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能
摘要: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語文不僅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也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語文學科的開展,關系到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審美能力、思維方式和人格塑造等多方面的內容。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引下,教師應在追求高效語文課堂構建的同時,重視語文課堂的浪漫主義色彩,為學生打造浪漫的學習天地。本文將以高中語文課堂為基點,探討如何讓高中語文課堂浪漫滿屋。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方式;浪漫主義;優(yōu)化策略
正文:
作為眾多學科的基礎,高中語文學科是一門集工具性與人文性于一體的學科。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注重文本知識的傳授和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更要學會浪漫主義教學方式,注重精神情感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浪漫的學習空間,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本文將從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優(yōu)化策略兩個方面,探討如何讓高中語文課堂浪漫滿屋。
一、當前高中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很多高中語文課堂呈現(xiàn)出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手段陳舊和學習積極性低下的問題。語文教師以提高學生考試成績?yōu)榻虒W重心,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陳舊,一味注重課本教材知識的傳輸和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忽視了浪漫主義色彩的教學方式。
長此以往,語文的工具性得到強化,人文性卻受到冷落。原本生動有趣的語文教學過程變成機械的知識灌輸,學生由主動的知識探索者變?yōu)楸粍拥闹R接收者,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缺乏豐富的精神交流和情感互動,學生的自然天性受到壓抑。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阻礙了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不符合當前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二、構建浪漫滿屋的語文課堂的優(yōu)化策略和路徑探索
(一)注重朗讀教學,營造課堂氣氛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網絡媒體的廣泛普及,當前高中語文的教學天地和課堂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然而,技術的進步與升級在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過分依賴于多媒體設備和信息技術,忽視了朗讀教學這一重要而有效的課堂形式。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重拾朗讀教學這個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過朗讀傳達文本的浪漫主義色彩。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蜀道難》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朗讀教學的方式,給學生營造浪漫的學習氛圍?!妒竦离y》一文中描寫了蜀地奇麗的山川和艱險的地形,表達了詩人李白對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是一篇典型的浪漫主義之作。在開展本課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朗誦,采用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閱讀技巧,念出詩中磅礴、大氣、恢弘的氣勢,為學生打造浪漫的學習空間。與此同時,教師還可抽取學生進行個性化誦讀,讓學生在朗誦中感悟課文的情感和魅力。
通過情感化的朗讀教學,可以將文本與聲音聯(lián)結起來,讓學生順利進入一個生動的語文世界,對課本知識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聯(lián)結,陶冶學生情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對語文的熱愛,提升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造浪漫課堂。
(二)挖掘文本情感,提升鑒賞能力
在浪漫課堂的創(chuàng)建中,情感是教學的靈魂與核心。當前高中語文的教學仍以課本為載體,注重課本知識的傳輸。因此,要想有效構建浪漫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師必須立足于語文教材,充分挖掘和探索文本中的情感元素,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作者魯迅所傳達出來的情感是復雜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應一步步挖掘文本中的鮮活的情感,如對劉和珍等進步青年的深切哀悼、惋惜和熱情謳歌,對專制政府和黑暗社會的猛烈批判以及對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堅定信念和強烈期盼等豐富的情感。教師在挖掘情感的過程中,可以充當引導者的角色,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共同體味教材文本中的豐富情感,并發(fā)表個人的感悟和體會。
總之,要想讓高中語文課堂浪漫滿屋,教師就不能停留在泛泛的文字和理論上,必須引導學生深入教材知識,調動自身的情感體驗,切實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融入到課文意境中,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三)運用優(yōu)美語言,創(chuàng)設浪漫意境
語文課堂不能流于機械化、固定化和程式化,需要語文教師切實提升自身素養(yǎng),運用詩意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一個浪漫的意境??梢哉f,浪漫的高中語文課堂不能離開詩意化的語言。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意和浪漫,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重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再別康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生動性的詩歌解讀,讓語文課堂變得流動、優(yōu)美和活潑,利用詩意語言對學生進行思想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同時,教師還可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詩歌改編,進行詩意的模仿和創(chuàng)作。
值得一提的是,詩意化的語言并不局限于詩歌的教學中,可以存在于教學的每時每刻。每個教師的性格特質或內斂或外放,所蘊含的個人氣質也不盡相同——有的妙語連珠,有的詩情畫意,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委婉悠揚,有的言辭優(yōu)美,有的機智幽默......不同的語言形式,其實都可以呈現(xiàn)出教師自身的個性色彩,可以帶領學生進入一個浪漫的學習世界。
因此,運用優(yōu)美的詩意語言,可以將語文的教學變?yōu)樵娨獾牡钐?,不僅可以展現(xiàn)出教師的個人魅力,同時還能將文本知識的思想靈氣和情感活力傳達出來,引導學生在浪漫的語文天地中去解讀、去品味、去領悟、去升華、去實踐。
(四)鼓勵閱讀寫作,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是一門保羅萬象的學科,語文的教學更不應停留在文本知識內,而應大膽拓展,釋放學生的才氣和天性,真正感知語文學科的魅力。
很多學生除了閱讀課內文本,還有良好的課外自主閱讀習慣。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可以有效培育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教師可以抽出專門的課堂時間,設為學生的閱讀分享交流會,讓學生分組交流或展示自己課外閱讀的心得和感悟。
與此同時,在作文的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我手寫我心”,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生活、觀察生活和感悟生活,在寫作中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展現(xiàn)自身的詩意與才情。在專門的學生作品鑒賞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向全班學生展示優(yōu)秀的作品,并鼓勵學生對此發(fā)表自由的意見,交流寫作心得,學習組織語言和主題表達的能力。
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積累語言和體悟情感,可以給學生提供積極向上的引導,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課堂的交流和分享環(huán)節(jié),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浪漫的語文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交流分享中碰撞思想的火花,達到“浪漫滿屋”的教學效果。
結論: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課堂的開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課堂形式和教學手段有不同的教學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滲入與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提出,在高中課堂中培育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而充滿浪漫色彩的高中語文課堂,是如今高中語文課堂的目標與追求。如何讓語文課堂回歸浪漫,回歸詩意,回歸人文,需要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結合教學實際,進行長期的摸索和總結。以上,便是本文對于如何讓高中語文課堂浪漫滿屋這一命題的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趙倩倩.有效整合語文文本,主題閱讀整體認知[J].學周刊,2019(10):136.
[2]劉輝.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文本細讀策略例談[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8(06):55-59.
(云南省文山州廣南縣第一中學校 云南文山州 6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