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庭 楊倩
[摘 ?要: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婦女參政,有利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農村婦女如何更好的參與到村委的政治工作中去,以及自身的缺陷等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通過此次調查針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以更好的促進新農村建設。
關鍵詞:鄉(xiāng)村振興;少數民族婦女;參政;困難與對策]
新時代以來,民族地區(qū)的農村婦女隨著經濟地位的提高,政治社會地位也逐漸增強,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婦女在村級基層管理中仍然處于弱勢地位,甚至沒有參與。我們此次調查以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盤信鎮(zhèn)新場村為田野點,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調研農村苗族婦女在參政議政中的情況。
一、新場村田野調查概況
本次調研以松桃苗族自治縣盤信鎮(zhèn)新場村為田野點。該村是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盤信鎮(zhèn)的一個行政村,全村常駐人口1375人,全部是苗族,成年女性為530人,其中,大專上文化僅有4人,高中以上文化37人,初中以上文化88人。村支兩委會成員6人,其中1人為女性,其職責為計生專干、人大代表。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和座談走訪的方法,共發(fā)放調查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村委會成員4人,其中1人為女性,其職責為計生專干、人大代表。通過調查80%的婦女對于村委會工作情況以及選舉狀況都有一定的關注,對于問卷中“你村在選舉村干時有婦女參選嗎?”90%的婦女回答為有;“你所在的村子里,婦女進村支兩委的數量多嗎?”90%的婦女回答為少;“你認為婦女有必要進兩委嗎”98%的婦女回答為很有必要。從調查結果中發(fā)現,新場村大多數婦女都認為女性可以競選村干部,對于女性當村干都支持態(tài)度,并且認為當村干不會影響家庭生活和勞動。但是,由于家庭貧困,為了維持家庭開支,新場村大多數女性都跟隨丈夫外出務工,所以,對于村干部的選舉了解較少,參與少。因此,新場村婦女有一定的參政參政意識,但女村干人數仍然過少。這說明婦女參政依舊存在許多問題。
二、新場村婦女參政存在的問題
(一)婦女在村委會的任職中多為副職,處于劣勢
在實地訪談中,村支兩委唯一的村干田女士說道:自己在村委會的職位是計生專干兼人大代表,村長、村支書和村會計等都是由男人擔任。并且,自己成為人大代表是因為上級要求必須要有一位女性來擔任,所以,才成為人大代表。其職責主要是協助村長、支書等人來完成工作,對于村中大小事物的裁決,主要由村長召集村委會成員一起商量,并作出決定。在采訪中田女士表示主要是村長、支書等決定。由此可知,女性在擔任村干時多以副職、限制居多而且毫無實權,形同虛設。婦女在政治上仍然處于弱勢地位。
(二)政府宣傳工作不到位
在所發(fā)放的50份有效調查問卷中,對于“在選舉村干前,政府部門動員婦女去參選嗎?”98%的婦女回答為無,其余2%則為不知道、不清楚。在實地訪談中,有的婦女表示政府要是能來宣傳就好了。
(三)婦女自身存在的不足
1.文化水平低。在調查問卷中,發(fā)現新場村婦女的學識僅在小學、初中,甚至于有的人根本沒有上過學。文化素質的高低與職業(yè)地位相關,婦女文化素質低,就業(yè)比例低,職業(yè)分布多為體力勞動密集行業(yè)。新場村婦女學識總體偏低,從而導致不能很好勝任職位要求。
2.傳統(tǒng)觀念影響。訪談中,新場村婦女對于參與村干選舉、投票,表示這是男人的事情,我們女人沒有必要參與。而且家里農活比較忙還要照顧老人和孩子,沒有時間做這些事情。由此可見,新場村婦女在選舉投票方面,潛意識認為這是男人做的事,對自身的不自信,對男性有依賴性。
3.參政意識弱。在實地調查中,發(fā)現新場村婦女雖然對于女性當選村干都持支持態(tài)度,但實際參與的人數不多,總體來說新場村婦女參政意識仍然十分微弱。為了維持生計,新場村婦女不得不跟隨自己的丈夫外出務工,留下老人與兒童駐守家中,逢年過節(jié)時才會返回家中。因而,對于村里的事務不了解,參政意識比較薄弱。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宣傳,提高對農村婦女參選參政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要在各級黨政領導中宣傳農村婦女參政的重要性,使他們真正認識到占人口半數的婦女是支持村級事務管理、發(fā)展農村社會主義民主、推進村民自治的重要力量。其次,各級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村黨組織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女干部的培養(yǎng)和選拔工作,特別是村支部要積極發(fā)現和培養(yǎng)婦女干部,提高她們參政能力,創(chuàng)造參政的寬松環(huán)境。再次要在處理村務事情時多邀請婦女后備干部參與,誠懇征求她們的意見;利用她們自律意識強、辦事認真、善于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等優(yōu)勢,讓她們適當配合做好村級管理工作。
(二)舉辦各種培訓,不斷提高農村婦女的綜合素質
提高農村婦女的綜合素質是促進農村婦女參選參政的必要條件。鄉(xiāng)鎮(zhèn)村兩級黨組織要多舉辦各種不同的培訓活動,如文化科技管理知識、政策法律知識班,引導教育婦女正確看待和估價自己,保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自”精神,充分調動廣大農村婦女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提高她們的經濟地位,努力增強自己的參政意識和能力。
(三)制定政策,為農村婦女參選參政打造平臺
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要將性別意識納入政策軌道,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輔以政策傾斜,推動農村婦女參選參政。各級婦聯組織要發(fā)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建立農村優(yōu)秀婦女人才庫,積極向組織部門推薦優(yōu)秀婦女人才,平時駐村干部要積極配合村支部發(fā)展婦女入黨積極分子,在換屆選舉時村支部要和下村工作干部摸底搞清楚婦女參與選舉的情況,確保有一定的女性比例參選。這樣形成制度,為婦女參選參政提供良好環(huán)境。
作者簡介
吳金庭,男,湖南鳳凰人,銅仁學院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歷史與文化。
楊倩,吉首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7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區(qū)域社會史。
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民委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基地課題(2016—GMA—010)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