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妙玲
【摘要】: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可以調(diào)動學生大腦中已有信息,使分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把文章結(jié)構(gòu)、相關詞匯和句式用圖表形式呈現(xiàn),有利于其邏輯思維,使學生形成嚴密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此文中,筆者把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策略,淺析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寫作;教學策略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Mind Mapping)是英國學者Tony Buzan 在1970年代初期所創(chuàng)建一種將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體化的方法。它順應了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以直觀形象的方法讓我們的各種觀點自然地在圖上表達出來,使我們的思維可視化,是一種幫助我們思考和解決問題有效的工具。
二、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一)認識思維導圖,構(gòu)建寫作結(jié)構(gòu)
1、以“PEP人教版六年級下冊Recycle: Mrs Booth and Bill want to go shopping. Help them finish their mind map.”讓學生認識思維導圖的基本組成部分及掌握繪制思維導圖的技巧。
(1)教師讓學生讀題并找出中心主題:shopping
(2)學生討論找出【關鍵詞】:when, where, who, how can we get there, shopping list, how much,學生對各個關鍵詞進行討論。
(3)整合關鍵詞分支的所得信息,繪制思維導圖,呈現(xiàn)文章架構(gòu)。
學生通過觀察書中思維導圖,動手完成思維導圖,激活了學生已有的語言儲存庫,打開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初步構(gòu)建文章結(jié)構(gòu),這樣文章就變得水到渠成。
(二)巧用思維導圖,激活學生的語言儲存庫
(1)教師利用PPT課件呈現(xiàn)Chinese Spring Festival的相關圖片,激活學生頭腦中相關的背景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
(2)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
(3)學生在小組內(nèi)對寫作話題進行討論,并得出上述題目的答案。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相關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逐步豐富思維導圖的分支。
(4)學生觀看有關春節(jié)的微課,形象、直觀地了解春節(jié)。
(5)通過動畫直觀感知春節(jié)后,學生嘗試回答問題:What do people do on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學生獨立思考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繼而在全班進行匯報反饋。教師將學生回答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完成思維導圖中關于春節(jié)活動的細節(jié)分支。
(6)教師通過實物呈現(xiàn)、觀看微課、問題引導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節(jié)日Chinese Spring Festival的背景和意義;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描述在黑板上記錄思維導圖制作步驟的關鍵詞。
(7)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將板書中的內(nèi)容用彩色粉筆連接起來,完成寫作話題Chinese Spring Festival的思維導圖;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思維導圖,在關鍵詞的幫助下嘗試描述龍舟節(jié)。
(8)整合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的信息,對寫作話題節(jié)日Chinese Spring Festival進行文字描述。
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導圖為學生的寫作搭建了支架,將復雜的任務分解成各個小步驟,逐步構(gòu)建文章的架構(gòu),而在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又能將有關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jié),減輕了寫作的壓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
三、啟示與思考
思維導圖能夠在理清思路、組織信息、加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幫助。在教授話題作文寫作時,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教導,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而不是根據(jù)寫作的題目來進行生硬的指導,直接地填鴨式教導,而是讓學生自己對話題進行獨立思考。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來把寫作的思路理清,把各個關鍵詞的分支進行聯(lián)系整合,最后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更有利于學生的獨立思考及思維的發(fā)展。
四、總結(jié)
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使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更為靈活和開放,學習更為高效,學習能力得以不斷提升。思維導圖是一種基于大腦自然的思維方式,因此,它賦予人的思維以最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這樣的特性使教師和學生用思維導圖進行交流展示時會激發(fā)不同觀點的討論。在這樣的互動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與溝通。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學習力訓練》劉艷譯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