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素萍
摘 要: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因此語文教學特有的任務便是重視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當下語文教師一定要解放思想,按照“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目標重新確定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尋找語文課程改革的正確路徑,更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提升。同時,語文課程改革的最佳路徑便是積累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文字的途徑主要是課內(nèi)的詞句積累、多讀多背、課外的閱讀。
關(guān)鍵詞:語用 語言積累 詞句積累 多讀多背 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3-0162-01
1.語言積累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課本中每篇課文的學習價值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文化價值,比如,讓學生認識山海關(guān)、青花瓷藝、敦煌壁畫,了解故宮的構(gòu)造等等;第二是語文知識、方法學習和技能訓練,通過課文實例讓學生認識如何遣詞造句,學習閱讀、寫作方法;第三是語言材料積累,主要途徑有兩種:①是在課堂上的積累,包括生字的聽、說、讀、寫和對優(yōu)美篇章和詩句名言的背誦,通過大量規(guī)范的書面語言材料的輸入,豐富學生的詞語搭配、詞句組合等語感經(jīng)驗。②是通過課外閱讀進行積累。在閱讀教學中,這三個方面的學習價值應該將語言材料的積累放在首位,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語言積累渠道之一—詞句積累
(1)授之于法,有效理解。詞語是組成句子最小的語言單位,學生進行詞匯積累最終目的是為了能有效地運用,而運用的前提是理解。如果我們能靈活地根據(jù)詞語特點,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方法中學習詞語,在運用中理解,在理解中運用,效果就大不一樣了。1、找近(反)義詞法。給一個詞語找近義詞和反義詞實際上是對這個詞語在詞義、詞性上的一個全面理解,倘若理解不到位,所選的近、反義詞也會有偏差。比如,“丑惡”的反義詞是“美好”,有個別學生寫成“美麗”,便出現(xiàn)了偏差,主要原因是沒有理解好“丑惡”,“丑惡”著重是指內(nèi)心,相對應的只能是“美好”,而“美麗”指的是外表。2、搭配法。詞語運用要做到準確,就要注意詞語的搭配,搭配得當,用詞才能準確。根據(jù)詞語組成合適的詞組,不僅對詞語的一次判斷理解的過程,更是一次嘗試運用的過程。
(2)不容忽視的句型積累。當下問題比較大的是句型積累,較多的閱讀教學公開課中,也忽視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其實積累大量規(guī)范的句型與識字、學詞一樣,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比如,《商鞅南門立木》這篇課文,在理解第二部分商鞅南門立木是怎樣做的,人們有什么反應時。學生匯報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積累如下三種句式:1、“天底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兒,怕是耍人玩兒的吧?”(改成肯定句)2、商鞅立即大聲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說的做了,請上來領(lǐng)賞吧!”(改為轉(zhuǎn)述句)3、小伙子扛起大木柱,大步流星地朝北門走去,后邊跟隨的人群匯成了一條長龍。(用帶點的詞語造句)一篇課文,教師只要用心鉆研,善于捕捉語用落腳點,調(diào)動學生去感受、捕捉語言文字中的內(nèi)涵,便能鞏固學生對各種句型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3.語言積累渠道之二—朗讀和背誦
朗讀和背誦是語文課積累語言的基本方法。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就是多讀多背,強調(diào)在兒童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最大限度地積累語言材料。從兒童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看,大量積累語言材料,可以為他們一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我認為應該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朗讀,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懂,比較關(guān)鍵的是讀出字面背后的意思,進而把課文讀出感情。如,課文《大禹治水》,我抓住“終于”這個詞進行引導和突破。“哪些地方寫出了大禹治水的艱辛?”(學生找、讀相關(guān)的句子。老師課件出示:就這樣,大禹帶領(lǐng)人們,由南到北,由西到東,經(jīng)過十三年的苦戰(zhàn),終于疏通了河道。)從“終于”“這個詞中,你讀懂了什么?”“不容易!”“從哪里可以看出不容易?”“由南到北,由西到東。說明大禹治理水災的地域廣。”“經(jīng)過十三年的苦戰(zhàn),說明時間長?!薄澳谴笥碓谶@段時間會做些什么?請大家先思考,然后小組內(nèi)討論?!薄跋奶?,大禹汗流浹背……冬天,北風呼嘯……”“為了治水,大禹甚至‘三過家門而不入’?!薄皬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禹的什么精神?”“堅韌不拔、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薄按笥斫K于治服洪水,心情怎樣?”“興奮不已。”“高興?!薄澳峭瑢W們把大禹的這種心情讀出來。”(生讀,師評價。)
現(xiàn)在閱讀課,有個別老師朗讀指導花在感情朗讀指導上的時間過度,而對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不加追求。我認為小學生有感情朗讀重要,但還是應該強調(diào)熟讀課文,讓學生熟讀成誦,爛熟于心,能夠脫口而出。新課標要求閱讀教學不僅要做到充分地讀,還要做到多背優(yōu)美詞句或文章。對于閱讀教學中的讀和背,我認為,要緊密結(jié)合才能發(fā)揮作用?!皶x百遍,其義自見”。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都需要學生多讀,要舍得花時間,讀得充分。只要把課文讀熟了,課文內(nèi)容學生自然就理解了。課堂上要使學生變聽懂為讀懂。朗讀的分量要大,在讀的方法形式上注重多樣化,以提高學生讀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萍.新時期小學生語言積累現(xiàn)狀及對策[J].教書育人,2015(28)
[2]康珠草.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課程(上),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