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昌
關鍵詞 高效課堂 中學物理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9.069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fficient classroo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improper teaching methods, neglecting students' learning foundation and divorcing from knowledge background,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cause inefficiency in classroom and to make phys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more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Teachers in specific classroom teaching for specific detail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tudent-centered, teacher-guided, mutual promotion", from the following ways to improve classroom efficiency: first, layered teaching, different from person to person; second, creating situations to stimulate interest; third, guide students to "show" and implement inquiry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after-school lear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itiative encourages students to prepare independently before class, actively links physics with life, pays attention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pays attention to accumulation and summary in class.
Keywords efficient classroom;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methods
高效課堂是在遵循科學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用有限的時間達到高效的教學目的、完成顯著的教學效果的課堂。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根據(jù)高效課堂的相關理論,結合物理學科特點,針對教學方式不得當、忽視學生學習基礎、脫離知識背景等問題,怎樣才能解決這些造成課堂低效的問題,促使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變得更合理、更高效?結合多年在中學物理課堂中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要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針對具體細節(jié),要時刻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具體課堂教學中針對具體細節(jié),要時刻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堅持以“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相互促進”為原則,讓學生對物理課保持好奇心。沒有興趣或缺乏興趣的課堂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因此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始終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是保證物理課堂高效的關鍵。
(2)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能力。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其目的就是針對過去一味灌輸、讓學生讀死書的教育誤區(qū),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轉變。在這一轉變中,學生的學習過程被更加看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索等思維過程被更加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之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和能力為之形成。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動力和能力,課堂效率自然有所提升。
(3)要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能照本宣科。中學物理作為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思維想象能力。所以,要使課堂教學能夠被學生有效吸收接納,教師首先要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拒絕照本宣科,把慣常的課堂備出“奇特”,把知識的學習置于具體的教學情境中,讓精彩的設計和引人入勝的情境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中不僅學的多而且學的開心,不止學會了課本上的知識還能開拓思維融會貫通,從而真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內在動機。
(4)讓物理課堂成為開放動態(tài)的課堂。課堂教學不是按照劇本排練,不可能完全按照教材的呈現(xiàn)來教,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師的預設來學。高效的物理課堂,應該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它能夠容得下師生雙方的思維碰撞;高效的物理課堂,應該也是一個靈動的課堂,它能夠在學習中激發(fā)學生思想的靈感、學習的愉悅;高效的物理課堂,也應該是一個具有探索空間的課堂,它能夠讓學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富有探索的樂趣。
在高效課堂理念的指導下,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深入落實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相互促進的新課改原則,以切實提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為目標,保證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相較于以往教學模式有以下新的改進:
(1)學生從課堂的聽眾變?yōu)檎n堂的主人,教師應強調學生擁有學習主動權,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動手實踐,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產(chǎn)生一種特別強烈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的學習在積極、主動中進行。
(2)教師要從課堂學習的主導者變成課堂學習的引導者,他在課堂中的作用從一味灌輸變?yōu)閱l(fā)引導。比如,教師能準確把握課堂航向,避免學生走偏路,浪費時間,從而保證學生學有所獲,思有所得,高效利用課堂時間,而不是漫無目的地走馬觀花。
(3)新課改后的課堂學習是活潑而有序的,它的活力在于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而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各自的實際水平和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調整互動的多少,保證課堂的有序性,從而達成教與學相互促進的效果,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同時,在進行具體教學過程安排時有以下幾點細節(jié):
(1)教學方法的制定要依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材施教,實行分層次、分重點、有針對性的教學。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為了照顧所有學生,采取的措施是以中等生為基準,對全體學生實施統(tǒng)一教學,以讓教學目標和內容適合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要。這樣一來,對于優(yōu)等生,由于他們知識基礎扎實,學習能力比較強,往往不能得到應有的充分發(fā)展,以至于對課程不上心,導致成績不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最終由于優(yōu)等生吃不飽而導致整體課堂效率的低下的結果。對于后進生來說,由于他們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都很薄弱,在統(tǒng)一教學中仍然容易出現(xiàn)學不懂、跟不上的情況,這樣也沒起到實際的教學效果;而且,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可能會對該學科產(chǎn)生懼怕等心理。所以,面對同一個班級中參差不齊的學生,高效課堂就要著眼于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要做出針對性的安排和層級性調整,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都與其學習能力、基礎知識等相匹配。需要時,根據(jù)實際的課堂教學情況,還要針對個別學生進行專項輔導。當然,教師在課堂上也可采用高低互助,對學生個體進行針對性引導等方式有效的實施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相應層次的教學目標,使分層教學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不致于讓學生感到物理課程難度高而拒物理學習于門外,這樣就確保了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最大程度的高效學習。
(2)由于物理學科獨特的思維模式,有些問題對于中學生來說,較為抽象,難以理解。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活學生學習激情和拓展其視野的教學方式成為高效課堂的關鍵點。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把握和啟迪學生思維才能構建物理高效課堂。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贊科夫曾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也就是說,利用物理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促使學生與情境互動。同時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經(jīng)驗,在物理情境中積極地思考,主動提出相關的物理問題,通過各種有效的思維活動來獲取必要的科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學生在情景中思考,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速度更快,當然課堂也會更加高效。
所以,教師所精心設計的“環(huán)境”氛圍中應包含著相應的教學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的愿望。教師針對學習內容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進而啟發(fā)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積極思考。通過具體問題來創(chuàng)設具體情景,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此引導學生思考現(xiàn)象,通過分析問題,歸納出邏輯線索,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最終使得課堂教學更為高效。但教師引導提問時一定要避免造成過猶不及的情況,這樣反而會使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不升反降。
(3)評價與反饋是促進學生課堂記憶的最佳方式。常規(guī)教學模式下的評價方式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語言、動作、表情等,從學生課堂表現(xiàn)中反饋學習效果;另外,在課后教師通過對學生作業(yè)的批改以了解學生知識掌握度。然而課堂觀察反饋存在一定的誤差而課后作業(yè)反饋又有一定的滯后性,使課堂教學無法高效進行。如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有較高的參與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多種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愉悅感受,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使其形成更加強大的學習動力,追求更高的學習效果;其次,學生的課堂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知識中的誤區(qū)、漏洞、盲點等,可對學生的學習內容及時進行評價反饋,使課堂更加高效。
總之,提高學習效率,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是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從被動走向主動。通過重演物理科學的發(fā)現(xiàn)歷程,在探究展示和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懼怕心理,同時及時獲得教師引導反饋,提高知識儲備,真正實現(xiàn)新課改后高效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秀菊.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09(06).
[2] 傅炳勝.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物理課堂[J].中學物理,2012.30(7).
[3] 汪紅蝶.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甘肅教育,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