huán)境,反思我們的教育方法,我們如何才能在正常的教學中給予“課外閱讀”一席之地?
3.1轉變教育的觀念,保證閱讀時間
新課程的推行,考試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更側重于學生能力的考察。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老師要認真貫徹素質教育,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比如,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留出更多的課余時間,讓學生閱讀有益的課外書。葉圣陶先生作過的一個估算:初中學生一個鐘頭可以閱讀一萬字,即使費點心思的,一個鐘頭也可以閱讀5000字,一本大約10萬字的書,每天只讀一個鐘頭,20天就可以讀完,一年可以讀18本,中學三年可以讀54本,再加上兩個假期,以八個星期算,每天讀三個鐘頭,三年又可以讀24本,總共78本,78000000字。這樣我們不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閱讀內容,還有時間反復咀嚼精華,不斷深化。所以“只要堅持不懈,成績是很可觀的”。雖然我們沒有葉先生所講的那樣充足的時間,但我們可以讓學生保證每天30分鐘讀書,為了不讓這一點流于形式,要求學生們每天閱讀課外書不少于2000字,作不少于200字的讀書筆記,摘錄你認為寫得好的精彩語段、章節(jié)。
3.2推薦優(yōu)秀讀物,指導讀書方法
我們語文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相機誘導,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引導他們吸收多方面知識,防止課外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偏食”現象。因而,我不僅僅指導學生去讀小說、背詩歌,而且鼓勵他們只要有閱讀興趣,凡是適合自己年齡和口味的書,無論是科技的、歷史的都可以拿來讀??梢酝扑]內容豐富、人文性較強、知名度高的《讀者》、《意林》等刊物,然后針對個性,分別介紹不同的書籍,逐漸把品位高、寫法有特色的名篇佳作推薦給學生,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水滸傳》、《駱駝祥子》等。同時,要結合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選擇的讀物深淺要適度。
教師還要重視讀法的指導,以減少閱讀中的困難,讓學生熟悉不同文體閱讀與欣賞的一般方法,讓他們主動尋找閱讀的樂趣。不少學生反映,看了不少作品,但沒有什么收獲,其中就有一個方法問題?!罢n文也無非是個例子”。所謂“例子”,它應該能提供給學生學習方法、方式上的啟迪和教益。數學教師在講解例題的時候,不僅僅要對題目進行評析,更重要的是要進行方法的引導和思維的啟迪。在語文課上,也完全而且應該可以做到這一點。教師要系統講授各類文體的基礎理論,導讀教材選編的范例,也要教給學生一些讀書的方法。
3.3保證書源充足
學校增設并開放書源充足的圖書室,并鼓勵學生在圖書室閱讀,為學生創(chuàng)造好的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閱讀氛圍。還可以開展讀書筆記展評,語文綜合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語文教師也可以幫助開設班級閱覽室、讀書角,集體訂閱一些報刊雜志,或讓學生自帶課外書,以求資源共享。也可以把自己的的藏書借給學生閱讀,這樣也是增加學生書源的一個有效途徑。同時,要爭取家長的支持。動員家長多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多陪孩子一起學習,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環(huán)境。
莎士比亞曰:“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彼?,“能讓孩子讀起書來,這就是一件好事,這就是對自己負責、對后代負責的事情?!蔽覀兙蛻M全力幫助孩子熱愛讀書。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書香陪伴著我們的孩子一路健康成長!
[ 參 ?考 ?文 ?獻 ]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
[3]《語文課程標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