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嘉旭
摘 ?要:一首內(nèi)涵豐富的優(yōu)秀詩詞,就像一位良師益友。古詩詞鑒賞和學習能夠改變和塑造人的性格,陶冶情操,使學習者的情操和志向進一步升華。一般而言,學生初次接觸和學習較為大量的古詩詞是從初中開始,語文教師要通過不斷對詩詞鑒賞教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新來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和學習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古詩詞
語文作為教育方面最重要的一個科目,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特別是中學階段,很多學校反而把數(shù)學甚至英語等其它科目的教學看的比語文教學更加重要。不過,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普及和新教改的推行,國家和學校已經(jīng)加大了對語文科目的重視,然而在教學手段和形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在詩詞鑒賞方面,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對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思考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家長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在校的學習和表現(xiàn)情況的考量標準,中學也以班級整體的成績作為評判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這導致的是古詩詞學習本來的意義被教師和學生所忽視,取而代之的是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初級中學的語文考試中對古詩詞的包括默寫、翻譯和課外詩詞鑒賞和翻譯較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為了讓學生取得更高的考試成績,讓學生直接對古詩文的內(nèi)容、翻譯以及情感、主題死記硬背,而忽略了對學生古詩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的提高,更加忽略了古詩詞學習原本是為了幫助學生提高道德修養(yǎng)、陶冶情操、樹立遠大志向等的作用,不僅不利于學生古詩詞學習和鑒賞水平的提高,還容易對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熱情造成不良影響。
而事實上,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擯棄一味死記硬背的教育方式而采用朗誦、記憶和情景式鑒賞教學結(jié)合的教學方式,只要方法正確,教師足夠細心和耐心,學生最終取得的學習成績不一定比死記硬背教學方式取得的成績低。因為后者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對詩詞學習鑒賞能力和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堅持教學一段時間以后,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能夠得到質(zhì)的提高,并且通過后者進行學習的學生在進行課外詩詞鑒賞時也具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
二、常見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方式
1.賞“情”
賞情是當前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是奠定初中生語文詩詞鑒賞學習的重要基礎(chǔ)。賞情這一教學方式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詩詞的情感把握能力,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的主要思想和相關(guān)內(nèi)涵。而在賞情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會采用情景教學、思維模擬、以及相關(guān)情景分析等對詩詞情感進行解析。同時,賞情教學需要學生能夠正常的了解與學習作者自身的相關(guān)背景,并結(jié)合作者自身的遭遇,以便于更好地了解詩詞的內(nèi)涵。
2.賞“技”
閱讀詩詞與學習詩詞,不僅僅需要了解詩詞中蘊含的情感和相關(guān)現(xiàn)象,還需要能夠了解與掌握作者創(chuàng)作詩詞時的技巧和相關(guān)的創(chuàng)作方式,例如是用什么樣的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相關(guān)詩詞創(chuàng)作的,都需要學生通過分析與解讀進行相關(guān)的了解與學習。抒情手法、表現(xiàn)手法、以及相關(guān)的修辭手法等都是詩詞的重要要素之一,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在現(xiàn)實的情況中了解相關(guān)手法的作用,并將其應用到日常的生活中,也成為了當前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的重要任務(wù)之一。
3.賞“妙語”
常說詩詞妙語連珠,而具體分析如何妙、哪里妙、妙在哪里等,都是初中詩詞鑒賞教學需要傳授給初中生的一種詩詞鑒賞能力。而同時來講,學會分析和賞析精煉的詩詞妙語也同樣是詩詞鑒賞的更高境界。而在這一方面,初中語文教師往往會選擇案例賞析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如何更好地賞析“妙語”連珠的詩詞。
三、對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方式的幾點思考
1.回歸教學,重新出發(fā)
上文指出,在以往的語文詩詞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加重視相關(guān)知識系統(tǒng)的教授與呈現(xiàn),并且由于受到考試成績的限制,學生容易陷入對知識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中,往往造成教學效果不是很好。而如今,學校應當更加提倡新的課程標準,規(guī)避過去傳統(tǒng)的對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達到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效果。
2.加強朗誦,積累財富
古人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边@句話告訴我們,對于難以讀懂的一本書、一部作品或一首詩詞,多讀幾遍,就能夠容易理解作品中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要想讓學生深刻體會詩詞的內(nèi)涵,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詩詞熟讀并朗誦,在提高學生融會貫通能力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對語言的表達和運用能力。
3.變身詩人,感同身受
詩詞的含義和內(nèi)容,與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文化底蘊以及作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想要真正的更快地讀懂一首詩詞,就必須對詩詞的作者進行充分的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拉近與詩人的時空距離,產(chǎn)生與詩人思想和感情相互契合的情緒,讓學生變身詩人,用心感受古詩詞所要表達的韻味。
4.熟知意象,感悟意境
詩詞里面存在的意象,代表著一些融合了作著思想感情的事物,很多意象經(jīng)過數(shù)百年上千年的人們感情的積淀,有著它獨特的內(nèi)涵。例如“明月”和“圓月”,往往被人們作為表達對親朋好友的美好祝愿和團聚的情感寄托,表達了人們對團聚美好生活的向往。像詩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而“殘月”的意象更多的是表示別離,像《相見歡》里面的“月如鉤”,表達了詩人的深深的離別之愁。除此之外,還有“烏鴉”代表著衰敗和凄涼,像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等等。
結(jié)語:
總而言之,教育是關(guān)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對于初中詩詞鑒賞的教學不能只拘泥于對考試成績的要求,應當回歸本來的教學目的,使古詩詞學習真正的發(fā)揮它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回歸課程,重新出發(f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加強朗誦,積累財富;變身詩人,感同身受;熟知意向,感悟意境。
參考文獻
[1] ?黃琳.初探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J].芒種,2018,(12):32-33.
[2] ?盧凡.關(guān)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探究[J].速讀(下旬),2018,(11):195.
[3] ?徐崇明.初中古詩詞誦讀策略淺談[J].中學語文教學,2017,(12):31-33.
[4] ?張景遠.初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的策略[J].新一代(下半月),201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