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云利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六大主要意識是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掌握的,整體意識便是其中之一,實踐證明,學生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運用了整體意識必定能夠讓閱讀目標非常明確,讓閱讀方法清楚明了,讓閱讀效果得到提升。本文以統(tǒng)編版教材五上“提高閱讀速度”的教學策略為例,在基于單元整體意識的前提下對小學語文閱讀策略進行探析,希望能夠幫助學生尋找到更好的閱讀方法,促使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
關鍵詞:單元整體意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快速閱讀;閱讀速度
引言
所謂整體意識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在同一個整體之中,任何兩篇或者多篇閱讀理解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只要我們能夠充分理解這些元素之間的相關聯(lián)之處,我們便能夠快速地、快樂地尋找到更加有效的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為此,本文在充分部編版教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基礎上從以下三個方面提出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案。
一、確定目標,明確整體任務閱讀
閱讀要提高其效率,提高其速度,關鍵在于首先要確定目標,明確整體任務,然后再圍繞著這些任務來進行閱讀,也才能夠讓小學生在紛繁蕪雜的閱讀目標中準確地尋找到相關任務,從而提高其閱讀的速度和效率。
如果說我們將閱讀的整個過程比作一場戰(zhàn)役,那么每一個閱讀單元便是我們要去逐一攻克的目標,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中,教師將單元整體意識有效地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從確立一個整體目標開始,引導學生圍繞這一目標來進行統(tǒng)一攻克,這必定能夠增添語文閱讀的興趣,也能夠讓語文閱讀速度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確定過程,明確整體方法閱讀
閱讀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有著許多主義事項需要學生去關心和留意,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受客觀思維的影響還不能獨立對整個過程進行確定,也難以在這個過程中獨自尋求到最為有效的方法,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閱讀之中明確整體的方法和過程,并在不同的過程中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以此來提升閱讀速度和效率。
(一)屏氣凝神,整體閱讀
要實現(xiàn)快速的整體閱讀,學生必須要集中注意力方能夠有所收獲。根據(jù)心理學家讓.皮亞杰的研究可知,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雖然在抽象思維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發(fā)展,但是從整體情況來看,具象思維仍然還占據(jù)著比較重要的位置,所以,當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畫面或者聲音的干擾,他們的注意力便很難在短時間之內集中起來,鑒于此,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進行閱讀時就應該讓他們屏氣凝神,快速進行整片文章的閱讀,閱讀時不用回讀,教師針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時間的記憶,以便于逐漸養(yǎng)成學生快速閱讀、瀏覽大意的習慣。比如,在學習《搭石》這一篇課文時,教師便要求學生按照單元整體意識來進行快速閱讀,以便于為“提高閱讀速度”打下基礎。
(二)連詞成句,有效閱讀
在小學生的閱讀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即小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能夠讀得非常認真,咬字吐字也非常清楚,但是到了根據(jù)閱讀內容回答相關問題的時候便出現(xiàn)了部分孩子不知道自己讀了什么內容的情況。通過仔細分析發(fā)現(xiàn),這一部分孩子在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征,既只是單純地讀字,并沒有將字詞放在文章的大意中去閱讀,他們所理解的讀書就是典型意義的“讀”書,并不具備其它的引申意義,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逐字讀書,不但不利于學生閱讀速度的提升,甚至會讓學生養(yǎng)成不良的閱讀習慣,從此再難提升閱讀的效率。所以,在小學語文部編版五上的第二單元學習中,教師便需要引導學生采用連詞成句的方法來進行閱讀,堅決拋卻一個字一個字地去進行閱讀。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語言和句子所帶來的魅力,也才能夠更加快速有效地理解閱讀篇章中的意思。比如,在學習《將相和》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先閱讀文章,這一篇的文章篇幅較長,總共有1600個字,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一個字一個字的去閱讀便很難準確地把握不同人物的話語,也難以對全篇的詳細內容有明確的理解,因此,要提高閱讀的效率,要實現(xiàn)快速閱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連詞成句,學會從句到段的整體把握和理解。
(三)梳理關鍵,快速閱讀
關鍵詞在閱讀篇章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準確地說,關鍵詞就仿佛是提示語,對我們正確有效地理解文章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基于單元整體意識的情況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要得到提升,小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要得到提升,關鍵在于要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來進行梳理,然后以這些關鍵詞來作為“標點”,以達到引導學生快速有效閱讀的目的。比如在閱讀《將相和》的這一篇長文章時,教師可以帶領著學生在全文中找出“完璧歸趙”、“澠池會見”、“負荊請罪”等關鍵詞,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便能夠通過它們對整片文章有了比較明確的把握,為其進行快速閱讀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
(四)望文生義,帶問閱讀
帶著疑問去閱讀是我們日常閱讀中比較常用的方法之一,每一個疑問就相當于一個小目標,要完成了所有的小目標之后,閱讀的效果才算初步達到,當然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了這些小目標,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也才能夠提高其閱讀速度,否則便會像無頭的蒼蠅,導出亂撞。比如在學習《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這一篇課文時,學生在閱讀之處便立刻發(fā)現(xiàn)了這是一個帶著問題的標題,那么處于好奇心,他們便會立刻從文中去尋找答案。這樣便順理成章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欲望,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
(五)尋找規(guī)律,推測閱讀
實際上,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教師如果能夠引導學生去尋找到這些規(guī)律便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在基于單元整體意識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中也是如此。比如在學習《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時,有部分學生便發(fā)現(xiàn)了文章中所介紹的這些事物的速度存在著層層遞進的關系,即每一個自然段基本上講的都是一種事物要比另一種事物的速度快,所以,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可以一邊閱讀一邊進行推測,學會按照作者的思路走,去實現(xiàn)單元學習的整體目標,提高閱讀的速度。
三、確定評價,明確整體效果閱讀
評價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在基于單元整體意識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單元意識來確定整體閱讀的效果如何,以便于查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存在著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明確整體閱讀效果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制作兩套表格,一套是學生在單元整體意識的引導下所達到的目標評定,一套是學生在每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所達到的小目標的評定。在這兩套表格中最為關鍵的是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在單元整體意識中的閱讀訓練始終占據(jù)著主體地位。
結語
整體意識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得到提升的關鍵,因此,在基于單元整體意識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出引導者的作用,積極努力地從目標設置、過程探究、以及結果評定中來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的速度和效率,以促使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宋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偏離與矯正[D].伊犁師范大學,2019.
[2]? 朱秀芳.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探索[J].基礎教育研究,2018(20):74-75.
[3]? 朱永霞. 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的實踐研究[D].廣州大學,2018.
[4]? 沈娟. 小學語文閱讀課程內容的序列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