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彬彬
【摘要】:本文以湘教版八下《臺灣的地理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活動探究為案例,探究地理課堂如何實現(xiàn)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提升,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綜合思維;核心素養(yǎng)
引言:地理綜合思維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理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地理課程標準》也提出了課程的基本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終身發(fā)展有用即“授之于漁”,教與學生學會從地理的視角綜合性分析問題,形成自我思維,為自己所用。地理學科是一門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性質的基礎課程,所涉及的內容具有區(qū)域性、綜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實踐性五個特征【1】,所以綜合思維的養(yǎng)成對學習地理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初中地理課堂中有很多內容非常適合進行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區(qū)域地理部分的內容,每個區(qū)域的自然要素之間、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相互影響,都需要用到很好的綜合思維。本文以湘教版八年級下冊《臺灣省的地理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發(fā)展》為例,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在探究、討論、合作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并實現(xiàn)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突破提升。
設計意圖:
通過情景設計,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課本的圖文資料、分析臺灣地區(qū)各地理要素或者各要素之間共同作用對該地區(qū)的自然景觀、人文生活的影響,從而鍛煉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解決問題的復合能力,并在這種分析的基礎上綜合,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地理情景問題,很好地體現(xiàn)“生活中的地理”,充分鍛煉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學生不僅要完成一份設計衣、食、住、行的傳單,還要進行展示,展示的過程就是要對所提出的的建議進行解釋,這個解釋其實就是學生運用該區(qū)域地理各要素的特點及人文地理內容進行整合分析,從而實現(xiàn)地理思維能力的突破。
現(xiàn)將學生所給出的建議和解釋整理如下:
一、衣:
讀“臺灣省位置與范圍”圖,得知臺灣四面環(huán)海,加上臺灣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因此建議女性友人一定要帶上漂亮的比基尼到海邊感受陽光、沙灘。課文信息“臺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很多組同學討論的結果是建議您攜帶短衣、短褲、背心等輕薄的裝束,部分小組還結合了臺灣夏季的降雨較多,得出了建議攜帶雨衣、雨傘等。除此之外,有的小組還結合了臺灣多山的地形,一些山地的夏季平均氣溫僅十幾度,所以還建議游客攜帶一些薄的長衣長褲,既保暖又可以防止蚊蟲叮咬。(該部分學生自主完成的目標有在地圖上指出臺灣省的位置和范圍、臺灣省氣溫降水量的解讀、臺灣地形的分析等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的分析)
二、食:
1、讀“臺灣省位置與范圍”圖,得知臺灣四面環(huán)海,漁業(yè)發(fā)達,不少小組都給俄羅斯游客安排了精致的海鮮大餐,讓客人能享受到不一樣的熱帶海產(chǎn)。(地理位置、資源分析)
2、讀“臺灣島主要農礦產(chǎn)品分布”圖,得出臺灣盛產(chǎn)菠蘿、香蕉等熱帶亞熱帶水果,不少小組的同學首先推薦俄羅斯游客一定要品嘗這些清爽多汁的熱帶水果,還建議可將鳳梨酥等帶回做伴手禮。從圖中還可看出臺灣盛產(chǎn)茶葉,因此不僅可以來品茶,還可以品味由真正茶葉打造的烏龍波霸等各式臺灣奶茶,一感夏日清涼。(臺灣省氣候解讀、臺灣農業(yè)地圖解讀)
三、?。?/p>
1、海景房。課本信息“高雄市是新興的重工業(yè)基地,也是臺灣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來到臺灣,建議您一定要來到高雄,不僅可以看到臺灣、最大效率最高的港口,還可以住在浪漫的海景房中,感受這個四面環(huán)海的寶島遼闊的海洋景色,相信一定會讓您視眼開闊,涼爽的海風輕拂也定會讓您心情舒暢。(地理位置的運用,人文地理中人口、城市的內容涉及)
2、高山族民宿。課本信息“高山族總人數(shù)40萬,主要分布在臺灣的山區(qū)和東部沿海地區(qū)”,學生提取臺灣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高山族聚居地,建議您一定要到高山族民宿下榻,感受臺灣原住民的風土人情,他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相信一定會讓您感覺賓至如歸。(人文要素中民族內容的運用)
四、行:
1、位置范圍信息提?。赫n文文字信息:“臺灣省的主體是臺灣島,還包括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蘭嶼、綠島等200多個島嶼”,一些小組在行這一點上提取出了“行”的信息,如海島旅游游、潛水等。(地理位置和范圍的鞏固)
2、海洋產(chǎn)業(yè):俄羅斯的游客朋友們,相信大家對白色一定情有獨鐘,因為俄羅斯的地處寒帶,冬季很多地方一定白雪皚皚,大雪紛飛,那么您來到臺灣,我們將會讓您感受另一種獨特的白——鹽白:臺灣布袋鹽場(臺灣自然資源及經(jīng)濟發(fā)展的運用)
3、俄羅斯有一部分地處北極圈以內,不少俄羅斯朋友一定感受過一天24小時都是白晝的景象,您們暑假前來臺灣,北回歸線橫貫其中,請您來感受另一種神奇的白晝景象,每年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一起來感受最大的太陽高度角。(地理環(huán)境的解讀和對比)
4、森林之旅~從課本的信息“臺灣島森林資源豐富,盛產(chǎn)樟、紅檜、扁柏等”,有一個組提取了森林之旅,俄羅斯擁有面積最大的針葉林區(qū),而臺灣地處熱帶、亞熱帶,夏季高溫多雨加上多山的地形,造就了臺灣森林資源豐富的景觀,建議您來感受不一樣的闊葉林景觀。(臺灣氣候和資源的解讀運用)
5、環(huán)島之旅。介紹臺灣城市分布及交通分布呈靠海、環(huán)島的特點,設計環(huán)島旅行。(臺灣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特色的分析運用)
6、介紹課本及學生所知道的臺灣的旅游景點,如“臺灣日月潭”、“臺北故宮”、“臺北101大樓”等內容。
小結:在學生展示過程當中,收獲了很多驚喜的建議、結論和細節(jié),可以感受到學生綜合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思維的發(fā)散性,各要素之間的綜合性都有了很好的分析、提取、運用,部分小組在傳單標題赫然寫著“中國臺灣”四個大字等方式表達愛國情懷,“臺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這一情感目標得到很好地表達和詮釋。
結束語:初中地理教學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感受地理思維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圍繞此展開活動探究,將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滲透,引導學生提取、分析、加工信息,并用于解決生活情境,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成就感,一直都是地理教學追求的目標?!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地理綜合思維正是全面系統(tǒng)、動態(tài)認識、辯證處理生活真實情境的思維品質和能力【2】。學習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引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綜合思維,不僅能很好地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生活性,感受“生活中的地理”,將理論知識落地化,思維才會更深刻。當然,一節(jié)地理課堂不是僅僅只為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還應關注包括人地協(xié)調、區(qū)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在內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四大核心素養(yǎng)是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3】。教師應把握好綜合思維的定義,將該種思維模式融入人地協(xié)調觀、區(qū)域認知能力以及地理實踐力三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中,進而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4】。
【參考文獻】:
【1】、【2】趙雪峰. 例談初中地理課堂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華少年,2019(13):187.
【3】 繆雪梅.例談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培養(yǎng)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9(07):78-80.
【4】李麗陽. 關注地理核心素養(yǎng) 提高地理綜合思維[J]. 中學課程資源,2019(0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