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飛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關鍵的作用,同時也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明確管理內(nèi)容,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并靈活應用,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實踐
小學班主任承擔著班級管理的重要職責,同時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組織者和各項活動的教育者、領導者。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督促學生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完成學校的教學標準,把班級建設成具有和諧氛圍、良好班風和強大凝聚力的團體,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完善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快樂的學習。班主任要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做好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從而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一、提升人格魅力,實施愛的教育
首先,教師的個人人格魅力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不斷涌出的泉水和溫暖的陽光,滋潤著兒童純潔的心靈,照耀著學生前進的方向。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增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個人的人格魅力。其次,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和一顆慈愛、寬容的心。要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僅僅依靠班主任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它還需要家長以及各科任課教師的共同努力,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并主動與各科教師做好溝通交流工作。班主任要仔細了解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以及作業(yè)完成情況,對于有問題的學生,班主任要與教師和家長共同商討,尋找問題的根源,探討正確的解決方法。班主任與各科教師的良好溝通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與任課教師的關系,小學階段的學生像一顆稚嫩的苗芽,他們需要在一個友愛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因此愛的教育是班級管理的基礎,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具備關愛和寬容的胸懷,全面了解學生,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的心里,尊重和信任每個學生,保護學生稚嫩的心靈,公平、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寬容和理解的姿態(tài)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和信任,從而創(chuàng)造出和諧、寬松的班級氛圍。
二、健全班級制度,加強品德教育
小學階段的學生入校不久、心智尚未成熟,他們還不懂得是非對錯,沒有強烈的集體意識和是非觀念,這個階段需要班主任建立恰當?shù)囊?guī)章制度來約束他們的行為,讓他們知道違反紀律、做錯事情是不可以的。班主任要建立規(guī)則意識,為學生傳授正確的思想觀念,使學生從小就懂得遵紀守法。每個學校都有《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以及《小學生守則》等規(guī)章制度,但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根據(jù)本班的具體情況,制定一些符合班級實際的、具有班級特色的規(guī)則制度,以此來適應班級中每個學生的需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班級里發(fā)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違規(guī)懲罰的規(guī)章制度在設置時也要有所創(chuàng)新,既要達到讓學生知錯改錯的目的,也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比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講話或做小動作、不注意聽講,教師可以懲罰他站起來唱首歌或到講臺上表演一個節(jié)目,在讓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的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這樣有助于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大有益處。此外,班主任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班級內(nèi)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良好班風的建立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建立班級共同的奮斗目標,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班主任要經(jīng)常組織一些有益的班級活動和主題演講,比如,教師可以開展《熱愛集體、團結同學》的主題班會,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思想,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的思想意識,建立良好的班級風尚。
三、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培養(yǎng)學生干部
班主任擔負著繁重的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不可能每件小事都事必躬親,因此班主任需要組建一支強有力的學生干部隊伍來幫助教師管理班級。這樣既可以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又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的班干部選拔都是由教師任命,一般情況下都是一任到底的,這不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新理念。因此,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學生干部選拔機制,廣泛采納學生的意見,采取民主選舉、公正公平的原則,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自愿服從管理,班干部在開展班級工作時能夠更加順利。如班主任在進行學生干部選拔時可以采用競爭機制,把全體學生都納入到選舉的范圍中來,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熱愛集體、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責任意識。
創(chuàng)新學生干部管理機制還需要教師建立班干部輪換制度。學生干部不能一任到底,在每個學期結束后班主任應當組織換屆,滿足其他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同時也能督促在任班干部好好學習、努力工作、以身作則,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對于班干部的培養(yǎng),班主任一定要懂得放手和信任。教師可以通過班干部來了解班內(nèi)學生的情況,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改善班級管理方法。班主任的信任是學生干部做好班級工作的助推器,班主任的信任既能使班干部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又能使班干部的才華和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教師要適時地對班干部的工作給予工作指導,幫助學生干部更好地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
小學階段是學生從懵懂無知到懂禮懂法的重要過渡時期,同時也是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最佳時期。因此小學階段班主任的教育、指導,對學生今后的健康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個人的專業(yè)知識和管理水平,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