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云
摘 要:英語是小學階段重要學科,但同時也是很多小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qū)⒂⒄Z和學生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對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首先對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內(nèi)涵進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有關人員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活化;內(nèi)涵
通過生活化教學,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與生活貼近的場景,便于學生學習英語,還原英語對話場景,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推動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诖?,加強對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內(nèi)涵及策略的研究意義重大。
1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nèi)涵
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即將英語教學與學生自身生活相結(jié)合,讓英語教學和學生的經(jīng)驗互相融合,使教學與學生生活及作業(yè)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感受英語的魅力,賦予英語教學以生命力,讓學生更生動、直觀地學習英語,從而達到改進教學手段的目的。
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主要包括下述幾點:①尊重學生的生活,以學生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將教學態(tài)度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相融合;②生活化教學也是一種情景化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為學生營造一種可以將學習內(nèi)容與自身生活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③生活化教學法是一種學生與教師互動的教學方式。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與學生互動,以此達到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④生活化教學是一種關注學生個人發(fā)展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qū)W生滲透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知識點,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正方向的干預,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2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偏重讀寫能力,忽視口語交際
我國現(xiàn)階段的小學英語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閱讀和聽寫能力,而忽視口語交際能力,究其根本,是因為應試教育的弊端所導致。在小學英語考試的過程中,試卷分聽力、筆試兩部分,并無口語部分的測試環(huán)節(jié),導致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對口語部分的忽視。
2.2偏重直接輸入,忽略語言環(huán)境
小學生學習語言感覺困難,多數(shù)是因為缺乏語言環(huán)境,普通的小學一般是每周4節(jié)左右的英語課,每次課時45分鐘,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是非常少的,學生自然無法形成像母語一樣的認知。由于小學生詞匯量的匱乏,導致教師使用英語進行表述時學生無法理解,所以在英語的課堂上教師都會使用中文表達課本的內(nèi)容,使用中文傳遞課文的信息,這樣就使英語課堂上出現(xiàn)“英語教學、中文語境”的局面。
3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3.1設置生活化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內(nèi)容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有許多共同之處,例如課本中的各類插畫都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故設置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對促進英語課堂的高效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應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教師應挖掘?qū)W生內(nèi)在的生活興趣與學習愛好。將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物品或活動引入課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表達英語。二是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家庭生活,從家庭生活中汲取一定的教學素材,打造富有家庭生活意義的高效英語課堂。如在教授“brother,sister”這些詞語時,可以鼓勵學生拿著弟弟(哥哥)妹妹(姐姐)的照片進行記憶,并對同學介紹:“This is my brother,he is a student?!比绱藵B透豐富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形式,不僅促進對英語知識的有效掌握,同時也加深了記憶。
3.2多途徑促進小學英語課堂過程生活化
促進小學英語教學過程生活化,應該從以下兩點入手:一是在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學習情境。生動、真實的課堂氛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例如在“Happy birthday”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準備一些生日禮物,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別扮演生日者和送禮物者。如“Happy birthday,Xiao ming ,This is a beautiful flower.Here you are.”“Thank you!”。二是綜合運用生活中的各類實物作為英語教學工具。對小學生而言,顏色鮮亮的東西更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授“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時,可以選擇一些外包裝色彩鮮明的實物,并激發(fā)學生從這些色彩斑斕的實物中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食物,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達到對英語知識的掌握。
3.3以生活化的課外拓展帶動教學生活化
英語課堂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陣地,固然對小學生英語學習具有極大的促進性,但除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課外拓展的生活化在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也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教師在設置課外作業(yè)和組織課外英語活動時,應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設計和組織內(nèi)容的生活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和可行性,促進學生學以致用。例如在動物類單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激勵學生在課下制作一些動物的頭飾,并舉行一些“動物交友會”,促進學生自主交流,提升英語交流能力。二是課下教師幫助學生舉辦“英語學習成果”展示活動,激勵學生將自己平時積累的英語諺語、歌謠、有趣的生活故事記錄下來,等展覽活動開始時拿出來與人交流,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也能促進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借鑒,提升綜合能力。
4總結(jié)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生活化教學模式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意義重大,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同時還能夠促進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的提升。具體來說,必須根據(jù)小學生特點,引入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知識,提升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郭文.小學英語教育本體價值的內(nèi)涵淺析[J].英語廣場,2015,10(8):202-203.
[2]肖麗.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13(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