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麗 何本奎
摘要:對于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教師要著眼于插圖中的文字空白和文本情節(jié)斷層的“虛”,利用好文本中的句式訓練指導學生寫完整的話、有序的話的“實”,從而提高孩子寫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話興趣;文本句式;虛實結合
筆者從事低年段的語文教學多年,越來越感覺到寫話教學與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一樣,是學生學習語文過程中一道繞不過去的坎。但低年級的寫話又不像中高年級那樣在課本里有明確的要求,讓一線教師在教學時有綱可抓、有本可依。所以,拿起語文課本,寫話看似虛,從課程標準來看,又必須實做。而低年級的孩子,無論是識字量還是詞語積累都顯得那么貧乏,如果要求過高,孩子就會感覺困難,這又要求教師實功必須虛做。虛功實做,實功虛做,虛實之間,需要教師找到拿捏的點。
一、巧用資源,合理引導,在“虛”處激發(fā)興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里對寫話提出明確的目標: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因此,讓學生樂意說話寫話,前提是提高孩子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有效活動受需要和興趣支配。因此,利用教學中的資源,激發(fā)孩子說話寫話的興趣,是有效途徑之一。
(一)利用識字教學的插圖教會孩子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寫話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首先要教會孩子看圖。低年級語文課本中的識字教學插圖,畫面清晰,富有層次,色彩鮮艷,主題鮮明,是教會孩子看圖的最好素材。教師可以在識字前讓學生看畫面,更可以在識字后讓學生說畫面。如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1春夏秋冬》出示了關于四個季節(jié)的詞語,并配上四個季節(jié)的主要特征圖,提供了很好的看圖識字識詞及學習說話的素材。上課伊始,教師略去文字,只出示課文插圖。(出示“春風”圖)
師:這幅圖上是什么季節(jié)?可以用什么詞來描述這里的景物呢?
生:春季、春天、春風、桃花、柳條……
師:仔細觀察,想一想,你可以用大家說的一個詞來說一句話嗎?
生:春風吹,柳條隨風飄舞。
生:春天來了,桃花開了。
師:誰能夠一口氣把所看到的景物說出來呢?
生:春天來了,桃花開了,柳條隨風飄舞,小山也變綠了……
生:春天來了,柳樹變綠了。下了一場春雨,小草長得更綠了,桃花都開了。小朋友也高興地出來歡呼呢!
以此類推,教師教完夏季圖、秋季圖和冬季圖,使孩子們在學習生字生詞之前就得到說話訓練。教學結束以后,教師要求孩子再次用上學習的詞語,選自己喜歡的畫面描述出來。教師重點點評學生描述的夏季圖、秋季圖和冬季圖的內容,讓學生知道看圖除了要觀察清楚圖上的景物,描述時還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得到寫話訓練,體驗到說話寫話的快樂。像這樣借用教材插圖中的文字空白,看似寫虛,實則練實。
(二)利用課文文本情節(jié)“斷層”,教會孩子想象
會看圖,會說話,可以把看圖寫話寫得生動形象。除此之外,利用好教材中文本故事情節(jié)的非連續(xù)性“斷層”,也可以訓練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他們對寫話的興趣,從而寫出生動、形象的作品。
只要是能讓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拓寬思路、說出精彩故事的材料,就是對孩子進行想象訓練的最佳素材。教師若運用得當,不但能訓練學生說話寫話的想象力,還能提高學生閱讀課文的欲望??傊處熤灰行?、留心,就會發(fā)現教材中有許多這樣“虛”的部分,它們隨時都可以為寫話服務。
二、抓住課本,抓牢教材,在“實”處打好功底
當然,寫話還需要具有實實在在的功夫,有了興趣和想象力,也不一定能夠寫出滿意的作品。語文課本是寫話教學活動的重要抓手,它是為實現課程標準而進行設計的。所以,教師只要留心,就能找到實現寫話教學目標的基點。
(一)利用課文的句式,教會孩子說好完整的話
“看圖寫話”這一類型的訓練,看似簡單,實則要求頗高。它要求學生會看圖,還要會表達。簡單的主謂句,很多孩子都會說,而成分比較多的句子,大部分孩子都說不清楚。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課文中的句式來對其進行訓練。比如在教學部編二年級下冊《楓樹上的喜鵲》這篇課文時,根據課文內容“我看見喜鵲阿姨站在窩邊,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唱歌,一會兒教他們做游戲,一會兒教他們學自己發(fā)明的拼音字母……”這段文字,我提煉出“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結構,讓學生試著進行說話練習。我先給出一個例句:“星期天的上午,我一會兒________,一會兒_______,一會兒________?!弊寣W生自己先交流。在學生交流后,我再讓他們自由表達,訓練他們能夠說完整的話。
讓孩子學會說完整的話,要經歷一個長期而艱苦的訓練過程。這個訓練過程是孩子從說話到寫話再到習作必不可少的階段,教師的腦子里應有個整體計劃,在語文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給予重視。教師應把對學生的說話訓練與課文教學相結合,從讓學生說完整的話開始,到寫完整的話結束。這一過程最好從模仿課文的句式開始訓練,讓學生感覺到學好課文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對課文的關注程度。這樣,既不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又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對提高習作水平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是一舉多得的教學手段。
(二)利用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教會孩子說有序的話
課標中包含了“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這樣的目標要求,表面看是對口語交際提出的目標要求,其實這項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也為孩子寫作做了扎實的功底鋪墊。所以,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交流中來,給每個孩子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在交流表達中理解什么叫“會說話”——說得準確和完整。
心理學研究顯示:小學生閱歷淺,語言表達還處于生長發(fā)育期,他們樂于模仿,善于模仿。而正是模仿——這種非常重要的內在動力,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口語交際教學中典型個例的示范引領作用。比如教學部編一年級下冊《打電話》時,我就進行了如下的引導:
師:打電話要知道打給誰,怎么稱呼,明白嗎?
生:知道了。我經常打電話給媽媽,她在上海打工。
師:你媽媽接電話時,知道是誰打的嗎?
生:不知道。
師:所以,你得先讓她明白你是誰,對吧?
生:是的。我要先說我是誰。是先向她問候,然后再告訴她。
師:這樣更有禮貌。你真懂事。
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和引導,讓學生知道了口語交際要注意的事項,讓他們在可模仿的情境下有效訓練了說好話、說完整的話。
寫話教學的虛實結合,可以充分調動孩子寫話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話水平,為中高年級的習作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靈活運用一切資源,合理組織安排,虛實結合,分步推進,就可以有效實現低年級的寫話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麗萍.讓孩子們“能說會道”:淺談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與教學,2015(34).
[2] 尹衛(wèi)鳳.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的實踐起點[J]考試周刊,2018(96).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