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婉玉 李少華 馬霖建
摘要:從事乒乓球項目的運動員都需要涉及到正手攻球這一重要技術。論文對正手攻球技術的發(fā)力情況和基本特征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正手攻球技術同核心力量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lián)。
關鍵詞:乒乓球;正手攻球;核心力量訓練
一、核心力量的認識
(一)核心區(qū)的界定
核心區(qū)域肌肉的起點是橫膈膜,停止點是骨盆底肌肉,所有這些都涉及兩者之間的身體平衡,包括肱二頭肌、股直肌在內(nèi)的肌肉群體都需要確保身體的穩(wěn)定和平衡,都是靠核心肌肉的作用力產(chǎn)生,水平方向的矢狀面以及額狀面都屬于交叉部位的正常反應。雖然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來定義人體的“核心”位置,但位置定義基本上圍繞腰椎,骨盆和臀部圍繞人體的位置。所以,從解剖學的理論出發(fā),結合肌肉部位同人體結構之間的關聯(lián),論文提出人體核心肌肉是位于骨盆底肌肉和人體肌肉中間的部位。核心指脊柱,髖關節(jié)和骨盆。盆底肌、中腹斜肌、腹內(nèi)斜肌、多裂肌和橫幅機都屬于核心肌肉,維持脊柱平衡的肌肉是多裂肌和腹橫肌。
(二)核心力量的概念
在研究核心穩(wěn)定性時,研究學者對核心力量的概念進行了定義。當前,學術界尚未對該定義達成一致見解。特別是針對“心臟”的概念問題。在解剖學中,大多數(shù)研究確定了腰椎骨和關節(jié)區(qū)域的核心。但是,有些研究理論將脊柱和胸腔都納入核心力量范疇,認為人體的關鍵部位是椎間盤。
(三)核心力量的訓練方法
核心訓練涉及到兩個不同的方向:其一在于穩(wěn)定情況下所采取的徒手訓練歌靜態(tài)訓練;其二在于不平衡狀態(tài)下所采取的專項訓練、徒手訓練、阻力訓練和靜態(tài)訓練等方式。
從訓練的難易程度出發(fā),核心力量訓練動作涉及到專項訓練、不穩(wěn)定訓練以及穩(wěn)定徒手訓練三項內(nèi)容。徒手練習包括一些下等的橋梁,仰臥的臀部,雙腿和雙臂交叉,以及單臂和腹部。通常用于儀器核心力量訓練的動作是瑞士球,海綿墊,吊繩,平衡板等。
二、攻球
(一)特點
攻球技術在乒乓球運動中屬于最根本且最普遍性的存在。它具有擊球力量大,速度快,落點變化多的特點,具有較強的殺傷力,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攻球技術包括反手攻球和正手攻球。從站位角度出發(fā),又包括遠臺攻球、中臺攻球和近臺攻球。按擊球點的和擊球時間又分為拉、抽、撥、帶、扣、殺等方法。
(二)動作要領
(1)引拍動作(以右手為例):雙腿要寬于肩部,膝蓋稍碗,身體稍向右移動,右腳為轉身基礎,左腳前移。前臂隨身體搖擺,恰當引拍;前臂自然彎曲。拍形與臺面垂直或稍前
傾,手腕不要過分緊張,球拍呈現(xiàn)半橫趨勢。
(2)擊球動作:當球從對面過來,右腳要朝地面施力,手臂隨身體搖擺前傾揮拍擊球;前臂要使勁收縮,趨勢盡量前傾,要有一點摩擦作用;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的中上部;手腕需要使力,重新調整拍形,碰球過程中要產(chǎn)生摩擦力;球拍直拿時,需要調整拍形,使用拇指施壓,無名指和中指共同發(fā)力;球拍橫放時,需要借助食指重新調整方向。
(3)結束動作:發(fā)力之后拍形能到達眉心,左腳成為身體平衡點,擴大身體前傾范圍;這時應該馬上準備回擊動作,為接下來的回擊打好基礎。
(三)易犯錯誤和糾正方法
(1)架肘:引拍過程中要往后揚上臂,提升肘和肩膀高度,為了提高提拉速度,盡可能避免離身球和半高球。不過,這種動作攻擊側面時移位幅度不大,要擴大擊球范圍。
糾正方法:肩膀輕松,身體往右傾斜,右腳作為支撐;引拍過程中前臂要揮舞,盡量多拍打離身球來放松肩膀,離擊球點位置遠一點,確保每一次發(fā)球動作的準確。
(2)揮拍過程中要反復訓練,習慣正確的手胞動作,再反復訓練,領悟動作內(nèi)核。
(3)揮拍過程中只用手臂發(fā)力,腿部和腰部無需使力,擊球動作的中心固定在一只腳上。過程中重心始終放在一只腳上。難以進行發(fā)力,動作不夠穩(wěn)定,并且無法使用其他技術,位置移動也稍顯困難。
糾正方法:先進行徒手訓練,重點訓練擊球時的轉腰方式,及時轉換重心。
(4)動作幅度不大,需要過多外力,主力涉及過少,攻球無法施壓,大多是處于攻小球的狀態(tài)。
糾正方式:多訓練主動發(fā)力,先開展徒手訓練,再通過實戰(zhàn)領會奧秘。
(5)站位過死,經(jīng)常用手臂去夠球,在攻球時腳步要配合來球的速度和落點做出適當?shù)恼{整。
(四)核心力量訓練與正手攻球相結合
由于體育競技要求越來越高,也在相應的提升運動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乒乓球運動員具備更高的職業(yè)標準,正手攻球作為最基本的技術之一,訓練的好壞影響著整體水平的發(fā)揮。在練習正手攻球這一項技術中需要利用核心肌肉群肌肉能很好的控制和協(xié)調身體。腰腹發(fā)力及還原的速度將影響球的質量。
乒乓球運動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對人體的功能結構性研究也顯得越發(fā)重要,意味著乒乓球運動員需要迫切提高核心力量的訓練技能。開展技能培訓工作時,都需要對核心力量進行嚴格的訓練,提高身體的平衡力,能夠及時對外來動作做出反應。使運動員在穩(wěn)定的基礎上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而不同水平與不同身體素質的運動員也不可以相提并論,教練員需要根據(jù)不同運動員的情況去進行科學性合理的訓練安排。
參考文獻:
[1]馮建軍,袁建國.核心穩(wěn)定性與核心力量研究述評[J].體育學刊,2009.16 (11).
[2]劉斌,徐堅.核心力量訓練的應用與評價[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35 (04).
[3]馮譽隆.核心力量訓練對提高正手弧圈球技術穩(wěn)定性的作用研究[J].運動,2018 (0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