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教育思想傳承千年而不衰,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教育思想中“有教無類”的教學觀,蘊含著教師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的教育公平理念,這對當今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關鍵詞:“有教無類”;教育公平;高校教師;師德師風
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事關高校辦學質(zhì)量。全社會鼓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的主體,更應該加強自己的師德師風建設。高校教師在高校肩負著學校的未來發(fā)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同樣擔負著重大責任。因此高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否公平合理地對待學生,關系著人才培養(yǎng)的最終使命能否完成。
一、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旨在強調(diào)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無論任何時代、何種社會及制度,教育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社會要發(fā)展,靠的有知識、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而人才只有靠教育去培養(yǎng)、去發(fā)展。只有有了品質(zhì)優(yōu)良的好教師,才能帶給學生好的教育。
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對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于實現(xiàn)教育的發(fā)展、達到科教興國的目的有著巨大的價值。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教育思想對當前我國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和價值,其中孔子的“有教無類”教育思想內(nèi)涵就十分豐富。“有教無類”教育觀中的教育公平思想對高校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二、孔子“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內(nèi)涵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是他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的總結。在《論語·憲問》篇中有這樣的一段對話:子言衛(wèi)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砣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孔子在這里說的非常清楚,一個國家的君主即使昏庸無能,這個國家也不會滅亡,因為有各種有能有才的人的存在。而要培養(yǎng)各種有才能的人,就必須要依靠教育,由此教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關于“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內(nèi)涵,學術界一直存在分歧,筆者本文僅從教育對象這一角度來進行闡述??鬃右簧d辦私學、廣收門徒,他招收學生不分等級和種類,所以招生條件十分簡單。《論語·述而篇》中他講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边@足以體現(xiàn)他對待學生的“有教無類”思想。因此,在這個層面上來講,“有教無類”即是指教師在對待教育對象上是一視同仁的,它是一種公正合理培養(yǎng)人才的途徑,同時也體現(xiàn)的是教育公平的思想。
三、孔子“有教無類”教育思想在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中的當代價值
在《論語·陽貨》篇中,孔子指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鬃诱J為人先天的本性是非常接近的,人品性的差別就體現(xiàn)在后天的學習上。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也說過類似的話,他指出:“沒有誰比誰更聰明,只能說誰比誰更好的開發(fā)自身能力?!眱扇讼嗨菩缘难哉摚憩F(xiàn)出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時代價值。
孔子認為“習”在人的最終品質(zhì)上的形成起著很大的決定作用,因此他指出,即使人在先天的本性上具備良好的素質(zhì),但并不能自學成才,只有經(jīng)過學習才能進步進而形成最終的優(yōu)良品性?!犊鬃蛹艺Z》中有一段話鮮明的表達出了孔子這個觀點,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何學之為?’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p>
同時孔子也認為,一個人即便已經(jīng)具備了良好的品性,但如果不繼續(xù)接受教育的話,這些品性也會消失的?!墩撜Z·陽貨》中孔子指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庇纱宋覀兛梢钥闯觯粋€人只有通過不斷的接受教育和學習,才能保有本身天生具備的優(yōu)秀品性,進而更好的得到健康而完善的發(fā)展,由此體現(xiàn)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教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教學過程中,“有教無類”教育思想即是要求教師公平合理地對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第一,只有高校教師保持教育公正的思想,才能塑造學生的靈魂。教師只有具有了教育公平的思想,才能以一種博愛之心去關心、引導學生。第二,高校教師保有教育公正的思想,有利于學生尊師重教,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樹立威望。第三,高校教師保有教育公正的思想,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教師的公正待遇,會對學生形成一種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會得到極大提高。相反,高校教師以差別之心對待學生,可能會使學生心理失衡、喪失學習的信心。因此從教育公平這一方面來說,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極為重要,由此孔子的“有教無類”教育思想在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有十分重要的當代價值。
四、總結
“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可以使高校教師保有教育公平的思想,一視同仁的對待學生,增強“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時代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通過加強對師德師風的建設,提高高校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更好的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最終才能真正的去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作者簡介
崔花卉(1987.05—),女,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哲學、倫理學、思想政治教育。
校級課題項目:“有教無類”教育思想對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重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