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蓮
摘要:伴隨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閱讀教學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汲取知識、具有語言運用能力及提高文學審美的重要途徑?;诖耍疚恼归_對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探究。
關鍵詞:小寫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
一、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小學是學生體系性進行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在語文學習中,通過聽、說、讀、寫學習,將促進學生認知、表達及溝通能力的不斷發(fā)展。其中,閱讀既是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發(fā)展過程,也是其與文本展開獨立對話的過程。立足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則有助于在形成學生語言表達、審美、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過程中,發(fā)展其自我理解和判斷力,進而通過不斷延伸閱讀深度,建立更為立體的語文知識體系。
二、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2.1 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導自主閱讀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持續(xù)性欠佳的特點。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多元化教學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1]。教師可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和認知特點,采用多種方式豐富語文閱讀教學,可運用多媒體在網上尋找及搜索與閱讀相關的材料,如背景音樂、圖片及動畫等,以直觀性的具體事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及探究;還可采用小組合作、問題導入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趙州橋”的閱讀學習中,可先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教學“駝背公公,力大無窮,愛馱什么,車水馬龍”。讓大家說說自己見過的橋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然后引出趙州橋課文。用多媒體為學生先播放關于世界各地的橋梁建筑都是怎樣的,以多樣化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圖文并茂、聲像并舉中,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使其能夠開展自主閱讀,并總結出古人用智慧建設的趙州橋有哪些特點。
2.2 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性閱讀,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朗讀既是最為基本的教學方式也是積累語言的主要途徑[2]。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以朗讀的形式開展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文章所描寫的情景,人物的語言進行充分體會,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得到知識面的擴展,從而進行修辭、描寫方法、語言及詞匯等累積。
例如:“憶江南”學習時,讓學生進行朗誦及品讀,促進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獨特的內心感觸,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針對閱讀材料中新穎的詞語、優(yōu)美的句型及適當?shù)男揶o手法、寫作技巧等,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筆記本上進行摘抄,并經?;仡?,以閱讀積累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語言運用既表達能力。
2.3 組織學生進行讀后分享,讓閱讀成為一種交流
在閱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讀后辯論。由于學生思維及閱讀方式不一樣,讀后感觸和視角也會不同[3],讓學生提出不一樣的看法,可以互相以辯論的方式,促進學生展開資料收集,進而證明自我觀點。這樣學生們?yōu)榱藫?jù)理力爭,也會進行大量的擴充閱讀作為論據(jù),讓大家在活躍、融洽的學習氛圍下深層次地理解及掌握文章的主旨及背景。通過深入閱讀,學生的價值觀念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
例如:在閱讀“晏子使楚”中,展開關于“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的寓意探討,理解環(huán)境因素對人的影響,進而引申到良好的班風、學風樹立的探討中;而閱讀對我國國粹文化介紹的一些文章 其一方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化理解及傳承能力,另一方面將在無形中塑造學生高尚的道德及優(yōu)秀的品格。
2.4 促進學生學以致用,體現(xiàn)文學的核心素養(yǎng)
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文章內容去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為此,教師應積極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展示舞臺。
例如:在進行“秦兵馬俑”的閱讀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找出文章中感興趣的點,再組織相應的情境學習??烧归_“小導游”競選,對于第一次參觀兵馬俑的游客,怎講述更直觀、具體。讓學生通過閱讀與自我實踐相結合,促進其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形成對文本閱讀的獨特感受,并在實踐活動中能夠將自己掌握的語文知識靈活運用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2.5 構建相應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的閱讀興趣
構建閱讀的教學評價體系是為了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fā)展。閱讀不應該是盲目的,更不應該是隨性進行的??稍诎嗉壷性O置“讀書角”,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愛好,收納多種題材的文學經典名著。此外,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們近期的學習進度,按照學期、季度、月等為周期,幫助學生制定課外讀物閱讀計劃,還應對學生閱讀進行跟蹤記錄,可以以隨機抽查的方式對其閱讀進行指導和評價。評價體系應包含學生閱讀態(tài)度、閱讀積極性、閱讀效果等等,在促進其文學審美的發(fā)展中,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之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一方面:不斷提升自我專業(yè)素養(yǎng),在閱讀中尊重并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避免教師的主動講解代替學生個性化閱讀;另一方面,勇于打破刻板教學的局限性,以創(chuàng)新教學、優(yōu)化課堂的方式,促進學生閱讀深入。唯有如此,才能在構建高效閱讀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姜樹華.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認識有三[J].七彩語文,2016(4):15-18.
[2]張建滿.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J].學周刊,2016(32):81.
[3]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3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