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
摘 要:高中生物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合理運用實驗教學,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可以適應社會發(fā)展潮流的全能型人才。本文主要討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和實施策略,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課堂體驗感,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字: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老師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個高中逐漸開始意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并將它合理地運用于生物課堂的教學實踐中。實驗教學是以課本知識為基礎,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實驗操作技能,使學生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加深對課本中的理解和鞏固,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1]。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實行實驗教學,老師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實驗教學的真正意義,使學生們具備良好的實驗操作技能,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尊重實驗過程中的客觀規(guī)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實驗教學的真正目的。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實踐中,老師只注重于課本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生物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其理論知識的學習相對比較枯燥乏味,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實驗教學,可使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生物微觀世界,使其對課本知識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有效結合起來。此外,運用實驗教學法,可使學生在實際的操作觀察過程中,切實感受到生物的獨特魅力,了解屬于生物的全新世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企業(yè)越來越注重員工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自學能力,“書呆子”式學生正在慢慢地被時代淘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行實驗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在實驗操作中培養(yǎng)他們的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2]。
3.加深對課本知識的鞏固
在高中生物理論知識的教學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過于片面,對課本知識缺乏直觀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們死記硬背的知識點容易被混淆,也容易被遺忘。實驗教學的合理運用,使得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了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他們在實驗準備、實驗操作和實驗總結中反復思考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不僅對課本知識進行了多次記憶,還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知識,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實施策略
1.合理設計實驗內容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實踐中,老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實驗內容,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教學,增強對課本知識的記憶和鞏固。在實驗內容的設計過程中,老師要充分考慮實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好對實驗內容進行預試驗,確保實驗的可操作性。其次,老師設計實驗時,要加強實驗內容與課本知識之間的銜接,使實驗教學更好地服務于理論教學。比如,在講植物有絲分裂這一章節(jié)時,老師為了讓學生對植物有絲分裂的過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就結合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個小實驗。在實驗之前,老師首先要求學生復習顯微鏡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預習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的特點和變化。在實驗過程中,指導學生們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根尖生長點的細胞,然后換到高倍鏡觀察各個時期的染色體變化情況,并根據不同的染色體分布情況判斷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那個階段。學生們通過實驗教學,既復習了顯微鏡的操作,又對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有了一個生動形象的認識,加強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除此之外,學生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其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2.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老師要加強實驗的探究談論和總結環(huán)節(jié)。比如,在實驗開始之前,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實驗原理是否科學,實驗材料是否合理,實驗效果是否明顯,實驗操作是否可行,實驗變量是否可控,是否需要進行對照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合理的預測,分析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失誤[3]。通過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老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實驗態(tài)度。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能由于自己的操作失誤或者其它原因,得出與其它學生完全不同的實驗結果;針對這種情況,老師要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實驗步驟和實驗方法是否正確,分析這種結果出現(xiàn)的客觀原因,從而達到實驗教學的真正目的。
結語: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合理運用實驗教學,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并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實驗教學的大范圍運用,既是生物教學中的偉大創(chuàng)新,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必將引領生物教學的發(fā)展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虞桂琴,高贏.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163-164.
[2]張楠.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及開展策略[J].甘肅教育,2018(05):71.
[3]陳欣.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