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力 孫吉鳳
智慧學校是學校發(fā)展的未來方向,學校以教育信息化時代下智慧校園的校本范式構建為內容,結合普通高中的特點,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整合學校工作、學習和生活為一體化環(huán)境,各種現代化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充分融合。此舉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智能感知環(huán)境和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chuàng)新的數據展示、透明高效的管理服務、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科學方便的校園生活。
創(chuàng)·智·慧:智慧校園新范式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學地處杭州城西科創(chuàng)大走廊核心區(qū)域,毗鄰中國人工智能小鎮(zhèn)和阿里巴巴淘寶總部,以得天獨厚的區(qū)域優(yōu)勢踐行智慧校園新范式。以“創(chuàng)新”“智聯”“慧智”為核心,載體為“智慧關愛管理系統”和“智慧課堂教學系統”,智慧關愛管理系統從學生數字德育、電子檔案、生活健康三個維度進行數據的集群收集與分析;智慧課堂教學系統則從師生關系的新范式、課堂教學的新樣態(tài)、教學評價的新模式三個維度進行數據的挖掘和采集。兩個系統之間進行數據收集、分析與整合,培養(yǎng)學生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創(chuàng)·智·慧”引領下學校教育智慧關愛系統 一是創(chuàng)新意識構建數字化德育系統。利用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微信、翼校通、校園網、學籍管理系統等平臺,采取用戶實名制注冊登陸,進行有效身份驗證,教學平臺實行半開放式,并設置敏感詞語自動屏蔽系統,既讓學生與教師能夠發(fā)表觀點,使各種思想呈現交流碰撞的局面,又能保證網絡德育環(huán)境的安全健康。創(chuàng)新學校德育形式,重視個性化德育,優(yōu)化德育評價體系,合理收集分析大數據,提高數據辨別、提取能力,促進學校德育的實效發(fā)展。
二是智聯思路創(chuàng)建電子化成長檔案。利用網絡平臺,將學生的成長檔案電子化,能夠更加全面、有效地展示學生的進步情況和學習情況,對高中生的成長過程進行點滴記錄,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課程評價方法。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高中階段學生成長檔案的建立,應當更加全面的反映學生的真實面貌,便于教學管理者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對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與管理,增強高中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在此背景下,智聯思路下創(chuàng)建的電子化成長檔案包括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評價與個性發(fā)展評價,從而全面落實成長記錄系統。
三是慧智愿景完善健康型保障系統。利用校園卡管理系統、視頻監(jiān)控系統、寢室管理系統、體質測評系統將學生在學校生活、運動、休閑、休息的各個方面的數據進行集群和分析,了解學生飲食結構的科學性、運動與體質的相關情況、休息與學習合理時間分配,產生個性化的成長報告。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的健康狀況制定個性化體育鍛煉計劃與心理輔導相關課程的個性化輔導,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成長。
“創(chuàng)·智·慧”引領下學校教育智慧教學系統 一是創(chuàng)新意識構建課堂教學新范式。人工智能引領下的智慧課堂,師生共同使用智慧教學平臺,使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立體化,無障礙地進行即時交流互動;師生學習資源體現出媒體化、智能化、碎片化的特點,按需推送、實時同步;采用導學式、互動式、合作式、游戲式、泛在式等各種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依據動態(tài)數據測評分析,實時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獲取情況和個體間差異,從而進行分層教學,有序進階,真正實現個別化教學和因材因人施教。
二是智聯思路打造課堂關系新樣態(tài)。打造具有現代化氣息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是課堂智慧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為課堂智慧學習的主體,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知識儲備、學習需求的學生,以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為依托,配備移動智能終端,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設計定制個性化學習方案和合理性生涯規(guī)劃,師生之間實現良好互動,真正以學生智慧發(fā)展為目標,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
三是慧智愿景創(chuàng)建課堂評價新模式。將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各個表現進行動態(tài)化數據分析,把有型的過程性行為鑲嵌到無形的虛擬數據云中去,通過情境感知、數據挖掘、信息整合等方法,形成每一位學生所特有的個性化結果分析,實現教學環(huán)境的數據化到數據的環(huán)境化轉變,學生情況數據化到數據分析個性化的轉變,實現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評價方式與方法手段的高度結合。
總結、反思、遠瞻:走向更深處
依托“未來學校”的打造,實現“美好教育”的愿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將新時代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總綱,聚焦于培養(yǎng)深具時代氣息的“智慧的人”。智慧教育作為新時代發(fā)展的特征屬性,作為美好教育的愿景所在,在創(chuàng)新、智聯、慧智的基礎上,如何打造智慧型校園,還需要更多更加美好的實踐探索。
積極參與智慧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為智慧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提供動力,把推進智慧教育發(fā)展與教育教學改革相融合,加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努力培育智慧時代下的智慧型人才。讓智慧校園建設的實踐和探索,始終在美好的教育之路上。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