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要]目的:探索降低剖宮產率中產科護理新模式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產婦(全部符合自然分娩條件),將其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產婦接受產前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產婦接受產科新式護理,進行對照組和觀察組產婦引導分娩率、總產程時間的比較。結果:觀察組較對照組陰道分娩率更高,P<0.05;觀察組較對照組總產程時間更短,P<0.05。結論:在降低剖宮產率方面產科護理新模式療效顯著,能夠有效降低總產程時間、提高產婦陰道分娩率,使產婦分娩質量獲得提升。
關鍵詞:新模式;產科護理;剖宮產率
作為非自然分娩過程,剖宮產不僅會出現(xiàn)手術和麻醉并發(fā)癥,還會影響嬰兒行為和智力。當前很多孕婦還沒有形成對剖宮產的正確認識,加之恐懼自然分娩心理的作用,一些可進行自然分娩產婦最終選擇剖宮產。為減少不必要剖宮產,應當強化產科護理新模式的實施。我院近期開展了產科護理新模式的應用研究,并收獲了顯著成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產婦,全部產婦均無系統(tǒng)疾病病史、智力正常、符合自然分娩指征,將她們隨機平均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100例產婦:年齡范圍22~39歲,平均年齡為(27.4±3.2)歲;孕期37~40周,平均為(38.9±0.8)周;52例產婦大專及以上學歷,48例產婦中學及以下學歷。對照組100例產婦:產婦年齡范圍19~36歲,平均年齡(28.1±3.6)歲;孕期30~41周,平均(38.6±0.6)周;56例產婦大專及以上學歷,44例產婦中學及以下學歷。觀察組和對照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針對對照組產婦開展常規(guī)護理,針對觀察組產婦開展新式護理。新式護理:①產前宣教:對孕婦和家屬的分娩疑慮和問題進行了解,將陰道分娩優(yōu)勢、診療和護理、產房和產科病房環(huán)境介紹給他們,使產婦了解和掌握引導分娩屬自然分娩,只要符合自然分娩指征就可以選擇這種分娩方式,有效緩解孕婦和心理負擔和恐懼情緒。②人文護理:優(yōu)化孕婦生活環(huán)境,引導她們進行合理膳食,為她們提供相應的分娩課程培訓。③產程護理:保證產房的安靜和清潔,將溫度控制在22~24攝氏度之間,將濕度控制在60%左右。引導和幫助宮縮間歇期孕婦進行適當活動,并為其提供水和食物,使其體力能夠滿足要求。醫(yī)師在產婦疼痛明顯時應引導其深呼吸和合理用力,是其能夠放松精神,并保證屏氣和腹壓使用的正確性。④家庭式護理:可組織一名產婦家屬陪產,在生產過程中鼓勵和安慰產婦。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PS18.0軟件,采用百分比表示技術資料,采用χ2校驗數(shù)據(jù)P<0.05時,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和對照組陰道分娩率對比 觀察組100例產婦,有76例選擇陰道分娩,24例選擇剖宮產,陰道分娩率為76%;對照組100例產婦,55例選擇陰道分娩,45例選擇剖宮產,陰道分娩率為55%。
2.2觀察組和對照組總產程實踐對比 觀察組100例產婦,52例總產程時間介于6~12小時,48例總產程時間介于12~24小時之間,超過12小時比例為48%。對照組100例產婦,38例總產程時間介于6~12小時,62例總產程時間介于12~24小時,超過12小時比例為62%。
3討論
據(jù)權威部門統(tǒng)計,近年來剖宮產比例不斷上升,這與產婦對自然分娩恐懼心理息息相關,加之媒介和周圍人群的夸大傳播,使產婦的分娩方式選擇受到嚴重影響。剖宮產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母嬰健康產生危害,接受剖宮產孕婦需進行麻醉,但在麻醉過程中很可能出現(xiàn)麻醉意外,或損害產婦腹部其他器官。在手術過程中產婦還可能出現(xiàn)細血管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合并癥,而產婦身體和子宮需要較長時間恢復,術后產婦很可能出現(xiàn)產后流血、切口愈合不良等情況。剖宮產出生嬰兒未接觸產道細菌、接受產道擠壓,直接接觸外界環(huán)境后新生兒免疫力更易感染疾病。
針對產婦開展新模式護理能夠降低剖宮產率,產科新模式護理的護理措施覆蓋生產前、中、后。一方面,通過產前分娩知識和健康知識宣講,能夠讓產婦和家屬更加深入了解剖宮產和自然分娩兩種生產方式的優(yōu)劣勢,進而實現(xiàn)分娩方式的合理選擇。為產婦創(chuàng)造舒適待產環(huán)境,能夠讓產婦放松身心,緩解臨產的緊張、焦慮心理。另一方面,生產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正確指導產婦分娩相關事項,家屬為產婦提供心理和生理產生支持,都有利于產婦分娩效率的提升,使產婦分娩痛苦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本研究接受產科新模式護理的觀察組100例產婦中,有76例選擇自然分娩、24例選擇剖宮產,自然分娩率為76%;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100例產婦中,有55例選擇自然分娩、45例選擇剖宮產,自然分娩率為5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自然分娩率,P<0.05??梢娫诮档推蕦m產率方面產科新模式護理具有顯著成效,減少損害產婦身體健康。同時觀察組總產程時間介于6~12小時的產婦有52%,介于12~24小時產于有48%;對照組總產程時間介于6~12小時的產婦有38%、介于12~24小時有62%。觀察組總產程時間大于12小時比例遠小于對照組,P<0.05??梢婇_展產科新模式護理能夠提升生產效率,促進產婦快速生產,讓產婦遭受更少痛苦,臨床推廣價值較大。
參考文獻:
[1]陳紅青. 孕產期保健中采取綜合措施降低剖宮產率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醫(yī)學工程,2015,02:76+78.
[2]劉寧. 產科護理中產科護理新模式的應用效果以及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14:193-194.
[3]許小平. 護理新模式在產科的運用對降低產婦剖宮產率的效果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12:73-74.
[4]楊瑞蓉. 循證護理與單純全程陪產護理模式在產科分娩中的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08:66-68.
[5]祁春穎. 淺談在產科護理中使用新護理模式對降低剖宮產率的意義[J]. 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