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杰
摘要:近些年來,網(wǎng)絡上關于校園欺凌的報道越來越多,校園欺凌事件在公眾的視野中不斷升級。各種各樣的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給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帶來無盡困擾。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對校園欺凌后果嚴重的必須堅決依法懲處。如何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怎樣懲處校園欺凌的實施者并安撫在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這些問題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校園欺凌;危害;教育
一、什么是校園欺凌
對于“校園欺凌” 一詞的概念,目前國內(nèi)學術界尚未形成統(tǒng)一認識。2016年4月28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社會公開發(fā)布了《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通知里對校園欺凌現(xiàn)象做出的描述是指發(fā)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wǎng)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行為。這是目前官方給出的對于校園欺凌事件的最明確的定義。首先,要構成校園欺凌,欺凌的主體與客體必須是學生。其次,校園欺凌帶有一定的主觀故意性。校園欺凌是指蓄意或者惡意對其他同學進行傷害,而非一種偶然或者沒有惡意的過失行為。再次,校園欺凌的手段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其行為不僅包括語言上的侮辱、身體上的傷害,還包括利用網(wǎng)絡等手段實施的欺凌。
二、校園欺凌的危害
1、造成被欺凌學生身體、心靈上的傷害
校園欺凌作為一種侵害行為,其危害性是非常大的。近幾年網(wǎng)絡上關于校園欺凌事件的報道中,侵害方式可謂五花八門。有逼同學吃糞喝尿的,也有直接進行毆打等身體殘害的。這些侵害不僅包括身體上的殘害,還包括由此帶來的受害人的心理上的傷害。那些被欺凌過的同學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心理陰影,甚至患上嚴重的不可逆的心理疾病。
2、造成學生、家長的恐慌,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研究表明,一些學校特別是落后地區(qū)的學校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率要高于那些相對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校園欺凌除了對受害學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之外,還會造成欺凌事件發(fā)生學校學生、學生家長的恐慌??陀^上還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有時候,校園欺凌事件在學校學生、家長間造成的恐慌遠遠大于事件本身的危害。每一起校園欺凌事件總能讓學生、家長的神經(jīng)緊繃。如果校園欺凌事件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和控制將會嚴重波及到學校的正常的教學秩序。
三、校園欺凌事件頻發(fā)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校園欺凌事件頻發(fā)的一個重要原因。不論從欺凌者的肆意妄為,還是從被欺凌者的逆來順受都與家庭教育有莫大關系。長期缺少家庭教育,缺少父母關愛的學生往往誘發(fā)各種心理問題,他們要么在孤獨寂寞中變得逆來順受,要么變得暴躁、乖戾。前者因為不能或不愿和父母交流,在被欺凌的過程中忍氣吞聲,使得欺凌者變本加厲。后者因為暴躁、乖戾,通過對其他同學進行侮辱、中傷甚至毆打來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
2、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
學生雖然大部分時間在學校,但作為社會人難免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比如:色情、暴力等有害青少年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消極因素。許多校園欺凌事件背后都與學生受了這些因素影響有直接關系。
3、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是校園欺凌頻發(fā),而且欺凌事件升級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多數(shù)學生在受到欺凌后,通常是選擇忍氣吞聲。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欺凌者的欺凌行為。學生不敢跟父母說,也不敢向老師報告。一方面怕告訴家長后,欺負自己的同學會變本加厲。另一方面受害學生怕即使報告給學校,學校也不能嚴厲處理欺凌者,反而給自己造成更大的麻煩。一方是受欺凌者的逆來順受,另一方是欺凌者的有恃無恐,使得欺凌事件不斷升級。
四、校園欺凌事件的解決對策
1、完善校園欺凌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必要的懲戒措施是減少校園欺凌的有效手段。美國自上世紀初開始就有四十多個州陸續(xù)頒布了《反欺凌法》。目前我國對于校園欺凌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還不健全。介于校園欺凌事件中大部分涉事者都是未成年人,相關立法、司法方面可以本著救助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進行立法、司法,在最大限度內(nèi)保護和挽救欺凌事件當事人。
2、加強對問題學生的關愛與幫助
加強對學生特別是問題學生的關愛,及時解決他們存在的心理問題,就可能把許多欺凌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在家庭里,父母應該多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中面臨的煩惱。對于特殊家庭的孩子(比如:留守兒童),學校和相關社會組織應該主動承擔對孩子的教育和心理疏導責任。
3、做好受欺凌學生的心理疏導
校園欺凌事件會給被欺凌者帶來心理上的陰影,做好被欺凌者的心理疏導工作,讓傷害最小化,也是解決欺凌問題的有效途徑。心理疏導需要學校成立相關的心理輔導教師團隊,必要時還需要社會心理組織和機構的介入。通過心理干預使他們能夠盡快擺脫影響,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
[1]任海濤.“校園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責任[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7.
[2]汪俞佳.遏制校園欺凌需要“小題大做” [N].人民政協(xié)報,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