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艷
摘 要:我國規(guī)定生物是中學階段的基礎課程,旨在讓中學生們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球,掌握大自然的發(fā)生規(guī)律。然而生物不在中考的考試范圍,所以很多中學對中學生物的教育不是很重視,造成生物課堂的學習效率偏低。本文主要探究了當前生物課堂的現狀,并針對這些現狀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中學生物;病根;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促動下,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存在較多的問題,學校對生物課程并不重視,教學效率低下,本文從現狀教學出發(fā),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優(yōu)化和改善。
一、我國當前生物課堂教學現狀
1.1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參與程度較低
傳統(tǒng)的課堂結構是: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知識課堂的參與者。從多份課堂實錄,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學生并未作為主體參與到課堂的探究當中,知識跟隨著老師的思路去理解,并沒有親自參與到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最后得出本節(jié)課的結論,也都是在老師的總結下得出的,這種傳統(tǒng)的課堂結構造成了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1.2教學形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自由空間低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比較小。有效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教師為學生們搭建一個廣闊的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有個性的學習機會。教師應該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參與到課堂當中。而且上課的形式也很單一,表現為多以提問的方式來與學生們互動,老師們大多數提問完以后很少給學生們留下思考的時間,導致學生么的回答多事應激的。教學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我認為所有的學生都該被賦予學習的機會,然而學校并沒有把這個學習的機會平均分給每一位學生,盡管每一位學生都會有速度、程度上的不同,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應該有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平等的獲得知識。但是通過對多數學校的調查顯示出,教師上課對兩種學生更為關注:一種是上課表現積極活躍的學生,另一種是那種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而那些上課搗蛋、學習懶散的學生常常被老師忽視。
1.3以學習知識能力為主,忽視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
通過觀看多所學校的課堂實錄,我們不難發(fā)現,老師們的教學多為應試教育,常常以馬上要期末考試等為理由,而省略了生物課堂中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環(huán)節(jié),造成了教師們過于重視部分探究,而忽視了完整的過程。一些教師經常以學校沒有實驗條件為借口,常常取消學生們親手做實驗的機會,取而代之的往往是用多媒體文稿來演示,演示結束后,讓學生們對問題進行一下探討,這樣造成了重視學生的思維,卻忽視了動手實踐的能力。
1.4學校辦學水平影響中學生物課堂有效教學
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肯定是要收到學校的辦學水平影響的。辦學水平高的學校,其課堂的有效性就會高。相反,辦學水平低的學校,相應的課堂有效性就會降低。經濟水平是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基礎,缺乏相應的財力和物力的支持,其課堂有效性就會有所影響。
二、中學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探討
2.1 改變授課方式
生物課有效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輔助的地位。教師們還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應該給予學生們更多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教師可以嘗試新型的課堂模式,比如:教師們可以將學生們分成小組,四到六個人為一組,每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下任務,讓學生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習題課的時候,讓各小組之間自行討論錯題,最后整個一個小組解答不了的題目,老師再統(tǒng)一回答,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自己的動腦思維能力、解答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減少一些簡單題目所耗費的時間。教師們還應該適當的改變幻燈片的內容,光是圖片和文字的幻燈片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應該在合適的幻燈片運用一些短視頻等。教師在留課堂作業(yè)的時候,也不應該是簡單的課后習題,枯燥無味的課后習題不能鞏固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教師應該多布置一些動手類的,觀察類的作業(yè)。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們自己做一些洋蔥表皮、口腔上表皮細胞的標本或者在學習遺傳的時候可以安排學生們去對自己的父母進行觀察并統(tǒng)計,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更好掌握所學知識。
2.2改變教學目的
教師們不能再按照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而教育,應該改變教學目的,學習生物不應該只是為了考試,而是應該讓學生們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地球,了解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發(fā)生的自然規(guī)律。教師不應該常常以學校沒有條件而不開設實驗課,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一遍實驗可以加深印象,更加理解實驗原理,更好的掌握得出的結論。例如:在學習種子的結構的這一課時,如果只是單靠老師用多媒體展示種子的剖面圖來告訴學生的各個結構,學生很容易就會忘記了,如果將花生和玉米的種子發(fā)給學生們,讓學生們自己將其解剖開,教師帶領他們認識其中的各個結構,學生們將會更加加深對各個部位的印象,更有利于學生們掌握所學知識。
2.3學校提高重視
生物考試并沒有納入中考的考試范圍,所以多說學校并不重視生物課,導致在師生的心目中生物一直都沒有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高,一直認為生物是一門副科。所以學校必須要提高對生物學科的重視,改變學生們對生物這個學科的態(tài)度。教師們也應該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授課水平等。
三、總結
當前的中學生物教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改善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為中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文貴.探討中學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學策略[J].贏未來,2017(21):0240-0240.
[2]高亮,李詠蘭,鄭連斌,等.淺談中學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學策略[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5).
[3]邵海麗.中學生物教學中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才智,2012(4):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