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玲
摘 要:英語作為外語課程的主要語種之一,是基礎教育的必修課程。因其作為語言工具的特性,英語在扮演著國際語的角色,因而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
如何使學生在課中、課后熟練運用詞匯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是本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老師是使用詞匯策略的愛好,對學生來說不但是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而且還能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可以縮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了,必會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詞匯策略;教學方法
一、引言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是社會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化交流的載體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工具。當前,我國教育提出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改革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生的素質和教育質量。素質教育的主要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獨立,積極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如何在英語教學中轉向素質教育,最根本的問題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自主、高效地學習英語比其他既定目標更為重要。所以探索和總結積極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已成為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素質和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詞匯可以反映語言的不同方面,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學習策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調節(jié)和控制詞匯學習過程,還可以幫助學生改進詞匯學習方法,增強學生對詞匯學習的信心和自主學習能力。為促進高校的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對于英語教師來說,本研究的結果將作為了解學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使用策略的基礎,并幫助他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在使用策略方面的不足。
二、初中英語課堂上如何有效地引入詞匯
1、用圖片、實物、手勢等直觀法引入新詞匯
運用直觀法,它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增強他們的新鮮感,使他們?yōu)槌晒Χ吲d,并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直接將物體對象和動作與英語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思維習慣。例如,在教七年級上冊Module7 Unit1 How do I write homework on the computer?時,可用電腦部件直接引入單詞;在教學中,如果您可以使用物體對象或動作,您可以不使用圖片或幻燈片,因為物體對象和動作比圖片對學生更有吸引,加深學生的印象。
2、用語境設置法引入新詞匯。
只有當文字嵌入在上下文中,生活才容易記住。這是語言學家呂叔湘所認可的,因此,在引入新詞時,教師可以將新詞放入語境中,讓學生根據(jù)語境猜出新詞的意義。例如,教tired時,可以做動作邊說:I am very tired, I need to have a break.在語篇中引入了大部分詞匯,培養(yǎng)了猜測詞義的能力,同時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用這種情景教學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猜測詞義的能力,同時能營造好的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使詞匯教學與情景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很好地運用所學詞匯,真正做到會學會用,從而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
3、用猜謎法引入新詞匯。
猜謎語也是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興趣,學生可以主動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和寫技能,并最終記住單詞。例如,在引入七年級M6表動物的單詞時,我對學生說:Which animal is it? It is very thin and very long....(snake)...學生通過猜謎語,專心去聽并作出分析和判斷。這些都是思維能力的鍛煉。在個節(jié)課中,如能用一、兩個單詞用于猜謎引入,課堂會更豐富多彩,學生會更感興趣。
三、初中英語課中如何教會學生掌握詞匯策略
1、表演性教學
在教學中,語言實踐很重要,表演是其中一種,可以通過情景會話,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達到用英語思維交流的目的。所以在教學單詞,應該使用性能盡可能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死”記住這句話變成“活”記,在"This is ....."句型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站到講臺來介紹他的朋友給同學們,讓學生在快樂的表演中接受知識。這種新鮮感能使學生持有穩(wěn)定的學習興趣。
2激勵性教學
不服輸,好表現(xiàn)是初中學生的特點。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用組織競賽的方式進行單詞教學,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在導入完新單詞后,運用頭腦風暴,讓學生快速反應對應的中文意思,通過這種比賽,令人興奮的是,這個團體的成員自愿代表這個團體。運用動機教學法,學生在學習單詞時要特別專注,學生要展現(xiàn)自己的記憶力,都要為小組加油。通過鼓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和競爭意識。
3、鏈環(huán)式教學
隨著詞匯量的加大,學習科目多,但學習時間很有限的中學生活,鏈環(huán)式教學顯得更為重要。教名詞時,可以講規(guī)則變化和不規(guī)則變化形式。這較快地擴大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運用這些詞的能力,另外,在學習動詞詞組時,采用鏈環(huán)式教法,效果更好,如教be good at可啟發(fā)學生把已學過的be good for搭配的詞組做歸類復習,同學們很快就聯(lián)想復習了“Fruit is good for us.”等句子。此方法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能力。
4、對學生進行瞬間記憶訓練
記憶以三種方式存儲在大腦中:即時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暫記憶有很短的儲存時間,但在記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教學新單詞,第一個清晰的記憶指標,例如當教學新單詞,要求學生在幾分鐘內記住他們所學的新單詞,老師讀單詞,學生說中文意思的培訓形式。為了達到要求和快速記憶,學生必須高度重視閱讀和背誦。強烈的記憶欲望可以提高記憶的效率。通過這種訓練,學生會集中精神,提高記憶的速度,從而提高記憶的效果。
5、感觀記憶
在記憶單詞時能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可以大大提高記憶能力。眼到有助記憶,口到可以入耳,耳到易入心,再加上手到,心會更專。使用各種感官刺激比單一視覺記憶更為深刻,也可以長期記憶。
6、利用構詞法教詞匯
到初三后,很多單詞都是在原來所學的單詞加前綴、后綴構成,如表示否定的“dis-, un-, in-”等前綴以及表示形容詞的“-ful, -less, ”等后綴。如果老師能教學生一些構詞規(guī)則,學生的詞匯量將會大幅度提高。例如,學習是最簡單的處理前的反義詞形容詞+ -前綴。在教學中,老師講述了一些構詞法,給出了大量的相關練習,通過練習掌握詞綴的運用。在英語學習中,我們應該鞏固我們所學的詞匯,迅速擴展我們的詞匯量,同時加深我們對單詞含義的理解,并善于使用它們。
四、初中英語課后如何教會學生掌握詞匯策略
1、分類記憶
隨著詞匯的積累,詞匯量將越來越大,對詞匯的分類記憶就顯得尤為必要。如按動物、植物、人物、食物、學習工具等分類﹔把一些易混淆的詞等經(jīng)常歸類對比,以加深記憶。
2、構詞記憶
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使用構詞知識,背單詞,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單詞的結構找到這個詞和詞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如根,前綴、后綴、合成、轉換、規(guī)律性等可以記住一串單詞,還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不僅認為記單詞記得快,也不容易忘記。
3、思維導圖記憶
思維導圖記憶可用于思維分析的記憶,在學習中,應常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在用有利于自身記憶而進行發(fā)散思維并畫出思維導圖。思維導圖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增強了學生對詞匯的記憶。
五、結束語
實踐證明,在課堂導入、課中、課后能靈活多樣的引導學習詞匯的方法此方法能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語詞匯的興趣,通過以上方法對詞匯的引導,可以使學生英語詞匯有了大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勞凱聲,教學理論研究 [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2] 休白眉,岑有林,國外語文教學法 ( FLTM )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曾樸初,初級英語課教學研究[M].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9
[4] 王振亞,《語言與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