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摘要:導學稿教學模式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為學習方式,以教師的點撥引導為方法,把教學內容問題化、問題內容活動化。通過以導學稿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不愿學,不喜歡課堂的局面,使傳統(tǒng)“人牽?!笔浇虒W變成教師引導,學生善學的良好氛圍。
【關鍵詞】 ?導學稿 ?優(yōu)化定稿 ?精化用稿 ?深化閱稿
一、課前優(yōu)化定“稿”
導學稿不同于教案,它是以“生”為本,以“學”為出發(fā)點的師生共用文本。導學稿服務于學生,重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重在學習的過程。研究教材,根據學情,制定學習目標,準備課前預習,課堂導學,課內練習幾個環(huán)節(jié)。課堂中設計了“探究食鹽和碳酸鈉的鑒別”活動,制定了能力目標為(1)培養(yǎng)學生實驗設計能力;(2)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設計方案、收集證據、概括歸納等探究能力。為了學生掌握物質的鑒別,必須了解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等物理性質和物質的化學性質及常見的的化學反應和反應現象。設計了知識回顧,如下:
一、固體物質的顏色:
①紅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藍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溶液的顏色:
①藍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黃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淺綠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沉淀的顏色:
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并有氣泡產生的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無氣泡產生的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溶于水的藍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不溶于水的紅褐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寫“課內導學”是導學稿的重點也是難點,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編好“課內導學”部分至關重要。例如《物質的鑒別》的“課內導學”部分,我就是從簡到難,從生活經驗出發(fā)進行探究實驗,提高學生興趣和探究精神,設計了四個活動:
二、上課精化用“稿”
運用“導學案”進行教學,教師從主演變?yōu)閷а?,把主演位置讓給學生,走下講臺,深入到學生中去。用“導學稿”教學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講、精練、精批。做到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使整個教學落到實處。
三、課后深化閱“稿”
教師收查“導學稿”,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并檢查學生所寫“學習心得”。教師批閱作業(yè)部分要認真規(guī)范。作業(yè)批改次數的常規(guī)要求不變。教師不能自行給學生增加作業(yè)。
以學生為主體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才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主體地位”與“主導作用”兩者是相關聯的。