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太君
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對于不同學科教學任務和教學工作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小學語文作為新課標改革的重點學科之一,作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創(chuàng)新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因此加強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刻不容緩。受限于傳統教學模式,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在創(chuàng)新方面還存在著困難和問題:寫作手法單一,情感表達生硬;作文模式固化,脫離生活。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轉變教學思路,選擇合適的作文命題,讓學生更好表現情感,更“接地氣”,借助多媒體開展作文教學,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和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能。這樣的教學創(chuàng)新,讓學生寫作能力有了質的提高,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存在的問題
1.表達生硬,寫作手法單一,缺乏真情實感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還小,處于發(fā)育成長階段,閱歷不夠豐富,心理也不夠成熟,因此對思想感情的認識和表達還不夠成熟,在寫作方面容易出現表達生硬,手法單一,缺少真情,甚至有表達不真實的現象。
例如,很多學生描寫某人時,多從外貌特征展開描述,而忽略了其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描寫手法單一,對于人物的情感刻畫也不夠充分,因此無法更好更完整地表現鮮明的人物形象,也就很難做到真情實感的流露。長期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高,語文成績也會受到影響。
2.作文套用模式,教師沒有合理引導示范,脫離現實生活
漢語言文字蘊含著巨大的魅力,作文作為語言工具,對于同樣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和不同的文體上也有不同的運用。因此作文教學不能局限于某一模式,這樣會失去文字的魅力,也會讓學生寫出的作文脫離現實生活,不“接地氣”,導致作文千篇一律,認識淺薄。在傳統小學作文教學中,許多語文教師還在運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一味給學生灌輸知識,沒有真正做到示范引導,而忽略了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從而讓學生只能簡單地理解寫作手法和格式,而不知如何運用這些知識,讓這些詞匯和手法“活”起來。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措施
1.合理選擇作文命題,貼近生活,體現真情實感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也趨向開放,教師應結合生活實際,做到寓教于樂。作文教學不僅是課堂的教學,教師更應該把教學延伸到課下,讓學生養(yǎng)成留意生活事物,觀察生活有趣現象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多多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作文,并引導學生分析優(yōu)秀作文的寫作方法,結合課堂內容做示范,引導學生寫出一篇篇合格的作文。
例如,教師可以在一些節(jié)日上,布置相關的作文題目,如父親節(jié)、兒童節(jié)等,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擬題,更有利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又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參與一些文體活動,在活動中感悟整個過程的心理變化以及賽后的想法,并在一些大型的運動會、演講比賽后,讓學生寫相關的體會,這樣的作文也更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小學語文作文多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發(fā)現,把有趣的素材運用到作文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更能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2.借助多媒體教學,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課外閱讀習慣
從現階段學生的寫作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的水平較低,對寫作提不起興趣,甚至存在恐懼,不知如何下筆,這造成了學生的寫作水平無法有效提高。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幫助學生解決這個“疑難雜癥”,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從視覺和聽覺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作文素材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教師也應意識到,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篇好的作文一定離不開平時的素材積累。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推薦更多課外閱讀作品,同時可以通過投影展示一些優(yōu)秀作品的片段,分析其中的寫作手法和點睛之筆,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積累素材。例如,在一篇關于植物作文寫作教學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欣賞一些優(yōu)秀的與植物相關的作品,并讓學生摘抄其中的美詞佳句,然后再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該植物的生長習性,生長環(huán)境特點,讓學生對該類植物的外觀和習性有一定的了解后,結合作文題目寫作。這樣的作文教學解決了學生寫作的困惑,讓學生提寫作有了整體思路,并給予了相應的素材,同時活躍了課堂氛圍,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也相應地有所提高。
總之,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并且要因材施教,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突破傳統教學局限,結合教學實際,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寫作潛能,調動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下筆如有神”,不斷提升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