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韜
【摘 ? ?要】近年來,隨著學生升學考試壓力不斷增加,學生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在學習和考試中,學校更是專注于文化知識的傳授,嚴重忽略了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需要,使得學生知識水平是建立在犧牲健康的基礎上提升的。因此廣大體育教師必須在行動上實現(xiàn)改變和突破。
【關鍵詞】職高體育 ?學生體質(zhì) ?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026
雖然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已經(jīng)影響到了許多的教師和學生,但是素質(zhì)教育的成果并未普及到所有的學生,大部分學校依舊以應試教育為主。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被嚴重剝奪,身體素質(zhì)日益下降。但是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絕非是單一的,而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所以廣大體育教師必須從找出問題出發(f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從根本上幫助學生獲得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的提升。具體的方法和思路可以參考下文的展開觀點。
一、職高體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模式落后,學生鍛煉興趣得不到激發(fā)
傳統(tǒng)的職高體育教學無論是從理念、形式還是從內(nèi)容上看都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和局限性。一方面,有的體育教師是抱著教完幾十分鐘的課就算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心情開展體育教學的,使得體育教學的價值得不到有效的開發(fā)。另一方面,有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始終延續(xù)著“教師演示——學生練習——成果檢測”這樣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剝奪了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提出學習問題的權利,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壓抑。不僅如此,我們還能看到在職高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后就無事可做的現(xiàn)象,導致課堂時間利用率得不到保證,學生的鍛煉計劃得不到落實。
(二)教師個人力量薄弱,體育教學未獲得普遍支持
作為一名職高體育教師,我始終堅持上好每一門課,讓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都能在鍛煉中得到改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輕視體育學習,漠視體育鍛煉;家長以擔心學生成績和安全為由減少學生的鍛煉機會;學校將體育課的時間加在文化課程中,壓縮了體育教學的時間,并且不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鍛煉活動等情況的產(chǎn)生。這種背景下,體育教師雖然必須履行自己的教學責任,但是卻很難獲得來自學生、家長、學校的廣泛支持,夾縫中生存的處境造成了職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費力不討好的尷尬狀況。
(三)競技體育教學比重大,學生難以收獲豐富的學習體驗
雖然體育并不是主要教學課程,但是在職高階段,學生的體育成績也會影響到學生的綜合成績,這種要求下職高體育教學也逐漸背棄了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激發(fā)學生鍛煉熱情的理念,朝著更具有競技性、對抗性的方向發(fā)展。特別是教師會著重訓練學生需要參加測試的項目,例如長短跑,跳高跳遠等,而忽視了將其他項目引入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學生難以獲得豐富有趣的學習體驗,就會在枯燥單一的訓練中喪失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消磨掉鍛煉的熱情。
(四)場地器械條件不足,學生鍛煉的情緒得不到延續(xù)
職高體育教學中,教學器械、場地的局限性是十分突出的。有的時候,教師要開展某一體育項目的拓展教學,但是卻總是因為沒有器材或者場地而不了了之。有的情況下,教師要介紹多種類型的體育項目,但是因為缺乏項目器材最終導致教學創(chuàng)意的失敗,拓寬學生體育知識面的想法難以實現(xiàn)。不僅如此,因為不同體育項目達到的鍛煉效果不同,所以某一些器械和場地的缺乏還會造成學生訓練不全面的情況。與此同時,學生還會因為沒有器材、場地不夠等問題逐漸喪失鍛煉的樂趣,最終使得提升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計劃落空。
二、提升學生體質(zhì)的主要方法
(一)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鍛煉興趣
教學中迸發(fā)出來的新鮮感、新奇感是形成高效教學課堂的主要元素之一,教師時常在教學中添加創(chuàng)新的元素還有利于整體教學的不斷發(fā)展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積累。同樣的,職高體育教學中教師也要牢牢把握一個“新”字,獲得新的教學理念,形成新的教學態(tài)度,建立新的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內(nèi)容,充分滿足職高學生的學習心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課堂教學模式朝著更加個性化、科學化、創(chuàng)新化的方向發(fā)展。同時,教師還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時間,將基礎教學和拓展教學結合起來,以基礎教學構建學生鍛煉根基,以拓展教學激發(fā)學生鍛煉興趣。
(二)聯(lián)合多方力量,提升體育教學重要性
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不僅僅是教師個人的責任,如果教師充分利用了教學的每一分鐘,但是學生不愿意鍛煉,外界不支持鍛煉,那么學生也難以獲得體質(zhì)的提高。因此教師的體育教學工作應當聯(lián)合起學生、家長和學校,借助多方力量強調(diào)體育教學價值,提高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對于學生教學而言,教師要將體育精神、鍛煉意義、素質(zhì)教育的概念和精神帶入課堂,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是對意志和身體的雙重磨煉。同時教師要形成趣味生動的教學風格,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獲得學習的愉悅感。而對于學校和家長,則需要教師加大宣傳,強調(diào)鍛煉的意義,增強家長和學校對體育教學的認同度。借助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在校的時候有足夠的鍛煉機會,在家還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從而形成全面的、立體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策略。
(三)合理分配教學內(nèi)容,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教師應當將每一堂體育課都合理劃分為基礎教學篇和趣味鍛煉篇?;A的體育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師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后,還可以加入趣味鍛煉活動,組織對抗賽,引入新項目等,讓學生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不斷積累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優(yōu)化競技體育教學方式,盡可能用生動、豐富、有趣的教學方式克服競技體育教學的枯燥性,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四)豐富體育教學素材,優(yōu)化學生鍛煉方式
場地和器材的問題是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教師要克服這個問題,一方面可以呼吁學校管理部門拓寬場地、購置器械,加大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豐富學生的鍛煉內(nèi)容。另一方面,對于簡單的體育器械,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購買或者合作購買,例如跳繩、球拍、籃球等,鼓勵學生提高場地利用率,這樣既方便學生課后的自主訓練,又能充實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而言之,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是一切實踐活動最基本的要求,身體不僅是革命的本錢,也是學生學習的本金,只有學生具備了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才能克服學習壓力,適應較大的學習強度。當代職高生身體素質(zhì)日益下降的問題已經(jīng)逐漸開始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只有少年強才能實現(xiàn)國家的強大,所以我們體育教師也要抓住這一改革契機,不斷優(yōu)化體育教學策略,落實體育教學規(guī)劃,實現(xiàn)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快樂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