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林
◆摘? 要:為了提高初中化學演示實驗的科學性及可視化,體現(xiàn)符合時代特色的“綠色、環(huán)保、高效”實驗本色,緊跟新一輪初中化學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教育要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步伐,我利用生活用品與常規(guī)實驗儀器組合設計了一套集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質實驗于一體的裝置。
◆關鍵詞:二氧化碳;裝置設計;性質探究
一、設計目的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上冊第六單元“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質實驗”存在著反應不可控制;藥品用量較大;二氧化碳的存放、攜帶不便;滅火成功率低等不足。從演示實驗的科學性與可視化出發(fā),我們利用生活用品與常規(guī)實驗儀器組合,設計了一套集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質實驗于一體的裝置。
二、實驗用品
蒸餾燒瓶1個,分液漏斗1個,雙孔橡皮塞1個,350mL軟塑料瓶3個,T形管3支,Y形管1支,25mL燒杯2個,250mL燒杯5個,50mL的量筒1個,滴管1支,鑷子1個,酒精燈1個,鐵架臺(萬能夾1個),導氣管,乳膠管,止水夾,噴壺2個,細鐵絲1根,點滴板2塊,玻璃片1塊;大理石,20%的稀鹽酸,飽和澄清石灰水,飽和氫氧化鈉溶液,稀醋酸,蠟燭1支,石蕊干紙花4朵。
三、實驗原理
1.制取。
CaCO3+2HCl=CaCl2+H2O+CO2↑
2.性質。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CO2+Ca(OH)2=Ca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四、操作方法
1.連接裝置,檢查氣密性。如圖:
2.氣體制取。向蒸餾燒瓶中加入大理石,從分液漏斗中加入稀鹽酸。關閉右邊的彈簧夾,利用左邊的裝置同時收集三瓶CO2氣體。
3.數(shù)據(jù)探究。如:①10mL、20mL、30mL飽和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與350mLCO2氣體反應。震蕩后2號瓶和3號瓶變癟的程度大致相同,比1號瓶更癟,故350mLCO2氣體與20~30mL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較理想。即飽和氫氧化鈉溶液與CO2氣體的理想反應比例約為1∶12~1∶17.5;②150mL、200mL、250mL飽和澄清石灰水分別與350mLCO2氣體反應。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石灰水越多越渾濁,震蕩后2號瓶最癟,3號瓶最渾濁,350mLCO2氣體與250mL石灰水反應較理想。即澄清石灰水與CO2氣體的理想反應比例約為1∶1.4;③150mL、200mL、250mL水分別與350mLCO2溶解情況。震蕩后2號瓶變得最癟,故水用200mL較理想。即水與CO2氣體的理想溶解比例約為1∶1.75。
4.性質探究。取兩朵干燥石蕊紙花分別放在白瓷板上,向一朵噴水,另一朵噴稀醋酸,觀察現(xiàn)象。打開右邊彈簧夾,關閉左邊彈簧夾,使產(chǎn)生的CO2進入右邊裝置中,觀察蠟燭的燃燒情況及石蕊紙花的變色情況。把變色的石蕊紙花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烘烤一會兒,再觀察現(xiàn)象。
現(xiàn)象、結論:①噴水的石蕊紙花不變色,噴稀醋酸的變紅。說明水不能使石蕊紙花變色,酸能使石蕊紙花變紅;②燃著的蠟燭下面的先熄滅,上面的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③干燥的石蕊紙花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與石蕊反應;④濕潤的石蕊紙花變紅。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由噴稀醋酸的石蕊紙花變紅推知);⑤變紅的紙花在酒精燈上烘烤又變紫。說明生成的酸性物質(碳酸)不穩(wěn)定,受熱會分解。
向1號瓶倒入30mL飽和氫氧化鈉溶液;2號瓶倒入250mL飽和澄清石灰水;3號瓶倒入200mL水,立即塞緊瓶塞,觀察現(xiàn)象,震蕩,再觀察。
現(xiàn)象、結論:1號瓶變得很癟,2號瓶變癟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CO2能與某些堿溶液反應。通過1號2號對比,說明檢驗CO2用澄清石灰水,除去CO2用飽和氫氧化鈉溶液(洗氣);3號瓶較癟,說明CO2能溶于水。
五、設計創(chuàng)新點
創(chuàng)新點如下:①利用分液漏斗方便添加液體藥品,可以控制添加液體藥品的量和反應速率,節(jié)約藥品,為CO2的制取和性質探究提供便利;②利用蒸餾燒瓶、雙孔橡皮塞,巧用T形管、Y形管和導氣管,使CO2的制取、性質實驗一體化,方便、省時、實驗現(xiàn)象明顯、效果好。可連續(xù)進行多個班級的演示,也可用于學生課下或者分組探究實驗,思維獨特,趣味性強;③利用軟塑料瓶同時收集、探究CO2的性質,方便,安全、環(huán)保、高效;④CO2直接通入進行滅火及使干濕紙花的變色實驗,現(xiàn)象明顯、成功率高、實驗效果好;⑤本實驗進行了多次對比:CO2與氫氧化鈉溶液及澄清石灰水的反應對比;CO2溶于水的情況對比;CO2使干濕石蕊紙花的變色對比;水與稀醋酸使石蕊紙花的變色對比。本實驗還進行了多次探究:通過同體積的CO2分別與30mL飽和氫氧化鈉溶液和250mL飽和澄清石灰水的反應,探究除去CO2的理想藥品;通過向一瓶CO2中倒入200mL水,軟塑料瓶變癟,探究CO2能溶于水;通過CO2能否使干濕石蕊紙花的變色、水和稀醋酸能否使石蕊紙花的變色比對,探究CO2與水反應的生成物。
六、注意事項
如:①所用鹽酸的濃度以19%~25%為宜;②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不能緊挨蒸餾燒瓶的支管處、鹽酸不能一次性加入太多,以防止少量鹽酸隨CO2氣流進入支管;③先進行左邊CO2的收集實驗。因為左邊CO2出口端位置高,距離遠,收集量大,需要較大的壓強。等反應不太劇烈時再進行右邊的性質實驗,防止壓強過大,少量鹽酸隨CO2氣流進入支管;④收集及性質實驗中的導氣管均應伸入容器底部,使CO2更純凈;⑤完成一瓶收集實驗或者一個性質實驗后應關閉相應的彈簧夾,以減少CO2的損失,節(jié)約藥品,縮短實驗時間。
七、設計反思
1.沒有對制取的氣體進行凈化和干燥處理。
2.制取到收集或者性質探究處路程較長,會在路程中消耗一定體積的氣體。
3.蒸餾燒瓶支管這邊的裝置不便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