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更加了解美術的奧秘。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播放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各種視頻、圖片等來輔助課堂教學,并不斷地感染學生、啟發(fā)學生,從而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感知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小學美術;信息化教學;情境;審美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jīng)深入到了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將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教學相結合,利用生動鮮明的視頻、圖片、音樂等手段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不足,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感官刺激,從而促使學生更為積極地學習和探究美術知識。同時,利用信息技術還能為美術教學提供更為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料,從而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正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地借助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提供更為生動形象、豐富多樣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促使小學美術的教學效果得以不斷提高。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多彩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很差,天性活潑好動的他們經(jīng)常是上課鈴聲已經(jīng)響起,但是思緒依舊飄蕩在課間的嬉笑打鬧中難以回神兒。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課堂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借助生動形象、色彩鮮明的音樂、視頻、圖片等手段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其中,從而激發(fā)出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走進大自然》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我就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多彩的教學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出示教學課件:大自然中的各種植物,美麗的四季變換,以及用礦石、木頭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工藝品。學生被五彩繽紛的大自然美景以及美輪美奐的工藝品所吸引,直觀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不同側面的美。這時,我出示用廢舊物品制作的貼畫、玩具等物品,促使學生感受到了美術的巨大魅力,并對美術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引導美術欣賞,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小學美術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平臺,因此,美術欣賞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內(nèi)容。在傳統(tǒng)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掛圖、照片、模型等來引導學生進行欣賞,這樣的欣賞課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如今,小學美術教師卻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資源豐富這一優(yōu)勢,通過網(wǎng)絡搜集許多優(yōu)美的美術作品來供學生欣賞,將聲、光、動、靜相結合,給學生造成視覺、聽覺等多重感覺刺激,從而促使學生更加樂于接受,也更能夠欣賞到美術作品中蘊藏的美,進而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例如,在學習《土與火的藝術》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我就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來引導學生進行美術欣賞,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節(jié)課是學生剛剛接觸文化性比較強的美術知識,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彩陶的藝術魅力,提高學生對彩陶的藝術鑒賞能力,課下,我就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了大量的彩陶作品帶到課堂上讓學生欣賞,并將彩陶的歷史、制作方法和藝術特色等知識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地講解給學生聽,從而促使學生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術化抽象為具體,提升學生藝術感知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其思維大多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美術中許多抽象的知識難以理解,單靠教師的口頭描述又很難表達清楚。這時,小學美術教師就可以利用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信息技術來化抽象為具體,引導學生更好地感知美術中蘊藏的美感和深意,從而促使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學習《畫聲音》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我就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來將抽象的美術概念用具體形象的圖片、音樂、視頻等展現(xiàn)出來,以促使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得到提升。上課伊始,我激情導入:“我們今天要學習“畫聲音”。有的人可能會問:“聲音可以畫出來嗎?”其實是可以的。聽覺藝術與視覺藝術是相通的,著名的繪畫大師康定斯基就將聽到的聲音畫了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作品?!蔽依枚嗝襟w視頻給學生展示了畫的內(nèi)容。接著,我利用課件給學生播放了許許多多不同的聲音,有風聲、雨聲、雷聲,還有各種動物的叫聲,并讓學生邊聽邊將聽到的聲音畫出來。我還讓學生來提供聲音,我利用多媒體的繪畫功能將其畫下來。如此一來,學生就掌握了利用繪畫來描繪聲音的技巧,并促使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得到了增強。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科技發(fā)展和時代進步的必然趨勢。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緊跟新時代的步伐,積極地學習和提升自身的多媒體制作技術,將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相融合,從而促使小學美術信息化教學的效果得到顯著提升,使得小學生越來越喜歡上美術課,并從中獲得豐富的美術知識,同時審美能力和藝術感知能力都能夠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江天.淺談多媒體美術教學之優(yōu)勢[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2]彭永忠.計算機多媒體給美術課堂教學帶來變革[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0(3).
作者簡介:張金陽,1991.6,女,江蘇淮安,淮安市浦東實驗小學,無職稱,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