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春
摘 要: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已經(jīng)引起了各行各界的重視,通過加強語文情感教育,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與情感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分析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展開研究與討論,希冀促進我國中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全面加強自身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感教育;語文教學
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之中,語文教師的工作任務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知識及語文能力,其中也包括學生在情感理解能力提升及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缺少情感教學因素,將會直接影響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質(zhì)量及效率。教育現(xiàn)代化的背景之下,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及意義。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的必要性
1、改善高中語文教學的理念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應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作為教育活動的主要目標,繼而調(diào)動高中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借助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及興趣品質(zhì)。將情感教育結合至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的重要方式,情感教育能夠轉(zhuǎn)變傳統(tǒng)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傾注更多真實的情感,并明確語文教學合理的方式及目標,繼而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語文知識興趣及學習能力。傳統(tǒng)高中學校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未完全實現(xiàn),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較為深刻,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為理論性教學活動,對于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及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缺少重視,因此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及綜合能力有待提升。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之中,學生更多的處于知識的被動接受地位,而教師處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并未完全的融入至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語文能力有待提升。將情感教育結合至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之中,能夠有效的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更加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2、創(chuàng)新高中語文教學的方式
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活動更多為認知型教學活動,并且學生在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為知識的被動接受過程,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欲望,使得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產(chǎn)生一定的厭煩及抗拒情緒,而將情感教育結合至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將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活動的方式及手段。首先,將情感教學結合至教學活動中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關注及成功的體驗,使得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建立充分的自信及興趣感,形成教師以及學生雙方投入的聯(lián)合教學活動,保證語文教學活動的質(zhì)量及有效性。其次,情感教育結合實際教學活動不僅是單純的知識傳遞及教學過程,教師通過情感教學以及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過程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及內(nèi)心世界。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學習興趣,使得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提高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及針對性。教師給予學生的關注將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及信息建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活動質(zhì)量及效率的提升有著積極且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語文教學融入情感教育的具體措施
1、情感教育要求教師必須要有親和力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在教導學生如何學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因為心態(tài)的健康對于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用貼近學生的語言去教學,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為接下來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比如,去年參加了市教科院組織的送課下鄉(xiāng)活動,聽了其中一位老師的一節(jié)《念奴嬌.赤壁懷古》的示范課后,感觸頗多?!赌钆珛?赤壁懷古》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一首詞,而學生對于古詩文總是有著天然的畏難情緒。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作品的思想主旨與情感意蘊,這位老師以網(wǎng)絡上年輕人常用的熱詞“男神”“女神”,來了一番開場白。她先是請學生談談自己心目中所崇拜的男神或女神,再引出自己的“男神”蘇軾。老師竟然也有自己崇拜的男神?學生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來了。通過這一番導入,瞬間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陌生感頓減,學生像被打開了話匣子,立即興奮起來。學生在分組討論時,氣氛歡暢,思維活躍,整堂課教學非常順利。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就是貼近了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從一開始就被激發(fā)出了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情景和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為接下來順利完成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說,教師的親和力會直接影響每一個學生的心態(tài)。
2、情感教育還要求課堂要有激情
語文教學是一種情感的教學,語文課堂不能滿足于課堂上教學中規(guī)中距地講,學生鴉雀無聲的聽,其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雙方情感共鳴的過程。語文課堂教學中激情運用與否,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梁實秋先生在《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文中曾這樣介紹,我國近代風云人物梁啟超先生不僅名揚天下,而且講課令人稱絕,他講到要緊處,便成為表演,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嘆息,講到悲傷處竟痛哭流涕。這樣的講課出神入化,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是一種藝術享受,而同是大師級的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講臺上的表現(xiàn)卻不敢讓人恭維,顯得呆板,缺乏風神,經(jīng)常在講臺上低頭伏案,細聲細氣,照本宣科,即使坐在前排的學生也聽不太清楚。學生往往是慕名而來,失望而去,究其原因,不是梁先生的學問比周先生高,而是梁先生的激情,讓他的課堂魅力四射。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語文課堂應該自始至終洋溢著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輕松氛圍,是“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的陶醉,在充滿激情的語文學習中,學生自然會積極性高漲,精神飽滿,興趣濃厚,聽得過癮,學得起勁,學習目標也就會落到實處,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3、情感教育一定要關注困難學生的學習
蘇聯(lián)的一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要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币虼耍P注困難學生的學習是教師需要重視的重要課題。在一個班級中,成績好的學生思維活躍,討論問題就比較積極主動,而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習基礎差,知識面窄,耐挫折能力相對差,缺乏對學習的信心和熱情,既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心理壓力大,心態(tài)較脆弱,學習意志力和自控自理能力較差。這就要求老師對課堂應該具有可控性和均衡性。在組織引導大部分學生進行討論探究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困難學生群體的學習和心理狀態(tài),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鼓勵,讓這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更多的關愛和情感。
總而言之,教師通過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一步縮短與學生間的情感距離,加強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潛移默化的改變自身對情感的理解。通過融入情感教育對于學生的日后發(fā)展有著一定的引導作用,語文教師也應當在課堂上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使學生感受到語文教材中的真善美,真正加強自身價值觀與情感的體驗。
參考文獻:
[1] 尹宇飛.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的教學探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08):248+250.
[2] 劉春艾.情感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8):343-344.
[3] 陳振杰.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巧妙滲透情感教育的方式解讀[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0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