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動畫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優(yōu)秀教學素材。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索了基于英語原聲動畫的小學視聽說課教學的探究,通過借助英語原聲動畫開設視聽說課,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學習英語文化,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英語原聲動畫;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黃碧賢,中山市東區(qū)遠洋學校。
王薔教授指出: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分析與反思制約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突出問題,重構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式。新課標中要求學生能看懂語言簡單的英語動畫片或程度相當的英語教學節(jié)目,視聽時間每學年不少于10小時。英語原聲動畫是學生學得英語、習得英語非常好的學習資源。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索了基于英語原聲動畫的小學視聽說課教學的探究,通過借助英語原聲動畫開設視聽說課,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學習英語文化,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一、突出英語聽說,提升語言能力
聽說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部分。美國德州大學曾針對各種學習方式做過研究,結果顯示,透過文字(如看課本)或者聽講,學習吸收效果最差,而透過視聽媒體、動手做、報告表達的方式,學習效果則非常突出。小學階段是人語言形成的重要階段,更是學習外語的黃金時期,英語原聲動畫是非常好的學習資源,借助英語原聲動畫開設視聽說課,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在視聽說課中,教師通過預設、提問、判斷等活動,讓學生在任務中觀看動畫聽英語,長期下來,能較好提升學生聽英語的敏感度,達到“磨耳朵”的效果。同時在討論、配音、表演等活動中提升學生說英語的能力。
英語視聽說課中遵循輸入——吸收——輸出的語言學習過程。如在Peppa Pig 的Work or Play這一課中,教師把5分鐘的動畫片裁剪成4個片段,讓學生分別觀賞,在每段動畫觀賞前提出相應的問題,如:What day is it today? Are running,jumping,skipping work?等與動畫相關的內容進行提問,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有目的地觀賞動畫,并在每段觀賞后進行談論。觀賞后組織開展談論人物、角色扮演、片段配音等活動,讓學生在情景中應用語言,提升語言綜合能力。同時充分網絡學習資源,如英語學習App軟件,讓學生完成電影片段配音等作業(yè),學生可以通過軟件,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配音的分數,在一次次有趣的配音作業(yè)中促進良好語音語調的形成,提升學習興趣及聽說能力。
二、整體理解語言,培養(yǎng)思維品質
語言與思維的發(fā)展是相輔相成的。在基于英美動畫的視聽說課中,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較好的培養(yǎng)。學生在電影觀賞中,教師設計提問、討論、判斷、續(xù)編故事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動畫觀看前創(chuàng)設動畫前置情節(jié),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如在Peppa Pig中The Moon Trip這一課中,先讓學生觀看佩佩和家人在太空博物館里參觀的部分,并讓學生猜測:Where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學生根據情景進行猜測,訓練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在觀看電影中,適時地與學生針對動畫故事情節(jié)、人物行為等進行思考交流,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觀看動畫后改編、續(xù)編或創(chuàng)編動畫,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在Peppa Pig 中The Library這一動畫的學習中,豬爸爸還書后又了借書,佩佩說這次會提醒爸爸還書的,此時,讓學生猜想最后會發(fā)生什么?豬爸爸能按時還書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老師適當給學生一些語言支架,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在小組內將他們所想表演出來,學以致用,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感受文化差異,形成文化意識
動畫不僅對兒童英語學習起到促進作用,也是一種多元文化的教育。英美的動畫片、動畫電影作品很多,大部分動畫故事內容健康,積極,宣揚正義,有利于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的塑造。同時動畫中蘊含著節(jié)日文化、飲食文化、語言文化等,這些都是學生感知異國文化的生動素材。如由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制作的Caillou(《卡由》),當中有一部分關于圣誕節(jié)的故事就非常豐富。在離圣誕節(jié)還有10多天的時候,爸爸做了一個日歷卡,在每個日期背后藏著一個圣誕的故事,生動地介紹了圣誕樹、火雞、圣誕禮物等的由來及風俗,讓學生詳盡地了解了圣誕節(jié)的文化。Frozen Fever(《冰雪奇緣》)是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電影,通過觀看電影,學生從主人翁艾莎、安娜的故事中懂得親情的重要,以及面對困難的勇敢、執(zhí)著,同時讓學生了解城堡的歷史,了解歐洲的歷史文化。
四、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能力
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2)提到,利用網絡向學生推送趣味英語學習資源,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渠道與空間。受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基于英語動畫的視聽說課中,英美原聲動畫色彩豐富、動畫故事生動、畫質精美,幽默風趣,深得學生的喜歡?;谟⒄Z動畫的視聽說課的開設為拓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渠道,激活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英語學習氛圍。除了在課堂上組織開展視聽說課外,老師還可以通過App英語學習平臺,為學生布置趣配音等有趣的學習作業(yè),讓學生樂于學習,享受學習,學會學習。
五、結語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英語的學習不僅僅在于書本的朗讀、背誦記憶,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我們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與渠道。借助英語原聲動畫開設視聽說課,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自然中習得英語,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習得英語文化,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2017.
[3]魯翌.英語電影與語言習得的關系研究[J].2017.
[4]蔡晨媛.看動畫,學英語——動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