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曉燕
設計思路
餅干是孩子們最常見到的、最喜歡的小點心。在幼兒園喝豆?jié){時會吃餅干,帶到幼兒園與大家分享最多的零食是餅干,家中常備的零食也是餅干,孩子們每天接觸最多的點心可能就是餅干了。
繪本《搬餅干嘍》的情節(jié)非常簡單,講述了一個小螞蟻發(fā)現(xiàn)了一塊餅干,然后叫同伴來搬餅干的故事。整個故事語言淺顯精煉,一句話往往就是三四個字。“嗨喲嗨喲”“啊嗚啊嗚”等象聲詞也運用得巧妙,就像是一個小寶寶在用自己的語言給同伴講故事,非常適合小班幼兒閱讀。
畫面看似簡單,卻蘊含語言(詞語的運用)、社會(友愛互助)、數(shù)學(大小對比)、科學(螞蟻的生活習性、交流方式)等多元的教育價值。
因此我們以此故事為載體,通過吃吃——讀讀——做做——玩玩等一系列活動,讓小班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同伴之間友愛、分享、互助的情感,獲得大小對比的認知經(jīng)驗。
活動一:
語言活動《搬餅干嘍》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故事中“嗨喲嗨喲”“啊嗚啊嗚”等象聲詞的詼諧幽默。
2.了解螞蟻通過觸角交流和傳遞信息。
3.體驗故事中小螞蟻團結(jié)互助、共同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繪本《搬餅干嘍》故事PPT,背景音樂《安妮的仙境》(班得瑞)。
2.繪本《搬餅干嘍》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 出示餅干,引出“搬”的概念
1.出示餅干,引發(fā)幼兒思考。
師:這是什么?如果你想把它拿走可以怎么拿?
師:猜一猜小螞蟻會怎么拿呢?(引出搬的概念)
2.引發(fā)幼兒對“搬”的探討。
師:小螞蟻為什么要搬餅干?(讓幼兒理解相對的概念,餅干和螞蟻大小的對比。)
總結(jié):“搬”是指要移動比較笨重或較大的東西。餅干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小的東西,輕輕一拿就可以了;可是對于小螞蟻來說就是很大的東西,就要搬回家了。
3.遷移生活經(jīng)驗。
師:小朋友平時會搬什么東西?
師:你看到大人會經(jīng)常搬什么東西?
4.觀看PPT第1頁,引出故事。
師:圖上有什么?你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螞蟻在說什么?
師:小螞蟻和餅干比起來,有多???它能搬動嗎?它怎么搬?(叫好朋友一起來搬)
師:它要是不認識回來的路怎么辦?
師:圖上白色的三角形是什么?(觀察小螞蟻做的記號)
師小結(jié):原來螞蟻發(fā)現(xiàn)食物后,為了告訴同伴食物的位置,便一路留下記號直至巢中,它的腹部尖端會分泌出一種有氣味的物質(zhì)粘在地上,這樣就可以根據(jù)氣味找到食物所在位置了。
二、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故事情節(jié)
1.通過找伙伴的情節(jié),了解螞蟻的交流方式。(播放故事PPT第2頁)
師:小螞蟻怎么通知小伙伴的?它們不會講話怎么辦?
引導幼兒觀察兩只小螞蟻的觸角,了解螞蟻是用觸角傳遞消息的。
師:這兩只小螞蟻的觸角是怎樣的?它們?yōu)槭裁匆延|角碰在一起?
師小結(jié):原來螞蟻是通過觸角傳遞消息的。
2.了解螞蟻通知小伙伴的方法。(播放故事PPT第3頁)
師:只有一個小伙伴幫忙能不能把餅干搬回去?
師:那要許多小螞蟻來搬餅干怎么辦?如果你想通知很多小朋友幫忙,你有什么辦法?
師:小螞蟻是怎么讓其他小伙伴都知道有好吃的?
師小結(jié):螞蟻找到食物不能獨自搬運回去時,就會很快返回蟻巢,告訴同伴,得到消息的同伴也用觸角通知其他小伙伴,這樣一個傳一個,大家就都知道了,然后沿著做好標記的路線去搬運食物。
3.欣賞小螞蟻齊心合力搬運餅干的情節(jié)。(播放故事PPT第4~5頁)
師:小螞蟻們是怎么把餅干搬回去的?
師:搬回去途中遇到了什么?大山、小河、森林都是什么?為什么說花上的水滴是小河?(讓幼兒理解螞蟻的渺?。?/p>
4. 感受故事中“嗨喲嗨喲”象聲詞的詼諧幽默。
師:小螞蟻是怎么搬的?學說“嗨喲嗨喲”。
5.體驗小螞蟻搬回去享受大餐的快樂。(播放故事PPT第6頁)
師:小螞蟻把餅干放在哪里了?它們都在做什么?它們怎么吃餅干的?(“啊嗚啊嗚”)你覺得它們吃餅干時心情怎么樣?
三、完整閱讀,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1.說一說故事的名字。
師:你喜歡小螞蟻嗎?那請你們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吧?
2.講述故事。
結(jié)合背景音樂,教師以小朋友的口吻完整講述。
四、分享交流,感受小伙伴團結(jié)互助的快樂
師:你覺得故事中的小螞蟻搬餅干時,它們心情怎樣?快樂嗎?為什么會感到快樂?
師:一只小螞蟻能不能搬動餅干,需要怎樣才能完成?
師小結(jié):今天小螞蟻發(fā)現(xiàn)了餅干,最后和它的好朋友一起把餅干搬回了家。大家一起吃餅干,真快樂呀。
活動二:
戶外科學探索活動《螞蟻排排隊》
活動目標
1.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尋找螞蟻小實驗活動。
2.初步學習觀察的方法。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已閱讀過故事《搬餅干嘍》,知道螞蟻觸角的作用和螞蟻尋找食物的方法。
物質(zhì)準備:
1.糖果、蜜餞、餅干等食物。
2.人手一張紙和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尋找螞蟻
1.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螞蟻。
師:今天我們到草地上去找螞蟻,找到了告訴老師。
2.討論找到很多螞蟻的方法。
師:剛剛你找到螞蟻了嗎?如果想找到很多螞蟻,有什么好辦法?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螞蟻喜歡吃什么?怎樣才能把螞蟻引過來?
3.投放食物。
帶領幼兒到螞蟻常常出現(xiàn)的地方,把準備的食物放在附近,記住自己投放食物的位置。
二、觀察螞蟻
1.觀察螞蟻搬食物。(投放食物1~2小時后觀察)
觀察螞蟻找到同伴后是用什么方式搬運食物的,然后記錄在紙上。
討論:食物還在原來的地方嗎?螞蟻是怎么搬運的?
2.螞蟻來排隊。
小朋友在紙上畫出簡單的圖形,在圖形輪廓上擺上碎餅干、糖果、蜜餞等甜的食物,到戶外把這張紙放在螞蟻常常經(jīng)過的地方,過一會兒看看螞蟻會做什么,它們是否會繞著食物排出圖形。
三、分享交流
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
活動延伸
1.將螞蟻放在玻璃器皿里,放置在科學區(qū)繼續(xù)觀察,投放不同的食物讓幼兒觀察螞蟻喜歡吃的食物和不喜歡吃的食物,并進行記錄。
2.將自己今天的觀察講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三:
體育活動《小螞蟻搬餅干》
活動目標
1.學習雙手雙膝著地爬的動作。
2.能夠聽口令靈活、協(xié)調(diào)地進行爬行。
3.感受和同伴一起爬行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鋪滿墊子的正方形場地一塊。
2.游戲障礙物(小積木、泡沫板做成的小水塘、小樹林);用塑料棒拼接好的直線、曲線等線條標記;餅干(大小不一的泡沫墊若干)。
3.活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模仿小螞蟻進場。
師:我們今天都是小螞蟻,小螞蟻跟著媽媽出去玩吧。
2.聽音樂做螞蟻律動操,活動全身(自編)。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螞蟻跟著媽媽跳跳舞吧。
二、中間部分
1.學習雙手雙膝著地爬的動作。
(1)自由探索手膝著地爬。
師:昨天我們聽了小螞蟻搬餅干的故事,我們小螞蟻找個地方爬一爬,玩一玩吧。
(2)學習雙手雙膝著地爬的動作要領。
師:剛剛小朋友是怎么爬的?誰來試一試?請一名小朋友示范。
(3)教師示范手膝著地爬的動作要領。
師:小朋友在爬的時候手和膝蓋都要著地,眼睛向前看,往前爬。
(4)小螞蟻再次自由練習爬行。
師:小螞蟻找個空地再爬一爬吧。
2.游戲:餅干在哪里?
鞏固練習,練習向不同方向爬。
師:小螞蟻的觸角可靈敏呢,哪里有好吃的都能聞得到。
教師拿一塊餅干,站在場地不同方向說:“餅干在那里,我們趕緊爬過去吃吧?!币龑в變合虿煌较蚺馈?/p>
3.游戲:搬餅干。
(1)自由搬餅干。
師:小螞蟻們看對面有許多餅干,我們小螞蟻從這里爬過去,每人搬一塊餅干到家里,搬完一塊,再爬過去搬一塊回來。
(2)按標記線路搬餅干(在墊子上放置不同標記線條——直線、曲線等),小螞蟻自由選擇路線按線條標記爬行搬餅干。
(3)設置障礙再次游戲。
師:這次我們小螞蟻要去山的那邊搬餅干了,我們要爬過小山,繞過小河和小樹林才能把餅干搬回來。
(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小螞蟻覺得累了,可以在家中吃點餅干休息一下繼續(xù)搬。)
(4)大家一起吃餅干。
將搬來的餅干放在餐桌上,小螞蟻們一起吃餅干。
三、放松活動
聽音樂,老師和小朋友圍坐在墊子上做抖抖手、抖抖腳等放松動作。
活動延伸
晨間活動時可提供區(qū)域,設置路線讓幼兒進行游戲,鞏固手膝著地爬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