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鵬
摘 要: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指導,指導學生逐步提高籃球運球的能力。通過拍球急起的方式能快速地救起失球,通過指導學生靈活變換步伐的方式能提高運球能力,在組織比賽中可以讓學生結合技術動作展開訓練。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避免運球中常出現(xiàn)的錯誤,提高籃球運球能力。
關鍵詞:高?;@球;運球技術;教學策略
籃球運動是學生普遍喜愛的一種運動形式,教師可在體育教學中積極開展籃球教學,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然而,籃球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運動,如果學生的運動能力不夠強,對籃球的控制能力也不夠好,那么在傳球運球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失誤,這就會影響學生籃球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指導學生針對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動作進行訓練,讓學生逐步夯實籃球運球的技能,進而提高學生參與籃球的興趣,提高籃球運動水平。本文針對易犯錯誤提出幾點訓練籃球運球技術的方法。
1 兩步急停,拍球急起
運球是指運動員在持球后在原地或者是在行進的過程中用手拍球,讓籃球不斷接觸地面,借助地面的反彈力量彈起。在籃球比賽中運球是一種能擺脫對手糾纏的好方法,然而學生的運動能力有限,所以很容易在運球的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的比賽成績。教師可在教學中讓學生圍繞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訓練,這樣學生就能逐步擺脫運球困境,逐步提高籃球技能。不少學生在運球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控球不準確的問題,表現(xiàn)是在運球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球脫手而出的情形,或者是籃球被對手搶走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加強對學生運球能力的訓練。具體做法是,組織學生展開運球急停急起的訓練,首先要求學生在快速運球的過程中用兩步急停的方式讓球快速停止,然后再通過拍球的方式讓球急起,這樣反復訓練就能增強學生對籃球的控制。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紅綠燈”的游戲活動。在這個游戲中,教師和學生設定了預定的口令,當教師說出“紅燈”的時候,學生就要做出運球急停急起的動作。這個游戲十分考驗學生的敏銳性,學生不僅要仔細地傾聽教師的口令,而且還要在教師發(fā)出指令后快速地做出標準的動作,完成運球急停急起。如果在教師喊“綠燈”后,學生還沒有完成既定的動作,那么該學生就會被淘汰。游戲結束后可選出一名完成效率最高的學生,教師可給予一定的精神或物質(zhì)獎勵。這樣的游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愿意積極地對該動作進行專項訓練,從而更好地掌握基礎技能。
在展開運球急停急起的訓練后,學生對于籃球的控制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具體表現(xiàn)在運球的過程中面對對手阻撓也能輕松運球,或者失球后依然可以通過調(diào)整快速獲得籃球,再次展開傳球運動。
2 靈活變換,行進間運球
不少學生在運球的過程中只懂得應用一只手,所以在另一側有對手阻撓的時候就很難做出快速的反應。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指導學生嘗試靈活變換雙手進行運球,讓學生學著在行進間通過調(diào)整雙手的方式改變行進的方向,嘗試突破對方的封鎖。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一對一的運球和防守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兩兩一組,一個學生負責運球,另一個學生負責防守。學生要嘗試判斷對方的行進方向,然后根據(jù)對方的動作做出調(diào)整,改換自己的運球用手。教師可鼓勵學生積極展開思考:“在運球的過程中,如果你一直都看著自己的手,那么是不是就不能注意到對方的行動了呢?”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積極觀察對方的行進過程,嘗試從中發(fā)現(xiàn)對方的紕漏,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突破,嘗試突破對方的防守,將籃球順利地送到預定的地方。
在訓練學生雙手變換運球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眼睛注視前方,不要去看球,全憑手感進行運球。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注意對方的動向,并根據(jù)對方的情況合理調(diào)整運球的方向,起到突破對方防守的效果。
3 組織比賽,運用組合技術
組織學生比賽也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不少時候學生的運球之所以出現(xiàn)失誤,是因為沒有很好地配合。如果學生能掌握團隊之間的配合戰(zhàn)術,那么自然就能占領先機,其運球的效果也會得到很大提高。例如,教師可給學生介紹一些籃球中的常用戰(zhàn)術,如關門配合的戰(zhàn)術、防守快攻的戰(zhàn)術、強側防守的戰(zhàn)術等,讓學生對籃球戰(zhàn)術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比賽活動,在活動中學生首先要根據(jù)對方的站立位置判斷對方的戰(zhàn)術是什么,接著還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戰(zhàn)術。在比賽中要看哪一組的學生能更好地突破對方的防線,將籃球投入籃筐中。同時,還要比一下運球成功率,看看哪一組學生出現(xiàn)的失誤最少。在這樣的比賽中,學生可合理地運用封、夾、搶、斷等方法,盡可能地破壞對方的進攻,并且向對方發(fā)起攻擊,嘗試突破對方的防線。學生在這樣的實戰(zhàn)中能很好地強化自己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維,同時也對如何改善實戰(zhàn)效果,在團隊配合中減少失誤等問題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從而提高了組合技術的運用能力。
教師可積極組織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比賽,比賽具有一定的競爭性,這讓不少學生都點燃了斗志,增強了競爭意識,同時學生的訓練會更加努力,訓練效果也會更好。
結束語
籃球運球是《新課標》要求學會的基本動作之一,它是學習較復雜籃球動作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靈敏、速度、協(xié)調(diào)等素質(zhì)的基本方法。該老師在課的練習安排上,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即面向全體,又注重個性發(fā)展,注意運動安全,并采用“小組互助”學習的組織形式來保證課的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能初步掌握籃球運球的動作。
在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練,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同時教學方法多樣化,能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鄭帆.籃球運球急停急起教學設計[J].體育教學,2017,37(3):58-60.
[2]邵進南,蔣美杰.小學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學設計(水平三)[J].體育教學,2017(08).
[3]沈宏,余立峰.籃球急停急起教學設計(三)[J].體育教學,2011(1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