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霞
我曾經(jīng)讀到過一則鎖與鑰匙的故事,對此感慨頗深。從前,有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門上,一根鐵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只見它將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zhuǎn),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鐵棍奇怪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的力氣都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其實,人心有時就像上了鎖的大門,再粗的鐵棍也無法撬開,唯有用心思考,運用正確合理的方式、方法才能把自己變成那細膩的鑰匙。
對于教師而言,也是如此。只有努力做鑰匙般的人,做走進學生心里的人,為學生“開門”,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發(fā)展學生,才能為學校的發(fā)展注入強心劑。
為學生開啟一扇“思考”之門
有效的課堂學習和適量的課外作業(yè)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必要過程。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逐漸具備思考問題的能力,學會動腦筋推敲問題,這是學生可以受用一生的。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就是思考力。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能擁有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和潛力。我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力:
首先,認識自我。認識自我、了解自我是具備思考能力的前提。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告訴我們要認識你自己。只有認識自我,才能充分了解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次,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是思考的開始,只有具備了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才會有解決問題的過程,才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再次,保持好奇。喬布斯在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學)演講的最后一句話是:“Say hungry.Stay hungry.”意思是保持饑餓,其實就是讓我們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不斷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成長,永遠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就是永遠在積極地思考。
為學生開啟一扇“習慣”之門
俗話說:“做好一件事并不難,難的是養(yǎng)成一種認真做事的習慣?!卑徒鹨舱f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yǎng)開始。”習慣會對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巨大影響,它經(jīng)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教育,就是要教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
首先,在班級的生活瑣事上落實好的生活習慣。有了嚴格的生活態(tài)度才會有高要求的學習效率。班級內(nèi)部的衛(wèi)生、黑板衛(wèi)生、學生課桌內(nèi)的衛(wèi)生等等,無不體現(xiàn)著學生生活習慣的好壞。
其次,各種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要落到實處、細處。如要求學生要字正腔圓,即寫字一定要端端正正,讀書發(fā)音一定是要口齒清楚;每一份作業(yè)都要認真對待,“咬文嚼字”……學生慢慢養(yǎng)成嚴謹?shù)膶W習習慣后,學習也會事半功倍了。
為學生開啟一扇“效率”之門
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在這個網(wǎng)絡便捷的數(shù)字時代,“效率”顯得尤為重要。學習亦是如此,好的學習習慣能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高效率的學習還需注重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習的專注度。例如,不管是上課還是下課,教室里靜悄悄還是鬧哄哄,小Z總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別人花半天時間才能做完的作業(yè),他一個小時就能完成。這是因為他學習特別專注,所以效率也就特別高。二是學習的自律程度。自律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一個自律程度高的人做事能夠井井有條,效率倍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和強度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同時,自律能力的養(yǎng)成也將讓學生受益終生??梢赃@么說,自律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
為學生開啟一扇“理想”之門
威爾遜曾說過:“我們因夢想而偉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夢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陰天的雨霧中,夢想著未來。有些人讓夢想悄然絕滅,有些人則細心培育、維護,直到它安然度過困境,迎來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總是降臨在那些真心相信理想一定會成真的人身上?!笔堑?,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理想,因為理想是前進的燈塔;理想是黑夜里閃亮的明星;理想是大海里航行的羅盤……
作為教師,我們就是學生人生的擺渡人,我們就是學生人生的領航員,我們就是學生人生理想的引導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學生確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樹立勇往直前的信心和斗志。因為只有有了遠大的理想,才會有為之積極奮斗的動力,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學習熱情。這才是教育,這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
教育,就要讓學生有溫度,有情懷,有精神,做一個內(nèi)心豐盈的少年;就是讓學生能堅守夢想,擔當責任,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就是讓學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足當下,放眼四方,心懷天下,做一個志在四方的好兒郎!
總之,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課本知識、題海戰(zhàn)術;不能只盯著結(jié)果的成敗,更應重視過程的精彩。學習并不是只有100分才是完美。盧梭在《愛彌兒》這部教育巨著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植物是由栽培塑造的,人是由教育塑造的……我們生來軟弱,我們與生俱來一無所有……一切我們生來所不具有的和隨之長大所需要的都是由教育所賦予我們的……”它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賦予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光和熱。因此,教育的意義在于塑造人,在于讓人學會成長,在于為學生“開門”。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梅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