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校中的體育運動訓練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推動我國體育運動的持續(xù)發(fā)展。然而,受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高校體育訓練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例如:器材設備維護管理不到位、師資隊伍教學效果不佳和課余時間未得到充分利用。這些問題影響了運動訓練的實際成果,應當引起高度的關注。因此,本文對此展開討論,試圖歸納出常見的訓練問題,提出科學的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高校體育訓練;教學模式;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808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4-073-01
1我國普通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現(xiàn)狀及問題
1.1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基礎設施陳舊
由于高校對體育運動訓練的關注度不足,所以相關的專項資金投入不到位,使得必要的基礎訓練設施難以得到及時的維護和更新,在長期使用之后出現(xiàn)陳舊或破損的問題,從根本上影響了體育運動訓練的效果??v觀我國多數(shù)高校的體育訓練設施來看,在形式和內容上是比較完備的,但由于維護和管理不到位,導致一部分設施在出現(xiàn)損壞之后得不到及時的維修,甚至暴露出嚴峻的安全隱患。另外,一部分訓練項目要求學校增設訓練設備,然而受資金的限制,往往難以及時購入基礎設備。這也是導致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發(fā)展緩慢,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1.2體育運動訓練的師資隊伍亟待優(yōu)化
師資隊伍是組織開展一系列體育運動訓練活動的主導者,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了運動訓練的實際效果。目前,我國高校體育運動訓練師資隊伍的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忽視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將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訓練效果的量化檢驗上。根據國家教育部在2018年的調查結果,近七成的高校學生認為體育訓練枯燥乏味,缺乏參與的積極性,還有部分學生認為體育訓練對自身的發(fā)展并沒有直接的作用,導致參與程度較低。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教師的引導不到位,未能全面挖掘學生的訓練興趣。另一方面,過于關注學生的技能訓練,忽視了體能訓練。高校對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檢驗集中在技術檢驗上,無論是期末考核還是教師教學效果評價,都幾乎沒有涉及對學生體能訓練結果的檢驗。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學生掌握了嫻熟的訓練技巧,體能跟不上,也無法達到體育運動訓練的最佳效果。
1.3未能組織高效的課余體育訓練
多數(shù)高校僅僅要求學生在體育課上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訓練,但每節(jié)體育課的時間通常為80分鐘左右,如果教師講授的訓練技巧難度較大,學生就很難利用短暫的課堂時間熟練掌握。另外,回歸到體育運動訓練本身來看,其屬于一種長期的學習過程,要求學生付出長時間的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成效。因此,僅利用課堂時間是很難全面提高訓練效果的。盡管有一部分高校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尚未采取實際行動,學生的課余時間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2優(yōu)化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策略
2.1設立專項資金,優(yōu)化體育訓練環(huán)境
針對訓練設備方面的問題,高校應該增加資金投入。一方面,設立“體育運動訓練器材設備維護管理”專項資金,在學校財務狀況允許的范圍內,投入充足的資金,用于引入和維護運動器材和設備,確保學校的各項體育運動訓練工作都能有序開展。另一方面,制定嚴格的資金使用管理制度,督促資金使用。學校要從政策制度層面出發(fā),針對體育運動訓練的設備需求和現(xiàn)有的資金額度,制定嚴格的資金使用制度,明確各個項目的資金劃分,并且細化器材設備的維護工作,使得各部門單位明確自身承擔的基本職責。在發(fā)生資金問題或設備維護問題時,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定位責任人,及時應對這些問題。
2.2優(yōu)化師資隊伍,提高體育教學水平
教師在高校體育運動訓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要想全面提高體育教學水平,就必須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首先,高校要加強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考核力度,細化體育運動訓練的教學指標,定期組織全方位的考核工作,督促教師客觀審視自身的教學問題,在實踐中加以優(yōu)化。其次,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體能訓練,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根據不同學生的體能情況設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技術訓練中提升自身的體能素質,以此來提高訓練的效果。最后,注重學生積極性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手段,通過體育競技游戲,鼓勵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訓練技巧,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2.3關注課余訓練,組織創(chuàng)新訓練活動
大學期間,學生的課余時間充足,高校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課余時間,組織開展富有創(chuàng)新性和趣味性的運動訓練活動,幫助學生鞏固體育課堂上學習到的技能知識,進一步提高運動訓練的效果。首先,組織調研團隊,深入到學校的訓練教學現(xiàn)狀中,了解學生對課余訓練的需求和想法,歸納出科學合理的建議,據此制訂嚴謹?shù)恼n余訓練規(guī)劃。其次,學校要將“合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體育訓練”的思想傳達給學校的師生,鼓勵教師端正教學態(tài)度,并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再次,學校要組織創(chuàng)新性的訓練活動,例如“校園杯體育訓練成果驗收比賽”“周末操場訓練大本營”等,全面利用學生充足的課余時間,形成系統(tǒng)化的體育運動訓練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訓練時間,訓練的效果也將大大提升。最后,考慮到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關注體育運動訓練的改革,所以學校也要積極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有針對性地改善本校的課余體育訓練策略,重視訓練的質量和效率,營造健康積極的課余運動訓練氛圍。長此以往,學校體育運動訓練將得到有效的改善。
3結論
體育運動訓練效果反映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綜合水平,與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存在密切的關系。本文結合海南師范大學的體育運動訓練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了高校在體育運動訓練器材設備、師資隊伍和課余時間利用方面的不足。在此后的發(fā)展中,我們還應該重視資金投入,組建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全面優(yōu)化體育運動訓練教學的模式,促進體育運動訓練水平的循序提升。
參考文獻:
[1]鄭影.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中的互補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8(03).
[2]閆榮.淺析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中的互補[J].當代體育科技.2016(16).
作者簡介:
麥克(1997.4—)男,漢族,海南樂東人,本科在讀,專業(yè):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