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紅
摘要:中小學英語教育改革是現階段教育的一個重大問題,可以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師的角色入手,著重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水平和中小學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方法;教學意義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和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全班學習的群體作用,在合作中學習,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在以往的教育中,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處于被動的“靜聽”狀態(tài),他們幾乎沒有活動的余地和自己的體驗,他們也沒有自己的思維,事實上他們成為了課程和教材的奴隸,他們是教師灌輸知識的容器。
而《新課標》倡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學習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把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椤皩W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采用小組互助合作的學習方法是有效途徑之一。
一、現階段中小學英語教學
現階段中小學英語教學整體上來說還比較落后,特別是農村的中小學。由于國家教育體系不完善,有很多農村的英語教學存在有很多的不足,師資不足,就找一些非英語教師代替,這對教學是非常有影響的,設施的不完善,教學環(huán)境相當的簡陋,所以造成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還非常的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步伐。雖然城市的比農村的好很多,他們師資充足,設施也比較的完善,環(huán)境也相當的不錯。但在教學方面也存在有和農村一樣的缺陷?,F代的中小學英語教學都是以升學教育為目的,成績是老師最看重的,只要成績好,就好像代表一切都好似的,但很多學生在學完英語后卻不會開口說英語,只會死記硬背,不會靈活的把英語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老師上課都是非常的枯燥的。比如主一個單詞Chicken,有些老師教學生的時候就教學生讀幾遍,一遍英文然后一遍中文,再就是一個一個字母分來讀,讀完了就完了,也沒有把Chicken這個單詞放在生活中去運用,或是用這個詞聯想到一些雞的什么特征呀,可是老師卻沒有,這就是教學的失敗。
二、加入WTO后對我國外語人才的發(fā)展要求
(一)社會因素
1.中國加入wTO后,中國將擴大外貿出口,將有更多的國內產品進入國際市場,讓世界民解并接觸中國的商品,需要許多的營銷人員去開拓國際市場。
2.將有更多的外國公司進入中國,設立高新技術創(chuàng)新機構,建立技術研究所、開發(fā)公司和實驗中心、投資辦廠、合并高科企業(yè)等。需要吸納大把懂英語、素質高的工作人員。
3.中國政府提出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一是要加強高技術的研究和開發(fā);二是更多的引進世界一流技術,加強與發(fā)達國家建立緊密的科技合作伙伴關系,以利于國內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這種高科技需要大把懂英語的人才。
4.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五千年的古老文化歷史,所以中國的文化吸引著大批的外國游客來中國旅行。中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大批的導游,而導游則是要有非常好的英語交流能力的人,這樣才能夠當好外國游客的導游和翻譯員。
5.中國要趕上經濟全球化快速發(fā)展進程,盡快提高國民中外語人才和比重,這不僅是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還是積極創(chuàng)造投資和經濟發(fā)展的條件,營造良好人文環(huán)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職業(yè)需求因素
入世后各類職業(yè)對外交往活動增加,如對外貿易活動中,不同國家的人們需要用英語瀏覽市場信息、完成商務談判、撰寫商務信函和合同等。在科研中,人們需要用英語檢索有關資料、進行學術交流,為了滿足此類需求,人們需要這方面的英語人才。
(三)人際交往和自身的因素
現在有很多有都非常的重洋文化,都喜歡出國讀書、旅游等。而這些都需要用英語來打交道,如果你不懂英語,就很難在國外立足,所以學習英語能滿足人們多姿多彩的異國風情和文化的興趣和好奇心,而且還能提高個人的外語水平,這些如果沒有學習好英語,是不可能實現的。只要你自身英語水平提高了,就可以把中國文化用英語傳播給外國朋友,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中國。
三、中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建設
(一)改變中小學英語教學觀念,轉變傳統(tǒng)的培養(yǎng)方式
(二)編寫出適應新世紀要求的中小學英語教材
(三)創(chuàng)造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的教學氛圍
1.堅持每節(jié)課一笑或一哭。在每節(jié)課的開始或結束前,請一名同學用英語說一個讓大家笑的笑話或是讓大家哭的心酸故事。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學習的英語聽力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很大程度上,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2.結合教材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給學生布置“每人每天一兩句漂亮英語”的任務。剛開始由教師根據當天所學內容提煉“一兩個具有一定鼓動性的地道的英語句子,”要求學生熟讀,一直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并且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都炫耀他們漂亮英語,地道的英語句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以后,開始逐漸地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地道的英語句子。這一任務的經常性,使學生慢慢地形成了作讀書筆記的習慣。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句子財富?!?/p>
(四)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英語教師善于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因為中小學生都是剛開始接觸英語,如果有好的方法指導學習,他們會很好的掌握好英語。例如,為了讓學生記住介詞But后接不定式時帶不帶To這個知識點時,就編了一句話“Do與to不共戴天,”就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即在含有介詞but的句型中,But前有do則but后的不定式不能帶To,相反。But前若找不到do,則But后不定式必帶to,所以,發(fā)揮教師的先鋒作用。因為教師都是有教學經驗的人。知道如何掌握英語。學好英語。把這些學習技巧傳播給學生。讓他們輕輕松松就能學好英語。
四、總結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為廣大英語教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他們正懷著滿腔熱情、充滿信心地在教改這塊廣闊的平臺上盡情地、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改革才能。民主與平等的師生關系正在逐步形成。課堂上正發(fā)生著多年未見的我們所期盼的變化。這些可喜的變化加上中西文化的不斷碰撞都預示著一種新的教育文化正微笑著向我們揮手走來,筆者相信,這種正在蓬勃發(fā)展的新文化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更加燦爛輝煌。
參考文獻:
[1]李曉燕,彭家玉.外語專業(yè)教學改革新思考[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
[2]許紅彬.加入VVTO對我國外語教育的影響[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
[3]馬月英.淺談英語教學如何引起學生的注意[J].揚州大學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