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昌
摘 要:高中地理課程涉及的內容廣、跨度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著很多問題。而在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上的用信息技術便于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理解地理知識重難點。因此,教師要學習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為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作用提供合理建議。
關鍵詞:高中地理;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地理課程是高中階段學生必修的學科,其主要研究地球表層的空間系統(tǒng)。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通過教師的文字敘述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起來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重難點,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需要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方法。
一、用信息技術靈活地進行課堂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第一步,一部好的戲劇需要一個精彩的開場白,一個好的電影需要一個精彩的開頭,而一節(jié)有效的課堂也需要一個“魅力十足”的導入。然而,目前的地理教學中教師們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平鋪直入的導入方法進行課堂的導入。地理學科的學習本身就需要良好的思維能力,被人們稱為“文科中的理科”,所以對于文科學生們來說,地理是一門比較頭疼的學科。如果再加上教師的課堂教學導入毫無趣味性,那么學生們在課堂的一開始便失去了對地理知識的學習的興趣,便會造成整節(jié)課堂教學效果微乎其微。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教師們需要學會將信息技術合理的運用到地理知識的教學中,比如在《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近期的幾期天氣預報進行剪切,插入到制作的課件當中,形象的將近期的天氣變化(由熱變冷)給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那么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們肯定會感到好奇,這跟我們學習的這節(jié)課有什么聯(lián)系呢?怎么用這節(jié)課的知識對這個地理現(xiàn)象進行解釋呢?然后用多媒體給學生們展示一下衛(wèi)星云圖的冷鋒過境時的實時畫面,很自然地就導入課這節(jié)課當中,用多媒體的展示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更可以用信息技術突破課堂導入形式單一化的弊端,用圖文并茂形象具體的方式對學生們進行了很好的展示,有效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實現(xiàn)深層次理解,提高課堂教的質量。
二、利用多媒體營造氣氛,激發(fā)學生主體參與意識
新課改下對地理學科教學的要求是不僅要教給學生們教材上的基礎知識,更要讓學生們培養(yǎng)一定的地理素養(yǎng),讓學生們能夠對地理知識有真正的理解,能夠將課堂知識靈活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然而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僅僅依靠教師一張嘴進行講授是無法達到最佳效果的,有些學生們在生活當中沒辦法親眼看見的物體,單憑教師進行描述,學生們很難在腦海中形成具象,所以在這種類型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下載一些相關的真實圖片或視頻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讓學生們有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體會。比如在講述地震、火山爆發(fā)等地理現(xiàn)象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一些影像,讓學生們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通過制造一個火山爆發(fā)時和地震時緊張氣氛,讓學生們能真正對火山和地震有深刻的感受,再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們能夠明白這些地理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再比如說在“水循環(huán)”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水循環(huán)形成的過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成生動形象的動畫,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們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動畫就很容易地明白了水循環(huán)的形成過程,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將大家?guī)У剿h(huán)的這樣一個情境之中,這樣通過真實的氣氛制造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們能夠最好的對這些地理現(xiàn)象進行理解,對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深刻的分析,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更有效地提高了課堂質量。
三、利用多媒體提高讀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種語言,在地理學科的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地理一刻也不能離開地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提高學生們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更要重視地圖在地理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們通過課堂學習提高讀圖的能力,通過不斷的練習,讓地圖成為學生們學習過程中有效的學習工具。但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讀圖能力進行提高,極其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因為地圖是一個比較直觀的東西,所以在講臺上教師沒辦法讓每個學生都看見自己所強調的重點地方,更不可能對每個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但是通過多媒體教師們便可以很好地將這些困難輕松的解決。比如在講《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的周年變化》這節(jié)課程時,如果墨守成規(guī),按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那么肯定會出現(xiàn)教師講解不清楚,學生難以理解的現(xiàn)象。然而,如果將這個知識點利用多媒體制成模擬的動畫效果,將物體的遠近、虛實、快慢都進行合理的設計,引導學生們進行多元化的觀察,不僅會大大地降低教學的難度,還能適當?shù)貛椭鷮W生提高讀圖能力。再比如說《黃赤交角》的課程教學中,每年都會有很多同學在這出現(xiàn)理解困難,而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教師可以輕松地幫助學生度過這個困難,通過多媒體,教師可以更具體地為學生展示黃赤交角,并通過加深顏色或設計閃耀來重點突出表現(xiàn),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地圖中由于線段太多而學生無法進行清晰的觀察的缺點,同時還可以解決學生由于對于二面角知識不了解而理解起來有難度的問題,這種加深顏色和設計閃爍的方式也可以在教學晝夜長短及其變化,和極晝極夜出現(xiàn)的時候使用,比較同一個緯度上晝弧和夜弧的長短變化,得知當?shù)貢円归L短等等。總體而言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多媒體,讓學生們提高自己的讀圖能力。
四、用多媒體進行重難點的突破
地理學科不比其他的學科,對于地理的學習需要很好的綜合思維能力,很多地理現(xiàn)象單靠老師進行講授無法讓學生們深刻的理解,所以,在一些重點難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對學生們進行突破。比如《地球的運動》和《大氣的運動》這些具有動態(tài)特點的知識,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中利用板書、畫圖、模型等方法比較難以讓學生們理解,將這些運動的知識用多媒體來完成,既能讓學生們調動積極性,更有效的將這些知識化難為易。還有像是在二分二至日的學習中,學生們總是會對這個知識點弄混,這個知識點既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學生們進行直觀的展示,用多媒體展示出地球公轉一周的示意圖,然后用多媒體動畫的技能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點進行停頓和閃爍,這樣清晰形象地讓學生們看到每個時期太陽直射點所停留的緯度,在頭腦中自己總結出規(guī)律,這樣難點也變成了易點。
綜上所述,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有著更為豐厚的教學形式與方法,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等信息技術,向學生們更為直觀的展現(xiàn)教學內容,在教學變革中高中地理教師更為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教學工具,經(jīng)驗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認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提升了高中地理教學質量與水平。
參考文獻:
[1] 余根梅,魏國文.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深度融合教學應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22):29-30.
[2] 高應雄.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育革新,2018(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