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園園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文化水平在整體上的提升,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不同方面教育的重視程度,都得到了提升。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于知識性的內容進行掌握,同時也需要通過豐富的課本知識、閱讀拓展中的知識,對于德育教育的滲透進行關注?;诖耍疚姆謩e從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不同方面,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的策略展開研究,旨在通過研究推動教學的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德育教學滲透策略
引言:小學語文的教學,不僅需要對于學生的語言文字知識進行指導,也需要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提升過程中,逐漸的樹立相關的正確觀念,德育教育的進行,正是觀念樹立的過程。因此,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于教材的內容、課堂的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的思想需求等不同的方面展開研究。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思想的滲透,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社會意識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產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學科情感,教師需要對此進行重視。
一、教師對于德育滲透展開教學研究
1、對于閱讀教材內容與德育教育的結合進行研究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開展對于教材內容的研究,研究的模式需要建立在整體性的應用教材的內容進行德育教育的基礎上,按照德育的要點,對于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分類。需要關注的是,在德育的教學中,教師的引導需要與教材的內容相貼合,避免應用生硬的內容,使得學生對于課本中的內容,以及德育的內容難以理解。在不同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閱讀中具體的內容,進行的德育教育的滲透。
德育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念以及意識,因此需要關注在教學中德育教學的滲透程度,避免在課堂中對于德育的教學內容關注多度,對于語文教學的關注程度不足。此外,教師在自我的日常行為中需要對于德育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結合道德的標準對于自我的言行進行規(guī)范。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向師性,教師行為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模仿,強化德育的效果。
2、對于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研究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成長中,對于德育內容的學習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于學生的水平進行關注,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德育教學的引導。這一階段的研究中,教師需要對于教育心理學的相關內容進行關注,結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將教學中不同的內容采取合適的手段進行滲透。在教學的過程中,個別學生的需求以及整體的學生需求是不同的,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的對于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在這一階段中,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對于教學中模式的應用展開調整[1]。
二、引導學生進行在閱讀學習中接受德育教育
1、引導學生加深對于學習內容的體會
在教師的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加強對于學習內容的認知以及體會,認知體會的加強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思考,將自身行為與德育的內容進行結合。在學習內容的深化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的方式,深化對于閱讀內容的思考。同時,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就教學內容與德育滲透的部分展開探討,這一階段中需要應用特殊的教學模式。
2、應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展開對于德育內容的學習思考
例如,教師可以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引導學生在小組間結合自我的生活經驗,對于德育內容與閱讀內容進行探討。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各種觀念尚且未能夠得到明確樹立,因此對于一些具體的道德內容,學生在自我的認知上以及理解上存在著疑惑,教師需要對此進行及時的正確引導[2]。
此外,由于學生的對于德育內容的認知程度不同,教師需要對于學生中認知能力較高者進行重視,應用其思想思維的內容進行德育教學。這是由于教師雖然具有專業(yè)的教學能力,對于學生的思想的了解程度,與其同齡人相比較差,因此教師需要對于同齡人的作用進行關注,其思想的內容較為接近,表達的方式較為類似,有利于學生對于德育內容的學習與理解。
3、引導學生應用課外閱讀的方式,擴大德育教學的范圍
應用課外閱讀的方式,也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認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讀物,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例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海明威《老人與海》,引導學生建立堅韌不拔不輕言放棄的道德意志品質。此外,教師也可以將相關的南宋愛國詩詞進行整合,引導學生進行詩詞的群文閱讀,其中辛棄疾、岳飛、陸游等人的作品,對于學生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都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同時,在詩歌的學習中,由于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內容豐富,也能夠引導學生加深體會[3]。教師應幫助學生科學選擇課外閱讀書籍。例如,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性別、家庭情況、閱讀水平、興趣等,推薦不同類別的書目,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閱讀。還要教授學生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尤其是評論和鑒賞的要領,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悟德育內容,培養(yǎng)自我的道德情操。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還要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的德育作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學生在獲得寶貴知識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寓德育于閱讀學習中,在閱讀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參考文獻:
[1]唐現蓮.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J]. 中國校外教育,2018(14):136.
[2]豐麗萍.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探析[J]. 現代教育,2018(09):57-58.
[3]鄒曉玲.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