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嘗試引導學生感受古詩詞的詩味。體會古詩詞的情感,感受古詩詞的意象,想象古詩詞的畫面,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體會到古詩詞的獨特韻味,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關鍵詞:詩味;古詩詞;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7-0149-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能扣緊文體特點展開教學,則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授古詩詞的過程中,我嘗試抓住古詩詞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促使學生感受詩歌中的韻味。學者唐弢認為詩味就是詩歌的藝術形式,也就是詩意或者是詩趣。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嘗試探究詩味,讓學生借助古詩詞提高文學品味,感受情致和意境。這樣就能讓學生咀嚼詩味,促使學生提升審美賞析的能力。
1.體悟情感,凈化靈魂
詩詞是情感釋放的產物,我在教學中就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挖掘詩歌中的情感點,促使學生體會作品中的情感,這樣就能讓學生凈化靈魂,促使學生更好地咀嚼詩歌的獨特韻味。在品味古詩詞的過程中,學生要在熟讀古詩詞的基礎上將自己想象成作者,結合詩人的生平說說作者的感受,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
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古詩兩首》的《示兒》的時候,我就給學生介紹了一些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鼓勵學生將自己想象成作者,在頭腦中聯(lián)想作者當時的內心情感。學生可以在配樂的輔助下深情地誦讀這首詩歌,更好地感受詩歌中蘊藏的情感。在學生充分體會了詩歌中的情感之后,我還鼓勵學生嘗試展開交流表達,說說自己是否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動,嘗試將自己的想法說給自己的同伴聽。如有學生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為:“我覺得作者通過這首詩歌表達出了內心的絕望之情。他十分想要看到祖國統(tǒng)一,但是卻不能如愿,所以心中必然是十分傷痛的。”但是也有學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我覺得作者雖然在臨死的時候帶有遺憾,但是他的內心卻并不是絕望的。因為他有著堅定的信念,相信最終祖國統(tǒng)一的大業(yè)一定會實現(xiàn)。所以才會肯定地說‘家祭無忘告乃翁’啊?!痹谶@樣的討論中,學生對于作者的情感有了充分的了解。
在指導學生體會古詩詞的過程中,體會古詩詞中的情感是把握詩味的關鍵之處。我鼓勵學生展開互動交流的活動,讓學生說說自己體會到了什么。在分享動情點的過程中,學生能了解到詩人內心的情感變化,了解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歌的原因是什么。
2.感受意象,提升境界
感受詩歌的意象,這也是體會詩味的關鍵之處。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嘗試促使學生構筑意象思維。意象思維是詩詞創(chuàng)作和構思的核心思維,詩詞構思的過程就是意象尋覓和深化的過程。詩人在創(chuàng)作構思的過程中,要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感轉化成具體的形象,并通過這些形象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我鼓勵學生找出這些意象,體會作者的感受,讓學生提升閱讀古詩詞的境界。
如在學習《古詩兩首》的《墨梅》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嘗試分析“梅花”這個意象,說說在詩歌中梅花一般都代表了怎樣的形象。學生首先可以回顧一下自己誦讀過的寫梅花的詩歌,將其中的詩句展現(xiàn)出來。如有學生提出:“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還有學生提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等。此外,我還鼓勵學生將這些詩句和《墨梅》中的梅花聯(lián)系起來進行分析,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總結一下梅花是怎樣的形象。如有學生提出:“在古詩詞中的梅花都是孤傲的,它們不畏懼風雨,昂首挺立,不會向世俗低頭?!蔽矣止膭顚W生嘗試了解作者的生平,然后說說作者為何在詩歌中不寫其他的意象,單單使用了“梅花”這個意象。學生意識到:“作者有著和梅花一樣獨立而堅貞的情操,所以他十分喜歡梅花,因此才會畫下梅花,并抒寫和其有關的詩歌?!痹谶@樣的閱讀中,學生體會到了意象的特殊意味。
使用意象表達情感比使用直白的語言有更強的包容性,能更好地表達微妙的情感,使得讀者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我鼓勵學生找出不同詩歌中的相同意象,并說說這些意象分別表示怎樣的情感,這樣也能讓學生對古詩詞意象有更充分的理解。
3.想象畫面,拓印生活
學者曹明海認為詩歌語言的本質不是意義和聲音的融合,而是意義和被喚醒的意象之間的融合,而這種融合形成了意義的圖像性。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詩詞作品總是富有形象性,給人“詩中有畫”的感覺。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在頭腦中想象古詩詞所展現(xiàn)的畫面,然后嘗試表達出來。
《詞兩首》的《漁歌子》是一首十分有畫面感的詞,我在教授這篇課文時,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詩歌的意境,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在頭腦中呈現(xiàn)出詩歌的情境。此后我鼓勵學生嘗試展開表達,說說這首詩歌展現(xiàn)出了怎樣的畫面。如有學生提出:“我仿佛看到了這樣的畫面,在微風和細雨中,山水變得更綠了,漁夫在飄著紅色花瓣的小溪中捕捉鱖魚,驚動起了身邊的幾只白鷺,它們向著山上飛了過去?!睂W生都認識到利用詩詞可以展現(xiàn)美好的畫面,體現(xiàn)生活的美好。我鼓勵學生展開讀寫結合的活動,學生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曾經看到過什么美好的畫面,然后思考如何用詩歌的方式將生活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出來。如有學生描寫春游的場景,描寫了山花爛漫、姹紫嫣紅的春天場景。
在學生想象古詩詞畫面,并嘗試表達的同時,我還鼓勵學生嘗試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看看生活中是否也有類似的畫面,鼓勵學生用詩歌的語言描摹生活中的畫面。正如學者葉圣陶所說的那樣,讀詩不僅要睜開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看到文章觸發(fā)形成的畫面。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刻體會詩歌的韻味,嘗試在體會詩味的同時欣賞詩歌。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的賞析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吳秀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課外語文,2018(30)
[2]劉志巖.小學語文高年段詞句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教育,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