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米熱?阿哈提
摘要:18-19 世紀這一時期屬于哈薩克汗國興衰時期,哈薩克汗國與清代關(guān)系密切,頻繁書信來往,因此這期間誕生過大量文書, 而這些書信所使用的的文字是當時新疆以及中亞地區(qū)所共同使用的察合臺文,縱觀這些書信不管從語言學角度,還是從歷史文獻學角度 來看,都頗有研究價值,而在本文中筆者通過對整篇書信內(nèi)容轉(zhuǎn)寫釋讀,并從語言學角度對這篇書信語言中的“格”范疇進行簡要闡述。
【關(guān)鍵字】文書研究;格范疇;察合臺語;哈薩克汗國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728105
察合臺語是 14-20 世紀被哈薩克族以及中亞地區(qū)操突厥語各
民族所使用過的古代語言,而 18-19 世紀屬于哈薩克汗國時期, 此時期所使用的書面語也稱之為察合臺語,研究這些文書語言不
僅可以觀察語言發(fā)展的內(nèi)部規(guī)律,同時為現(xiàn)代語言提供參照,此 篇文書語言中的格范疇有主格、屬格、賓格、位格、與格、從格 六種,其意義為表示名詞及起名詞作用的靜詞(代詞、數(shù)詞、形
容詞、動名詞、形動詞等)與其他詞的各種語法關(guān)系。 文書轉(zhuǎn)寫
zgsin qaytarpd, birisi hanūz
szldürüp mallmallarn alusunlar. tinemin
Abulay zamandn kii tutan üün
語言分析 主格:這篇文書中主格的附加成分為零形式,與名詞的詞干
相同,主格名詞在句中主要作主語、謂語、賓語和定語。 屬格:屬格表示人或事物的領(lǐng)屬關(guān)系。在文書語言中屬格的
附加成分有-n和-。例如:
Whm otuz zün alupd.
又將三十匹馬拐走了。 賓格:賓格表示行為、動作的直接對象。在文書語言中,賓
格附加成分有 -n/-ni, -n/-in, -n,-ün。例如:
ol mazkur Qzlyar Qalasnda toqtatup turayszlar.
請您將上述提過的這位名叫阿布都洛哈不的毛拉滯留在那
兒。
WyenmeniTemirqoaja degn tutupsz. 您們還抓了我的一位名叫帖木兒霍加的客人。
Hr kim bir-biridin alsun.
無論誰都盡快去得到自己該得到的東西。 與格:與格表示行為、動作的方向、時間和目的等。文書語
言中的與格附加成分有 -a/-g, -ke/-ge, -a/-。例如:
Sizge Qzl Qalasnda bolunkpden kp sālamlar…
向紅堡的統(tǒng)治者中尉先生問好…
anbiz yürgn bir mus ā fr dep mal-tabar dalalq qlaturan.
我們認為他是個流落他鄉(xiāng)的可憐人,便把他送去了可做生意
的地方。
whm ol mazkur mallarnmal Abdulohap birlszldürüp mallmallarn alusunlar.
也請這些物主盡快與阿布都洛哈不協(xié)商并取回自己的東西。 ol ajap qlamn.
對此我深感疑惑。
mar amatldurusluq üün ā lmdn klgünzmt qlaturan erdim.
為了忠誠,我對國王做事可以說是鞠躬盡瘁。
位格:位格表示行為動作所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等意義。文書 語言的位格附加成分有 -da/-d。例如:
mollae ?Abdulohap ?degn ?Tatar ?ziizgma lum mal-tabar[tawar] üün kelüp kirt oqutup.
以為來自塔塔爾的名叫阿布都洛哈不的毛拉為了坐待小生 意來到了這里,也開始收徒教書了。
zim yoqda onday ilr qlp istüpti. 我不在家的時候發(fā)生了這等事。 從格:文書語言中的從格附加成分有 -dn/-din/-dn。例如:
Wyenoqup yürgn ütrt kirt birgbaran ekn.
他徒弟中的三四個人也跟著他一起去了。
Atam Abulay kii tutan üün yolanyp tentkini tyan ermspin.
從我祖爺爺阿布賚時代開始我們就沒有因為抓了人就制止
的行為。
innüiz bu i+dn olum Abbas tazadur. 請您相信我的兒子阿巴斯關(guān)于這件事是清白的。 結(jié)語
筆者通過對 18-19 世紀的文書語言所反映出的書寫結(jié)構(gòu)、詞 匯和語法特點進行分析,并將這些特點同古典察合臺語和現(xiàn)代哈
薩克語進行比較后認為,文書語言在諸多方面,既表現(xiàn)出古典察
合臺語的特點又表現(xiàn)出向現(xiàn)代哈薩克語過渡的趨勢,研究此時期 文書語言內(nèi)部發(fā)展規(guī)律不僅可以了解當時人們所使用的的語言
特點,同時能夠為現(xiàn)代語言的研究提供參照。
參考文獻
[1] 耿世民.古代突厥語語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10.
[2] 杜山那里.哈薩克書面(文書)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 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