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實踐的不斷深化,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深入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優(yōu)化該課程教學的整體效果?;诖?,本文首先指出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并立足實際教學經驗,分別從結合生活實際、倡導探究式教學法、關注學科間交叉滲透等方面展開了闡述,論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引言:作為高中教學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物理科目的關鍵地位不言而喻,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實現(xiàn)高效高質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高中物理整體教學效果,已經成為業(yè)內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在當前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部分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不注重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方式方法單一等。因此,探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勢在必行。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1.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
在傳統(tǒng)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由于不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忽視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教學過程與方法不能充分體現(xiàn)出“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使得一部分學生能夠理解課堂教學內容,掌握到正確的物理學習方法,甚至部分尖子生在課堂教學中“意猶未盡”,有更高層次的學習需求,但也有一些學生由于基礎薄弱、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等原因,難以緊跟教師教學思路,課堂接受效果不甚理想,久而久之造成物理學習興趣降低,不利于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整體提高。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牢固樹立“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比如,在課堂提問過程中,對接受能力相對較差、學習效果相對不理想的學生,要講究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注重問題的有序引導與啟發(fā),使其充分感覺到自我進步,逐漸強化物理學習信心。對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要立足物理教材,實現(xiàn)適度“拔高”,讓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中“跳一跳,夠得著”。物理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合理掌握教學難易程度,確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并不斷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優(yōu)化調整[1]。
2.結合生活實際
高中物理學習與實際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充分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實現(xiàn)課堂知識與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用物理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xiàn)象。通過這種教學策略,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使生澀枯燥的物理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波,同時也可有效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培養(yǎng)用物理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慣性思維,潛移默化地提高物理教學質量與效果。比如,在摩擦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示范推動某個特定物體,由于推力不足致使物體靜止不動,在此基礎上,用毛刷輕推,毛刷中部彎曲而下部靜止,則該種情形便形成了靜摩擦力,使靜摩擦力的概念清晰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又如,對于滑動摩擦力教學,教師可選取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案例開展教學,如在光滑的冰面上疾跑幾步,急停時會形成一段距離的滑動,或機動車緊急制動時,會因摩擦形成劃痕等等,通過這些生活實際遇到的案例使滑動摩擦力形象化[2]。
通過充分結合生活實際,學生可自然而然地將生活實際與物理知識相結合,生活中遇到部分問題時,傾向于到物理學知識中尋找科學解答,從而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激發(fā)探究物理學知識的濃厚興趣。
3.倡導探究式教學法
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相對新穎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注重發(fā)揮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主動性地位,教師通過選定特定探究課題,發(fā)揮引導與啟發(fā)作用,由學生自主開展探究與學習,獲取相應結果。通過探究式學習,可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物理學習興趣,對于強化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直接意義。
例如,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時,教師可根據(jù)實際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通過適當引導,讓學生形成自主探究思路,針對影響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諸多要素展開分組探究,充分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長,確保自主探究取得實效。在探究式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摒棄以往傳統(tǒng)的“講授者”角色,向課堂“服務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轉變,適度掌握自主探究的彈性空間,避免自主探究教學流于形式[3]。
4.注重不同學科的交叉滲透
高中課程體系通常具有立體化、層次化特點,不同學科之間具有較強的潛在關聯(lián),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其與數(shù)學、化學等其他學科的交叉與滲透,促進知識體系框架的有效構建,在物理學知識的運用中做到融會貫通。同時,高考也是對學生物理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全面檢測,不同的題目內容融入了各個學科的知識點,需要從整體把握,從細節(jié)入手。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預先了解物理課程與其他學科的關聯(lián)點,制定符合學生學力實際的教學實施方案,充分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要點,開展全面高效教學。
5.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課改要求不斷提高的今天,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依舊存在著多方面的缺陷與不足,制約著整體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物理教師應該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工作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充分挖掘自身教學優(yōu)勢資源潛力,從因材施教等多個角度與方面著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優(yōu)化高中物理整體教學效果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湘輝.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5):48+71.
[2]譚元滟.芻議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亞太教育,2018(06):68-70.
[3]馬虎山.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9(10):112-113.
作者簡介:李蕾,男,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