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玲
摘 要:經典國學誦讀表示的是在兒童人生記憶最好的時候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經典名著進行閱讀、背誦的活動。它在繼承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生的語文專業(yè)素養(yǎng)、建立健全學生人格等方面作用突出。培養(yǎng)中華民族未來棟梁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要承擔的重大責任,我們要讓國學的種子在每位小學學生的心中綻開一朵“文明之花”。
關鍵詞:國學;經典誦讀閱讀;小學語文
本世紀初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語文課程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作為基本特點和屬性,明確一個核心概念:語文要素。部編教材比較重視文體意識,在小學階段,有必要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初步的文學啟蒙教育,但是文學教育應該處于從屬地位。
國學經典誦讀屬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幾乎在任何一個國家,母語教育都在傳遞著某種特定的政治價值取向。童子誦讀自從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發(fā)起、全球經典誦讀推廣第一人王財貴博士于一九九八年在香港倡導,至今已近二十年,而且碩果累累;近年來,以國學為核心的學術探討、知識普及、文化建設、教育推廣等正在全國熱火朝天地開展,涌動著一股思想文化潮流。另一方面,我們怎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啃書的人”和“喝墨水的人”?根據(jù)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6至12歲是記憶、語音的黃金期。英國著名心理學家烏塔﹒弗里思提出了一種閱讀習得的經典模型,它把閱讀劃分成三個主要的學習階段,即“圖示的”閱讀、語音階段、字形階段。觀看如今的課堂,充斥著大量音像信息的多媒體,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太少,自由誦讀的瑯瑯讀書聲太少。
一、小學語文目前教材分析、學情情況及達成目標
我們現(xiàn)在用的部編小學語文教材體現(xiàn)國家意志,國家意志的六個方面體現(xiàn)在全套教材之中,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最終內化為師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為?;谝陨蠋c,我們進行將國學誦讀與閱讀融合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以最小的投入換取學生終身受益,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腹用詩書氣自華”的悅美少年。
柳州市雒容鎮(zhèn)第二小學是由三所村小撤并學校合并而成,學生主要來自農村及外來務工子女。他們成長家庭教育欠缺,文化氛圍薄的環(huán)境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還有較大的待提高空間。國學經典誦讀與閱讀的開展,日積月累慢慢對學生潛移默化,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國學經典誦讀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開展始于“和于心美于行”校訓。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和根,研究并推廣國學經典誦讀與閱讀是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是育人之需。將國學啟蒙與素質教育要有機整合,符合國家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通過潛移默化繼承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的語文專業(yè)素養(yǎng),健全學生人格;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往課外閱讀延伸,往語文生活延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調動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培養(yǎng)人、造就人、成就人。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經典的注入
教學中融合國學經典誦讀與閱讀,通過經典引領、誦讀積累、故事熏陶、三位一體閱讀日積月累最終形成思想的力量、文化的魅力和圖畫色彩一起流淌,人人爭做悅美少年的積極向上風貌。
1、經典誦讀。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0分鐘,是全校學生經典誦讀時間。每天都有范讀引領,誦讀積累,讀出文中的內在精髓,提高學生國學素養(yǎng),豐富學生人文內涵,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加大學生的新詞積累量,增強語感。
2、不同年段不同形式閱讀。低年級階段每周進行一次“和大人一起讀國學”的親子悅讀,中高年級階段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融為一體,采取“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
3、讀書動筆。通過讀書筆記和摘錄等方式將國學經典中傳頌千古的名句摘抄在筆記本或讀書筆記上,定期書寫和誦讀展示,達到“不動筆墨非讀書”的效果。
4、社團帶動。成立悅悅讀書社、樂樂誦讀社、美美國劇社等社團,增加、培養(yǎng)學生興趣。
5、誦讀作品選?。阂荒昙墶兜谧右?guī)》、二年級《三字經》、三年級《千字文》,四至六年級《大學》、《四書》、《五經》等。
6、課內外結合。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融為一體,采取“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
8、范讀引領、故事熏陶。課前三分鐘引入經典詩歌、故事進行。每天上課前幾分鐘教師聲情并茂地為學生講幾個經典或趣味的國學小故事,既可讓學生感受國學故事精彩之處,學生又能在輕松快樂的過程中學習,消除因反復誦讀出現(xiàn)的無聊情緒。
三、結語
國學經典屬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對繼承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健全學生人格等方面有較為突出的作用。我們嘗試在教學過程中融合國學經典誦讀與閱讀,同時圍繞這一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營造氛圍,以此達到提高學生自我修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和主要特點――楊建國
[2]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
[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4] 《從啟蒙到自主閱讀的三個階段》――烏塔﹒弗里思
[5] 國學大師南懷瑾經典啟蒙教育的理論觀點
[6] 《國學啟蒙教育說明手冊》――王財貴
[7] 《讓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扎實而靈動》――何玉蓮
[8] 《國學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劉偉紅(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年第42期)
[9] 《淺談國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完美體現(xiàn)》――陳宇杰,中外交流,2017(4)
[10] 《何不開心學國學》――王岳川,2011.7.14
[11] 《誦國學經典 品百味人生-探究誦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中外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