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苗
【摘要】 ?在學校高等教育階段,化學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據(jù)關鍵的地位,化學學科的理論知識非常抽象,學習起來復雜難懂,要求學生可以自主歸納,分析推理。伴隨著新課程改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對于化學課堂的要求不斷提升,傳統(tǒng)教師單一授課的模式被取代,不斷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建立自主學習的ACP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效提升課堂的上課效率,對整個教育事業(yè)起到促進作用。本文就初中化學教學中ACP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進行分析研究,并作出總結。
【關鍵詞】 ?初中化學教學 ACP小組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113-01
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模式下,老師通常會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初中化學課堂一項都是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即使采用了小組合作模式,通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小組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少發(fā)言交流,沒有動手實驗,集體溝通,并且只是等待教師將最后的理論歸納出來,沒有將化學知識進行內(nèi)化,死記硬背一些化學原理,然后短暫的記錄,無法自主分析主動學習,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也無法真正學到知識,不能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不能提高學習水平,也不能滿足合作學習的本意,無法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對初中化學教學中ACP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ACP 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
ACP小組合作學習,是分組學習的進一步升級,它的教學模式圍繞著“生本教育”理念,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為核心,主體形式就是小組合作,很好地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效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旨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展示能力、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具備競爭意識,可以為整個團隊付出??偟膩碚f,ACP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主動、互動合作、然后展示出來,三部曲的形式,獲得自覺主動學習的能力,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ACP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應用
2.1分析學生的情況,用心分配學習小組
一般來說,每個學生的特點性格不同,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掌握情況也不同,教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不能肆意分配,一旦將學生錯誤分配組合在一起,將會對學生自主學習造成困擾,教師應堅持“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原則,在分組之前,教師就要做好充足準備,積極主動地去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比如性格、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化學成績等方面,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確保每個小組中,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一起學習,并且每個組的成員中,可以選擇一名有責任心、有組織能力的學生當小組的組長,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被要求坐在一起,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不自覺的學生,不認真聽講,這時就需要各個小組長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責任,及時停止這種上課不守紀律的行為,保持自己的小組成員可以都充分投入到上課氛圍中,使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地進行;小組里有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將會形成榜樣力量,帶動其他學生一起學習,讓學生在無形間改進學習態(tài)度,更好地學習。
2.2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
在化學課堂中,有一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內(nèi)容相對于學生而言不容易理解,這就需要小組合作共同學習,并且給每個小組成員提出問題,然后大家一起談論,最后在課堂上展示,比如在第一節(jié)《物質(zhì)的變化》中,物理變化的影響,可以向每個小組學生提出問題,讓小組的成員談論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物質(zhì)的變化現(xiàn)象,這時候小組內(nèi)每個學生有的可能一開始不知道什么是物質(zhì)額變化,可以由老師舉個例子,然后比一比,哪個小組總結出來的現(xiàn)象多,這時候?qū)W生帶著問題思考,羅列出他們知道的生活當中的化學,比如石蠟融化、還有在正常天氣狀態(tài)下,水預冷會變成冰,以及在汽車加油的過程中,汽油會揮發(fā)等。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化學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節(jié)中,教師向各個小組分別提出問題,可以向A小組提出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是什么?物理性質(zhì)是什么?氧氣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然后向B小組,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是什么?物理性質(zhì)是什么?氮氣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向C小組提出稀有氣體有哪些?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zhì)是什么?物理性質(zhì)是什么?各個小組都有問題,然后讓小組成員談論得出結果,然后由某一位成員上講臺進行展示。
2.3小組內(nèi)分步驟完成各自內(nèi)容
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由于一個小組成員有限,化學又是一門需要動手實驗總結原理的科目,因此在進行實驗時,分組教學模式正是非常適合,分工明確,將實驗需要做的每一個任務落實到每一個成員身上,使小組內(nèi)得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實驗任務中來。第一次分工合作可以由老師分配,根據(jù)每個成員的能力不同,特長不同,有的成員比較細心,有的成員比較富有邏輯性等,根據(jù)不同成員的不同特點,分配每個人不同難度的任務,例如在進行最后一節(jié)課題三,《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時,要求分為兩個對比實驗得出一氧化碳的性質(zhì)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這時候可以在隊內(nèi)分配任務,有的同學掌管酒精燈的加熱、有的學生加催化劑、有的成員根據(jù)實驗反應做好記錄,通過每個成員將各自任務做好,然后透過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做好各自的任務,團隊合作,樹立責任感,讓學生自己探索化學的奧秘,提高化學學習的興趣,使得化學課堂更加高效進行。
結束語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學生是我們祖國的未來,通過對初中化學教學中ACP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得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 參 ?考 ?文 ?獻 ]
[1]張來群. 能效“ACP”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運行機制探究[J]. 教育視界, 2017(9):20-20.
[2]袁英. 小組合作課堂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于彩香實驗中學ACP能效合作課堂的實踐感悟[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8, No.1044(8):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