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秀華
摘? 要:本文是音樂課實踐中觀察到的問題而產(chǎn)生的觀點,作為這一課題的支點,以“五步自主教學法”為啟迪,認識到音樂課上學生學習習慣。我校在借鑒外地先進教學理念和經(jīng)營的基礎上,2008年開始以“目標展示——學生自學——學生互學——教師點撥——練習與延伸”為內(nèi)容的“五步自主教學法”改革實驗,其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音樂課堂;五步自主;培養(yǎng)好習慣策略;課堂魅力
人的教育核心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但一直以來,在我們的音樂教育中很少有人關注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究其原因,一是音樂學科在眾多學科中被認為是副科,不受重視;二是學校音樂教育存在功利化傾向,只要求在對外公開課上有良好的表現(xiàn),而學生在每一節(jié)常規(guī)課上的表現(xiàn)及學習習慣的好壞經(jīng)常被忽略。經(jīng)十一年的實踐,“五步自主教學法”給我們的音樂課堂帶來了一些好的習慣,使教學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音樂課堂規(guī)矩的建立,教師教學的狀態(tài),以及學生學習的效果,“五步自主教學法”的運用究竟給我們的音樂課堂帶來哪些“好”的習慣呢?
一、目標展示(課前準備的習慣)
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先展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并讓學生依據(jù)學習目標自學,找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樣做,既讓學生課堂上有明確目標、有的放矢,又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學會思考,調(diào)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中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有哪些,不能解決的有哪些,更好地提高了聽課效率。真可謂“有目標,才有方向”。
而學生做好課前一切準備工作,是上好音樂課的前提。很多學生對音樂科目不重視,一下課就把音樂課本放到桌箱底下一直到下節(jié)音樂課才翻出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度出現(xiàn),我一般在課結(jié)束的一兩分鐘,將下次課的學習目標展示給學生看,這里也暗示了學生要打有準備之仗,這里的“準備”包括“心理”和“行動”上的。心理準備就是暗示自己“下一節(jié)課要學什么,我應該在課前預習一下”,行動準備就是拿出書本和課堂用的樂器,等待音樂課的到來。
二、學生自學(自學的習慣)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教師走上講臺,想的不應該是怎樣講好,而應該是讓學生怎么學會。教師如果不研究學生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心理狀況,興趣所在,而只是滔滔不絕,手舞足蹈,以我為主,壟斷課堂甚至自我陶醉地傳授知識,這樣的方式老師倒是講得酣暢淋漓、痛快,可課堂氣氛卻死氣沉沉,學生索然無味。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于被灌輸,被壓抑,被剝奪思考、表達、交流的權(quán)利,處于完全被動的觀眾、聽眾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肯定很難被調(diào)動起來。而在“五步自主學習教學”的課上,有小組交流,師生互動,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jié)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有時甚至是在爭論中結(jié)束課堂。
三、學生互學(合作的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初期,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三種情況:閑聊、玩鬧、冷場,此時肩負引導使命的教師如果不能合理地進行組織調(diào)控,小組合作就可能夭折?;蛘呤剐〗M合作流于形式,成為無效勞動。因此,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合作,對積極主動與同伴合作,互幫互學的小組成員,給予表揚。經(jīng)過反復實踐,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品質(zhì)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也將之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
四、教師點撥(聆聽的習慣)
音樂是聽學的藝術,音樂教學活動都是建立在“聽”的基礎上的,美國作曲家科普蘭說:“你要聽懂音樂嗎?第一是聽;第二是聽;第三還是聽?!蹦敲矗谝魳沸蕾p中怎樣引領學生去聆聽音樂,更好地理解音樂,感悟音樂呢?我認為,欣賞音樂就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聆聽,感悟音樂的過程。課上,范唱、教師教唱、聽同學唱、自己唱,因此,養(yǎng)成認真“聆聽”的習慣尤為重要,所以我每節(jié)課都會強調(diào)學生課上認真聽老師講,聽同學唱,課后多聽聽音樂,多聽自己唱。
五、練習與延伸(歌唱的習慣)
音樂教材里“唱”的內(nèi)容占有重要的位置,“唱”是學生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一個人有沒有好的歌唱習慣,將影響他一生對歌唱的興趣愛好和審美標準的建立。“歌唱”須有良好的氣息支持,有統(tǒng)一的音色,有豐富的情感表達,要把握音準節(jié)奏,注意坐姿站姿,咬字吐字。學生養(yǎng)成了好的歌唱習慣,既可以把歌唱得很美,很有味道,還可以讓歌唱成為學生的終生享受,帶給他們一生的快樂。
魏書生說:“同樣是音樂課堂,有的老師視為畏途,有的教師視為樂園。同樣一節(jié)音樂課,一位老師講,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忽而眉飛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換一位老師講,學生學得索然寡味,忽而閉目養(yǎng)神,忽而驚覺欠伸,上課簡直成了受罪。課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師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異。”我們的教育思想一定要轉(zhuǎn)變,我們要靜下心來,少點躁氣,多讀書,多思考,真正把“五步自主學習教學法”運用于教學中,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音樂的好習慣,想走好“展示目標——學生自學——學生互學——教師點撥——練習與延伸”這五步。一定在課堂中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課前準備的習慣——自學的習慣——合作的習慣——聆聽的習慣——歌唱的習慣”,這樣的好習慣可以直接的展示老師的魅力,課堂的魅力,只有課堂具有了魅力,教師才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