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梅 冷燕如
摘 要: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小學階段是一個學生開始認識學習的階段,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往往取決于這一階段;初中階段是一個學生正式開始學習的階段,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程,既要對小學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認識了解,又要為高中階段的學習打基礎(chǔ)。因此,初中的學習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主要對學生的思維素養(yǎng)進行充分的培養(yǎng)尤其在英語學科的教學中,一個好的思維方式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guān)鍵。本文主要討論初中階段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素養(yǎng)在學習英語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關(guān)鍵詞:思維素養(yǎng);初中英語;實踐研究
學習語言類學科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學生有一個立體化的思維素養(yǎng)在學習英語方面可謂是如魚得水,英語學科學得好對于一個學生思維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是事半功倍,對于別的相關(guān)學科也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許多初中學校在英語教學方面正在積極地響應號召,重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思維素養(yǎng),也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英語教學方面的思維培養(yǎng)仍然還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阻礙學生在英語教學方面發(fā)展的腳步,對學生后期的英語學習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
一、發(fā)展學生思維素養(yǎng)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一)學校培養(yǎng)學生思維素養(yǎng)的方式存在問題
首先,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工作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教育學生學習英語應該首先要具有一個強大的思維能力,才能對英語有一個整體的大致了解,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才不會很困難,老師紙上談兵的教學方式會是學生認為英語學科是一門非常深奧難懂的學科,從而打擊到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其次,學校和老師家長等人相對更在乎學生的成績,只看得到學生的成績單,往往忽略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的收獲,因此導致初中英語的教學應試教育的性質(zhì)大于素質(zhì)教育的性質(zhì)。
(二)在初中英語方面沒有良好的培養(yǎng)思維素養(yǎng)的教學環(huán)境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外語學科,普通中學生的生活中基本不會與英語有較大的聯(lián)系。尤其學生剛剛深入地了解英語時,二十六個字母分開放時每一個都認識,組合起來時每一個都不認識。再加上現(xiàn)階段我國部分初中學校的英語老師的自身能力有所欠缺,自己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地方,不能正確教授學生,學校又因為請外教的資金昂貴而放棄,因此在宏觀上并沒有給學生提供一個比較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就導致學生學習英語和培養(yǎng)思維方面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三)學生沒有學到正確學習英語的方法
一般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背單詞,英語課本后面的單詞表背得滾瓜爛熟卻還不會與人正常的用英語交流,英語閱讀理解也做得慘不忍睹。學生往往納悶為什么單詞這么熟悉卻還不會應用到文章中去,英語與漢語雖然都是語言類學科,但是其本質(zhì)上是存在一定區(qū)別的,漢語的字是方塊字,一般情況下是有部首和少部分簡單的漢子組成一個新的漢字,而英語的最小單位只有二十六個英文字母,所有的單詞,句子等都是由字母組成的,因此英語單詞可能字母的排列方式一樣,但是大小寫不一樣,這個單詞的意思可能就不一樣。
二、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素養(yǎng)
(一)學校改變英語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的思維
首先,學校在安排英語授課時應該將英語課分散地排課,最好做到每天至少讓學生上一節(jié)英語課,保證學生每天都能接觸英語以防因為長時間不上課將以前所學的知識忘記,保證英語課的數(shù)量,提高教學質(zhì)量。其次,學校招聘英語老師時最好招聘外教老師,那樣學生無論是上課還是下課都會盡量用英語與老師對話,英語課上減少漢語的使用,在實際中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再次,老師要安排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外與人交流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保證學生每天的英語聽說量,在生活中積累學習英語的素材,認識英語單詞在實際語境當中的意思。另外,課上老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fā)散思維,有疑問的找老師或同學討論,不要立即告訴學生答案,要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享受自己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自己的思維,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語與人交流
普通學生在生活中大都使用漢語與家長老師或同學交流,說起漢語來出口成章,但是一遇到英語就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或者課下時間學生與老師或同學交流時最好使用英語,這樣讓學生盡可能地處于一個英語的環(huán)境中,日常的交流使用英語,在遇到不會的句子時引導學生用另一個意思表達或是通過單詞的一詞多義解釋句子。學生會通過交流了解許多單詞原來不是想象中的那個意思,原來單詞表上的意思也可能是那個單詞最不常用的意思,通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來解決實際問題。
(三)老師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培養(yǎng)思維
由于學生大多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大,喜歡文科或者理科類的學科勝過英語,英語也沒有明確的界限表明是屬于文科還是理科,因此某些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就是浪費時間,所以導致學生就此荒廢了英語的學習。因此,老師在課堂上應該首先引導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例如,講課前先給學生講一段英文的小故事,故事最好以英語為主題,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趣味性,感受學習英語也是很有意思的,然后通過這個小故事再引入接下來的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接受英語中存在的小秘密,激發(fā)好奇心去探尋學生所不知道的英語的竅門。另外,老師要總結(jié)英語單詞中容易混淆的幾個單詞,將這些類型的單詞都羅列出來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記憶。例如:quite是相當?shù)模罅康囊馑?,而quiet則是安靜的,兩個單詞的寫法如此相近,意思卻相差十萬八千里,將兩個單詞放在一起讓學生記憶,不僅不會混淆,還能將兩個單詞的意思都記住,因此這樣的方法有利于學生進行記憶的。
參考文獻
[1]張鯤,張彥杰,王澤彥.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探究[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19-22.
[2]姚燁瓊.基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shè)計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