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霞雯
摘 要:2017版《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信息,增加學習興趣;還能擴大詞匯量,促進聽、說、寫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就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任務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字: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閱讀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
在高速發(fā)展的信息社會,任何一個國家的公民都無法離開外語這一重要工具,掌握一門外語,特別是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英語,已成為新世紀公民必備的素質。2017版《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是對外開放和與各國交往的重要工具,培養(yǎng)閱讀外語的能力已成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英語閱讀是英語交際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今天的學生——新世紀的主人,其實用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閱讀心理準備與調試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偶遇幾個生詞,這是不可避免的,往往在這個時候,學生容易產(chǎn)生一種畏懼心理,認為該篇文章一定很難,難以繼續(xù)讀下去,于是,很多學生就選擇放棄,另擇它篇或終止閱讀,這種現(xiàn)象在平時閱讀練習或考試中都較為普遍地存在著,究其原因是學生在心理上沒有做好面對困難,克服困難,迎著困難上的思想準備,也缺乏信心和勇氣。如果一遇到有生詞的文章就放棄,只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永遠沒有鍛煉的機會,閱讀能力也就永遠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無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學生要能讀懂生詞率不超過3%的材料,這就說明一篇略400字的文章有10左右的生詞都是合乎大綱要求的。因此,學生必須做好正確對待生詞和難懂的短語的準備,樹立信心,有些是不影響理解的生詞則可忽略,有些必須理解的生詞則可運用上下文、同義詞、反義詞、構詞法等去猜測,逐個克服,這樣閱讀的信心也就逐漸增強。
學生在閱讀時也有可能遇到的文章開頭幾句比較容易,于是部分學生認為閱讀簡單文章毫無意義,因而放棄閱讀;另一部分同學則飄飄然,閱讀時粗枝大葉,不求甚解,結果造成閱讀上的失誤。因此,閱讀中也應注意克服驕傲心理,越是自己看似簡單的文章,越應提醒自己要小心謹慎,特別是在考試中遇到這樣的文章,尤其需要靠細心才能取勝。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是在不斷地調試自己的閱讀心理,不斷地參與閱讀實踐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閱讀技巧
1.首先避免盲目閱讀,做好問題閱讀
很多同學把一篇文章從頭讀到尾,其內容也基本上是從頭忘到尾,讀完文章后問其本文寫的什么,頭腦里一片空白,什么也說不出來,究其原因是閱讀時是盲目的,沒有任務的,對閱讀中獲取的信息沒有做有目的有組織的重點記憶,所進行的閱讀是一種消極閱讀。要掌握文章要旨,必須進行積極的任務閱讀。即對于一篇文章不是首先閱讀本文,而是首先閱讀本文后的問題,明確閱讀任務和要求,然后帶著問題閱讀文章,邊讀邊組織相關信息,找到問題的答案所在,并做好標記,必要的時候進行段落分析及歸納,這樣文章讀完后文中的要點清晰,結構明了,重點突出。有些同學先看文章后看問題,結果看到問題又不知答案所在,還得從頭找到尾,這就造成了時間的浪費;或者同學們就憑主觀印象選擇答案,結果又導致答案錯誤,這些都是盲目閱讀的缺點。相反,先看問題后讀選文的任務閱讀不僅能節(jié)省時間,還能做到答案準確,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2.注意關鍵詞閱讀
每個句子都有一個或幾個關鍵詞,決定整句意思。只要抓住關鍵詞,就能理解整句。關鍵詞多為實詞,故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名、動、副、數(shù)、形容詞及短語上,對其它的詞一掠而過。
3.學會猜測生詞詞義
影響閱讀速度和理解的一大難點是生詞。要改變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的習慣,學生可根據(jù)以下兩方面去猜測詞義:
(1)運用構詞法猜測,即派生詞、合成詞、詞性轉化法等,要記住常用的詞根,前綴和后綴。
(2)根據(jù)上下文猜測,即通過前后文的對比找同義詞,反義詞猜測,或從熟悉的語境中,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猜測。
三、常見閱讀題型分析及對策
對近幾年高考閱讀及平時閱讀材料進行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高中階段檢測學生閱讀效果的題型設置包含以下幾種類型:
1.細節(jié)型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意在考查學生對文章細節(jié)的把握,包含回答How、Who、When、Where、Why等問題,正誤判斷,以及時空順序的選擇等。這類題往往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因而相對簡單,但又不可粗心大意,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錯。做這類題最忌諱的是選項未看完就作出選擇,必須認真細致地分析各選項,找出各選項之間的差別,結合題干得出正確答案。
2.歸納型
該類題主要是檢查學生對文章要旨中心的掌握,包含選段意、中心及標題等題型。對于這類題應運用主題句法進行段落閱讀,最好能畫出文章的結構簡圖,使得段意中心一目了然。標題應是中心的體現(xiàn),還要注意標題語言具有簡潔、富有吸引力等特點,在中心的基礎上提煉標題。要學會“棄樹枝,抱樹桿”的方法。也就是說,在四個選項中,往往只有一個選項是概括性的論點(theme),其余選項看似正確,但都是其中某一段涉及的內容或為支持主題的細節(jié),屬“樹枝”范疇,應舍棄。
3.推斷型
此類題含推測故事結尾、作者或主要人物的性格類型、態(tài)度或作者寫作意圖,這些都不是文章直接陳述的,要學會透過文章所給信息,結合實際生活經(jīng)驗,運用邏輯思維進行推斷,還要注意推斷必須以文章為依據(jù),通過作者的用詞揣摩作者的態(tài)度,忌主觀臆造,憑空想象。
4.識圖型
此類題含識別地圖、生產(chǎn)統(tǒng)計圖、某一事物的形狀結構圖等,解此類題的關鍵是找到圖與圖之間的差別,結合文章中的相關文字描述,進行排除和取舍。
5.計算型
高中閱讀涉及到數(shù)字的選擇題,往往直接從文中某一數(shù)據(jù)得到答案的較少,更多的時候是要進行一定的運算。做這類題首先應仔細閱讀題干,明白要求,然后從文中找到各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再運用數(shù)學、物理等知識進行計算,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6.詞意或句意型
詞意型指猜測文中某一詞的含意,有時是未學過的生詞,有時是知道字面意義但不知道深層含義,如前所述,一定注意用構詞法、上下文、同義法、反義法進行猜測。句意型題常常是要求對文中某一難句的深層含意進行理解,也有可能該句中含有成語或固定搭配,從而增加了理解的難度,解此類題主要是運用上下文,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起來,作出正確的判斷。當然,平時注意積累一些英語成語或習慣性表達方式是很有幫助的。
總之,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和氛圍,讓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給學生一個明確的閱讀目標,引導學生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鼓勵學生表達和交流閱讀體驗。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到最高水平。
參考文獻
[1]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楊會.? 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18年11期
[2]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朱俊蓉.? 校園英語2018年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