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
摘要: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混合運算的教學是一大難點,在混合運算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沒有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因此影響了教學的效率,本文主要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混合運算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對策,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運算的規(guī)律,希望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混合運算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混合運算;有效性
1引言
在小學階段,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非常重要,因為數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也越來越注重對數學教學的思考,其中混合運算是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但是很多小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經常容易出現(xiàn)錯誤,例如運算上的錯誤、對審題的不仔細等,都是混合運算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提高混合運算的有效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運算的基本規(guī)律進行記憶,做好運算的幾大步驟,從而提高做題的準確度和速度。
2小學生數學混合運算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簡算意識
對于小學生而言,因為混合運算中考驗的知識點較多,而是過程較為復雜,尤其是學生在剛剛接觸到混合運算時,都會對知識點產生混淆,同時對于計算技巧的掌握也不夠,所以很容易導致學生在混合運算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而且在出現(xiàn)錯誤之后也害怕遇到這一類型的題目。實際上,出現(xiàn)錯誤或者是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缺乏一定的簡算意識,對于一個題目只是根據步驟進行計算,但是忽視了其中可以簡算的部分,缺乏對題目的思考,因此不僅浪費了計算的時間,同時還加大了計算的復雜性。
2.2 運算不仔細
在混合的運算過程中,很多學生出現(xiàn)失誤的原因是自己不夠細心,在審題或者做題的過程中沒有看清運算的符號或者是沒有記清運算的規(guī)律,因為過程比較復雜,所以在其中一個步驟出現(xiàn)問題,就會影響最后的正確率,而且很多學生都容易看錯題目,不注重審題的過程,而是看到題目就進行運算,所以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正是因為如此才影響到了最后計算的準確率。
2.3缺乏驗算習慣
很多學生實際上在進行混合運算時,在計算完之后都不會主動進行檢查,也就是忽略了驗算的過程,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檢查習慣,所以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計算中存在的問題,缺乏一定的驗算習慣,部分學生可能對自己的計算能力非常有自信,或者是比較粗心,很容易忘記驗算這一步驟,或者只想到快點解決問題,只注重速度而不注重最終的質量,所以才會造成運算的失誤。
3優(yōu)化小學生數學混合運算措施
3.1培養(yǎng)簡算意識
對于目前小學數學混合運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簡算意識和習慣,一般來說學生接觸到混合運算是小學四年級,這一年級的學生實際上已經具備了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對于混合運算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和認知,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運算的規(guī)律進行思考,對于同一問題有沒有更簡單的計算方法,從而讓學生將分配律以及交換律等合理運用到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大量的練習題,讓學生可以充分的鍛煉思維能力,充分的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對不同類型的題目進行思考和練習,從而提高運算的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定的簡算意識以及習慣,學會對題目進行簡化。根據運算的練習,讓學生學會對題目進行觀察和審視,對題目中的符號位置以及括號的位置進行觀察,從而思考更簡單的運算方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也節(jié)省運算的時間,真正做到了提高混合運算的有效性,讓學生可以更加熟練的運用計算規(guī)律。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的《運算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運用數值整數相加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先把簡單的部分進行運算,調整數值的位置,從而簡化運算的難度,教師可以為學生出題目進行練習,例如對“43-28+57”這一題目進行運算時,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出,把43 和 57相加能夠得出一個整數把得到的整數再減去28就更加容易了,所以通過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得出結果,讓運算的過程變得更加清晰。
3.2培養(yǎng)良好計算習慣
很多學生之所以做題的效率不高,主要的原因是沒有養(yǎng)成正確的運算習慣,沒有好好進行審題,在做題的過程中也不夠認真和仔細,所以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運算習慣,在做題之前一定要對符號、括號等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觀察,在確定正確的運算順序以及規(guī)律之后,再進行運算。
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56-23)*2-1”這一題目中,很多學生就容易混淆運算的順序,先做出后面的“2-1”,這樣一來就出現(xiàn)了錯誤,直接導致了運算結果的錯誤,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引導,讓學生記住先做括號內的運算,然后先做乘法,最后才是減一,對于運算順序錯誤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小小的懲罰,多出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加深學生的記憶力,避免做題過程中的馬虎和粗心,從而保證運算的準確度。
3.3養(yǎng)成驗算習慣
最后,學生一定要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驗算的過程是對題目的重新審視以及對結果的檢查,所以很容易發(fā)現(xiàn)在第一遍做題中存在的失誤,因此驗算習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目前很多小學生在運算結束之后都沒有檢查的習慣,所以才會因為一些小錯誤而得不到正確的答案,非常的可惜。所以作為教師,一定要告訴學生驗算的重要性以及驗算的正確方法,在課堂中做題時時刻提醒學生進行驗算,在課后習題的布置之后,也要讓學生將驗算當做做題的一部分。對于驗算方法,教師可以教給學生橫查法以及縱查法兩種不同的驗算方法,橫查法主要是對運算順序以及步驟運算進行檢查,具體的觀察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而縱查法主要是檢查對于題目有沒有出現(xiàn)漏寫或者錯寫的問題進行檢查,讓學生在做題中更加仔細認真,為今后的運算打下基礎。
4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的混合運算教學,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運算規(guī)律,并且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計算方模式,具備簡算意識,另外,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檢查習慣,所以對學生的引導非常重要,也是提高學生混合運算有效的必要途徑,希望教師可以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小學生混合運算的準確度。
參考文獻
[1] 張奇,張笑笑.數學運算規(guī)則的樣例學習:實驗研究與理論探索[J].蘇州 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83-95.
[2] 盧江.以科研為基礎打磨精品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 至六年級)》介紹[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5(1):47-50.
[3] 潘小福.學科關鍵能力的厘定、評價及培養(yǎng):以小學數學為例[J].上海教 育科研,2015(11):57-59.
[4] 淦瑤.小學數學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 版),2017(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