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社會各界對于小學語文上的教學質量要求也有所提升,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材的改革也在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材必須根據(jù)時代發(fā)展不斷優(yōu)化,制定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為小學生的語文教學提供基礎保障。小學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關鍵所在,教師所講解的一切內容都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加以升華。因此,小學語文教材對于學生的教育價值不可估量。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材進行系列的解讀和反思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解讀;反思分析
引言:小學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啟蒙階段,學生只有接受良好的小學教育,才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保障,奠定基礎,小學語文更是學生必須學習且十分基礎的一門學科,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是學生一生的事業(yè),同時語文知識的學習是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必須應用到的內容,學生只有掌握良好的語文能力,才能夠在生活中與別人溝通交流,進而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困難。而想要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教師無疑是其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學生的學習成長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然而語文教材的編寫質量和選材內容同樣也是重中之重,因為教師的一切教學任務和教學大綱都要依據(jù)教材來決定。因此,對小學語文教材的解讀和反思也很必要。
一、小學語文教材的解讀
(一)教材內容多彰顯時代特點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內容大多能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縱觀所有的課文選材,大多數(shù)都以教育和文化為主,在課文選擇的角度上,基本能夠符合小學生的天性特征和認知能力,并且隨著小學生年級的上升不斷提高教材課文的難度。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多選擇圖片較多、趣味性較強的文章進行教學,針對高年級學生,就會選擇生詞偏多,具有一定思想內涵,需要學生自主思考的文章進行教學。例如:《借生日》中孩子要把自己的生日借給媽媽;《胖乎乎的小手》,小朋友因為長輩的喜歡,就要用自己的雙手為長輩做更多的事,這些教學內容都是從小學生的認知程度出發(fā),內容編寫上也是根據(jù)學生的視角,為學生呈現(xiàn)一個趣味化的教材內容,或許在教師和眼中有些幼稚,但卻完全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材內容領域多元化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相比較于過去的選材模式,在內容的選材領域上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歷史文化、名人典故等,而是采用多元化的選材方式,尊重語文的多元化特點,在教材內容中,不僅能看到一些極具教育意義的文章,同時也會設計一些趣味故事、神話故事、自創(chuàng)故事等,通過課文內容的多樣性滿足小學生不同的受教育要求,而不是讓小學生只學習一種知識和文化。同時,在語言的運用和編寫上越發(fā)簡化,重視知識的整合教學,例如:在涉及到學生拼音教學時,就會將所有的拼音知識大致整合到一個單元里,為學生語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小學語文教材的反思
(一)針對詩詞內容的選材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對于詩詞的選材主要以古詩詞為主,但是古詩詞中有很多學生難以理解的詞匯,這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程度,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另一方面,就是古詩詞的內容大多比較單調,教師想要讓學生去理解很久之前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情感,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小學語文教材在詩詞的選擇上應該有所反思,有所改變,在原有詩詞的選擇上降低古詩詞的比例,增加一些朗朗上口、節(jié)奏明朗、意境較淺的詩詞,來為學生提供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詩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對詩詞有一定了解之后,在逐步加入古詩詞的教學,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學生的詩詞領悟能力。例如:人教版二年級《宿新市徐公店》的描寫語句就簡單明了,學生能夠通過簡單的學習領悟詩詞的意境和情感,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針對寫作教學的選材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的寫作內容選材上,大多具有固定的形式,比如人文情懷、自然風景、日常生活等,久而久之學生就已經(jīng)掌握了寫作內容的標準,對于寫作課程缺少了期待感,這就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寫作欲望,認為寫作是一件枯燥無趣的事情。小學生正是思維極度發(fā)散、想象力極其豐富的年紀,然而小學語文寫作內容的選材格式卻壓制了小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不利于學生今后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這樣學生的寫作就會趨向于“流水賬”的形式居多。因此,小學語文寫作內容應該適當放寬范圍,減少對于小學生的寫作約束,而是多選擇一些發(fā)散思維的寫作素材,引導學生自主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門學科,因此社會各界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越發(fā)關注和重視。縱觀小學語文教材,雖然近年來小學語文教材在不斷改革和優(yōu)化,但是還是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對這些問題發(fā)現(xiàn)并反思,不斷優(yōu)化教材內容,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提供一份應有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馮文全,孫麗敏. 對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解讀與反思[J]. 基礎教育研究, 2016(1):39-43.
[2]汪鳳蘭.小學語文教材解讀有效性研究[J]. 寧夏教育科研, 2015(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