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樹根
摘要:樂教、樂學是課堂教學靈魂。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用風趣的語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個性,從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樂學;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新的課程理念強調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加強樂教,讓學生樂學,是提升學習有效性的重要根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樂教引導學生樂學,利用良好的師生關系與教學氛圍提升學生有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觀的正確建立與學習效率的提高。
一、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在愉快氛圍中學習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的意識到課堂教學氣氛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性。想要學生在課堂上樂學,必須要有一個和諧愉悅的教學氣氛這樣學生才有足夠的情緒安全感。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關鍵且主導的角色,構建樂學課堂,優(yōu)化教學氣氛也是教師們的本職工作。同時,我們知道在課堂上多進行師生互動是優(yōu)化教學氣氛最有效且最好的方式,更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開端引趣的方式除“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節(jié)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zhàn)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zhàn)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钴S的,連后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我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寫得快;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地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fā)言有創(chuàng)意。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
刻意求新,同樣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們的學生最煩教師教得千篇一律,語文課每次是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劃分段落、歸納中心、總結寫作特點等等。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說:必須使你的每一節(jié)課有點新東西——哪怕只是一個新詞匯。抓住學生求新心理,不斷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那個燦爛的知識新天地,你就會受到歡迎
三、教師語言幽默含蓄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恰當?shù)剡\用幽默和風趣也是教學的藝術,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也能使學生們產生學習興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要善于創(chuàng)造幽默與學生共享使課堂活動興趣盎然,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枯燥乏味而是輕松愉快,把課堂變成了美的享受。幽默是課堂的潤滑劑,好的教學幽默凝聚教師發(fā)明性思維勞動的教學藝術,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個簡單的姿勢動作,都可以折射幽默之光來。
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學習快樂的關鍵
對學生而言,和老師相處的情況常常會影響他的整個學校生活。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朋友,不僅在課堂上關心學生,而且在課堂外也能和學生友好相處,不要擺出一副老師的“架子”。這樣學生才能尊重老師,相信老師,有困難能向老師訴說,對老師沒有恐懼感。老師能真正理解學生,上課、下課都是學生的朋友,學生能體諒老師的苦心,師生間關系融洽,無隔膜,能坦誠相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其實,學生喜歡的不是講臺上居高臨下的教師,而是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能夠與他們融洽相處的真正朋友。
五、教師賞識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樂學
賞識激勵策略是激發(fā)學生潛力的有力途徑之一。俗話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教師每節(jié)課都要表揚學生,即使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不盡人意,教師也要千方百計的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比如寫字工整,聲音洪亮,積極回答問題,大膽質疑等。教師的表揚激勵,不但會給學生帶來心理愉悅的感受,還能激勵學生不斷挖掘潛力、讀破自我,實現(xiàn)跨越式的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賞識教育能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展自身能力,也是促使學生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教學語言藝術是優(yōu)秀教師的必備條件,也是教學成敗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更是學生學習語言的范例。我們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高效的教育性“傳道,授業(yè),解惑”中的“傳”“授”“解”無一不借助語言。教師的語言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種,是啟迪學生心靈的鑰匙。掌握教學語言藝術,能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充分地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六、開展活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動力,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樂學
語文教學應創(chuàng)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活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若只是盲目地提倡多讀多寫,那很可能事倍功半,而在讀寫過程中加進了說和演,提供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開辟領悟和運用語言的天地,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很有益的。
總之,新課程下教師要以“樂學”先進教學理念代替?zhèn)鹘y(tǒng)的“苦學”。以豐富多彩的課堂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等到快樂。只有教師在不斷的探索、研究,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和學習。
參考文獻:
[1]秦桂花.如何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J].學周刊,2017(28).
[2]董想生.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求知導刊,2016(09).
[3]黃炳春.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
[4]田春鳳.略談小學語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