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茜
摘 要:由于學生年齡段的不同,認知能力的差異,小學語文的教學特點也具有一定的差異。對于小學教師來說,把握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否則,小學語文的教學則會偏離軌道,事倍功半。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巧
一、低年級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低年級的學生主要包括了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在此階段,學生剛剛脫離幼兒園進入小學,教師需要指引學生們更好的實現(xiàn)幼小過渡,包括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就拼音而言,部分學生在幼兒園接觸過,但卻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或許也有一部分學生接觸了解了拼音知識但存在遺忘,所以教師可以從拼音教學入手,來鞏固他們的語言基礎知識。拼音既是語言基礎,又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在語文的學習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可以適當采用生動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課程的講解,使得學生們在學習中能夠充滿興趣。教師的語言首先要具備親和力,要運用孩子們接受的語言來進行。另外,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較為不集中,所以教師在課堂的有效時間便很寶貴。教師需要充分把握這短暫的時間,利用形象思維記憶實現(xiàn)學生興趣的有效的提高,達到教學目的。除了拼音教學,還包括了生字的教學。由于低年齡段的學生知識儲備不足,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孩子們進行生字的積累。在生字的學習上,教師不能僅僅采取寫、讀、背等簡單的方式,而是要在激發(fā)學生們興趣的基礎進行生字的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利用趣味的方式來進行。比如當進行到《日月水火》一課的學習時,這些漢字均屬于象形字,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圖像的形式進行文字的教學,以期加深學生們對漢字的記憶。在作文的教學上,由于低年級的孩子尚缺乏寫作文的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從造句開始,利用一些關(guān)聯(lián)詞語來造句,從而對句式的變化有所體會。而此階段主要是進行模仿教學,要指引孩子們先從模仿的角度出發(fā),而后對詞語進行造句,并不斷完善和改進,以期提高他們造句的水平。盡管這樣的教學方式看起來較為容易,而實際執(zhí)行起來卻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對一些小學生來說,他們難以造出通順的句子,難免會產(chǎn)生恐懼、抵觸的心理。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當具備耐心,從簡單句式出發(fā),使學生完成語句的積累。
二、中年級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中年級是指小學的三、四年級,對于此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通過低年級的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所以在語文學習上,較為輕松。然而畢竟還處于小學語文學習的階段,在教學時,教師需要循序漸進,而不能加快腳步。對于中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取一定的要求,從而加強課堂的紀律,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舉止,也能夠有效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生字的教學方面,因為有了低年級拼音學習的積累,所以生字的教學尚為容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根據(jù)拼音來實現(xiàn)對生字的拼讀,另外也要引導孩子們查字典,從而實現(xiàn)對生字的學習掌握。而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寫作上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基礎能力。教師指引他們從描寫、日記等的方式來進行,而現(xiàn)今的階段最好的學習方式便是模仿。比如當進行到《比尾巴》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適當指引學生們模仿其他部位的描寫,以期掌握寫作的技巧。
三、高年級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高年級學生是指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對于此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年齡有了增長,已經(jīng)開始向青少年階段過渡。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促使著學生的青少年時期不斷提前,對于高年級的孩子們來說,部分孩子們已經(jīng)具備了青春期的特征。所以,教師在面對這些孩子們時,不能僅僅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來進行語言的教學,還要加之以嶄新的理念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得他們從課堂游戲環(huán)節(jié)脫離出來,更好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去。對于生字的教學來說,盡管我們學習的課文中有很多生字出現(xiàn),但此階段的孩子由于上一階段的積累,已經(jīng)完全能夠做到生字的自學。對于教師來說,要首先指引著學生們進行生字量的積累,教師還要指引他們加強寫字的能力。對于一個生字來說,學生需要做到認讀寫。對于句子的教學來說,此階段的學生不再僅僅是簡單的造句而已,而是還需要在句子原有的基礎上對其美化和加工。這就需要他們在日常的語文學習中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看到優(yōu)美的句子摘抄下來,并將這些句子巧妙地運用到作文中去,形成自己的作文。而部分學生僅僅限于積累的階段,并不會應用。作為教師要加強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和寫作能力,指引他們在作文中應用優(yōu)美的句子,從而實現(xiàn)作文水平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導學法[J]. 陳衛(wèi)洪. ?內(nèi)蒙古教育. 2019(23)
[2]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導入的思考與探究[J]. 李建明.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9(11)
[3]探析如何有效組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 劉志榮. ?課程教育研究. 20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