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影響著農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結構,其中一小部分的孩子隨父母進城打工,而絕大部分孩子由于受經濟條件、戶籍等原因不能進城,只能跟隨自己的祖父母和親戚生活。在這樣的原因下,農村就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我作為一名從事教育事業(yè)10余年的農村基層教師,從我看到的、感受到的真實案例,來闡述農村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以及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留守兒童問題如果不從家庭教育這個根本問題上去解決,任何輔助作用效果都不會大的。只有父母的愛,只有健全的家庭教育,孩子才會真正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真實案例;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
一、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
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兩種情況:一是家庭條件還可以,但還想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所以他們扔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還有一種情況是家庭經濟很困難,不得不外出打工,而這兩種情況就造成了留守兒童在家里的兩種生活狀態(tài)。有經濟條件的家長,為了彌補不能照顧孩子的遺憾和愧疚,會留下較多的生活費用,而爺爺奶奶更會無限制的溺愛孩子。而現(xiàn)階段年齡的孩子對于金錢根本沒有支配能力,他們最終只會養(yǎng)成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而這只是其中一方面影響;另一方面,孩子經常買零食吃,用零食代替主食,這樣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除了這些,還有一點,在上高年級時,表現(xiàn)的特別明顯。孩子手里有零花錢,別的同學會特別羨慕,他們就會有一定的優(yōu)越感,甚至這種優(yōu)越感代替了學習上的成就感。其次他們手里有錢,會用錢支配其他學生幫著做事,更加嚴重的是他們會組成一個小團體,讓大家以他馬首是瞻。長久下去,孩子就會以為錢是萬能的,從而就會養(yǎng)成錯誤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細想一下,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這種危害,我想父母是萬萬沒有想到的。在我教過的一些學生中就有這樣的一個小男孩兒,在四年級的時候,他就學會用金錢去收買同學幫他寫作業(yè),做值日,最后甚至是幫他去打架。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父母根本不會沒想到自己的舉動,竟然給孩子造成這么大的傷害。
還有一種情況是家庭條件不好,父母需要到外面打工,留下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而爺爺奶奶只能是讓孩子吃飽,穿暖都照顧不到。我記得非常清楚,那是四月份的早晨上學時,對于東北來說,天氣還是特別冷,有個小女孩子下面竟然穿了一雙拖鞋。我看到后非常震驚,也特別心痛,這難道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兒嗎?我馬上和她的班主任商量給孩子找了一雙鞋,讓她穿上。我真不敢想象,如果孩子穿著拖鞋在學校里待一天會什么樣?腳會不會凍僵呢?這個孩子的父母也常年在外面打工,爺爺奶奶年齡特別大,一天只能負責給孩子做飯,讓孩子吃飽飯,根本沒有多余的能力去管孩子的穿戴。后來我也經常關注這個孩子,發(fā)現(xiàn)她平時穿的衣服也比較破舊和臟,頭發(fā)也比較亂,孩子班主任經常會幫助她打理??墒堑群⒆娱L大,有一定的自尊心了,她發(fā)現(xiàn)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她會多么的自卑啊!父母在外面打工,也許滿足了孩子的物質條件,但是卻沒有想到,孩子的心理正承受著傷害,這樣顧此失彼真的值得嗎?
父母雙方如果真要去外地打工,一定要有照顧能力的祖輩來看管,或者父母雙方一人去打工,另一人留下來照顧孩子。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條件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關心愛護。他們正在成長,心里需要愛,這種愛不是簡單的吃飽穿暖就可以滿足的,而我們的父母顯然是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真的特別希望所有外出打工的家長們都能意識到,你們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二、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
留守兒童絕大多數(shù)是由爺爺奶奶來撫養(yǎng),他們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在他們看來,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已經是對孩子很好的照顧了,所以留守兒童根本無法在學習上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指導,或者說有的爺爺奶奶也想輔導孩子,但他們根本是有心無力。孩子應該在良好的家庭里接受完整的教育,這樣學習才能進步,孩子才能健康成長。而沒有父母的看管,他們很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常發(fā)生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在家玩手機,打游戲,愛打架罵人的壞習慣,而爺爺奶奶對他們這種情況有時根本無力去管,或者說他們根本意識不到這種情況,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有多大,而對于這種情況,我是深有感觸。我班有個小男孩父母長期在外面打工,他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當期中考試后,召開了家長會,我本想和家長好好溝通一下,可是沒想到家長沒來,孩子的親戚來了。問清了原因,原來父母和爺爺都在外面打工,奶奶怕丟人根本不來。了解孩子的這種家庭狀況后,我就特別關注這個孩子,發(fā)現(xiàn)他是個缺乏自信的孩子,我就經常鼓勵他,和他談心,希望他能變得自信勇敢。我在學校里全力以赴的幫助這個孩子,可是家里缺一點也不看管,讓我特別失望的是最近一段時間,我每天檢查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孩子經常一點作業(yè)也不寫。和他奶奶溝通時,他奶奶卻對我說:“千萬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孩子爸爸,他爸爸知道后會責備他”。我真是特別的無奈,任憑我在學校怎么努力的付出和愛護這個孩子,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卻讓我如何去彌補呢?
留守兒童問題已經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可是如果不從家庭教育這個根本問題上去解決,任何輔助作用效果都不會大的。只有父母的愛,只有健全的家庭教育,孩子才會真正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謝妮.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xiàn)狀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張晶(1982.2-),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qū)人,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qū)西官鎮(zhèn)學校,專業(yè):小學教育,研究方向: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